煙草在線據《天中晚報》報道 本以為種植煙葉能脫貧致富,不料竟遇到不靠譜的煙葉收購站站長。如今,面對囤積在家中的幾千公斤已經烤好的煙葉,河南駐馬店上蔡、汝南縣的3戶煙農欲哭無淚——
誰讓他們貧上加貧?
李愛國拿著烤好的煙葉說,“這煙葉質量差嗎?”
在高新開家的廚房里,堆著準備燒鍋的煙葉。
11月初的一天,3名來自上蔡縣、汝南縣的農民揣著一大把煙葉找到記者,希望記者能幫幫他們。
“你看看我們種的這些煙葉,葉片這么大,顏色這么正,品質這么好,可現在要爛在家里了。”上蔡縣楊屯鄉楊寺位村的高新開眼中噙著淚水,拿著自己烤的煙葉說,同村農民種的煙葉都被煙葉收購站收購了,唯獨他們家的煙葉沒有人收購。
與高新開一同來到報社的李愛國、李國立表示,他們是被遂平縣槐樹鄉煙葉收購站的一個名叫魏道中(音)的站長坑了。
高新開說,2014年,經人介紹,他和遂平縣煙草公司槐樹鄉煙葉收購站協議種植煙葉,當時雙方以口頭協議的形式確定了2015年的煙葉種植面積。當年,煙葉收成不錯,對方也很好地履行了協議,收購了全部煙葉。2015年底,槐樹鄉煙葉收購站再次以口頭協議的形式,與高新開確定了次年的煙葉種植面積。
“同村的李愛國和汝南縣留盆鎮田莊村的李國立是我的朋友,也是貧困戶,我就拉著他倆一起種植煙葉,想著能幫助他們脫貧。”高新開說,2016年3月上旬,遂平縣煙草公司生產科科長楊某某派魏道中到高新開、李愛國、李國立等幾家煙葉種植戶的田里丈量土地,落實煙葉種植面積。“當天中午,我和李愛國、李國立湊了500元錢,請魏道中以及他帶來的幾個人吃飯,共花了485元錢。”高新開說。
2016年3月下旬,遂平縣煙草公司按照每畝15公斤鉀肥、30公斤復合肥的標準,給高新開等人發放了化肥。為了防止他們領了化肥不種植煙葉,還要求他們每戶交了2000元押金。
幾十畝煙葉白種了
轉眼,到了2016年的煙葉收獲季節,當高新開等人準備把烤好的煙葉裝車運往遂平縣槐樹鄉煙葉收購站時,魏道中卻告訴他們,“煙葉不要拉過來那么多!先收一半,剩下的等等再說。”高新開傻眼了,剩余的幾千公斤煙葉怎么辦?
記者了解到,我國對于煙葉的種植與收購專門制訂了《煙草專賣法》,該法詳細規定,除了國家劃定的煙葉收購站點,任何私人和企業都不得私自收購煙葉,煙葉種植戶也不得私自出售煙葉。也就是說,高新開等人種植的煙葉,只能賣給協議方——槐樹鄉煙葉收購站,否則只能爛在家里。
其實,比高新開痛苦的還有人,他就是李國立。這個風風火火的漢子,一聽說種植煙葉能脫貧,立刻借錢流轉了幾十畝土地,準備大干一場。幸運的是,他種植的煙葉豐收了,全部烤好的煙葉有6000多公斤,難過的是,這些煙葉沒人收購,幾十畝煙葉白種了。
李國立痛苦地對記者說:“我以前因為養豬賠了幾十萬元錢,至今仍欠幾萬元外債,想著依靠種植煙葉翻身,沒想到卻翻到溝里了,我可算是被魏道中坑苦了。唉,我這下半生咋辦?”
手持貧困證的李愛國也是一肚子苦水,家里本來就窮,種植煙葉以后,更窮了。“俺老婆天天埋怨我,為啥不種糧食,要去種煙葉?是嫌家里窮得不厲害嗎?”李愛國說。
“前一段時間,他們不收購我們的煙葉后,就托俺村的李保德把押金退給我了,怕落下把柄。”高新開說,他覺得他們3個人是被算計了。
烤好的煙葉拿去燒鍋
11月16日,記者分別到上蔡縣楊屯鄉楊寺位村高新開、李愛國以及汝南縣留盆鎮田莊村李國立的家中采訪。走進高新開的家中,只見堂屋和臥室里堆滿了捆扎好的煙葉,“加起來有2000多公斤。”高新開說,他現在都不敢出門,“一出門就有同村的人問我的煙葉是否賣出去了。我都沒臉回答,我咋說呢……”50多歲的高新開說著說著哽咽了。
高新開拉著記者走進他家的廚房,記者驚呆了,他的老婆正在用煙葉燒鍋做飯。“看看,這是些等級稍差一點的煙葉,但也能賣5元錢一公斤,現在只能燒鍋了。”高新開說,這些煙葉燒鍋都不好使,“燒鍋火不旺,漚糞肥不壯。種煙葉可把俺坑苦了……”高新開說。
記者一走進李國立家,他那半身不遂的老伴就跪在了地上,“這6000多公斤煙葉要是賣不出去,俺倆只能去死了,欠恁多的錢,啥時候能還完呀?嗚嗚嗚……”李國立的老伴失聲痛哭起來。
李國立說,他準備種植煙葉時,以每畝500元的價格流轉了30畝土地,這些錢是提前支付的。種植煙葉時,他賒了幾千元錢的柴油用于抽水機抽水澆地。收割煙葉時,要請小工幫忙,烤煙葉時要用煤,煙葉烤完還得請小工來扎把整理……“這一筆筆出去的都是現錢,一切都弄停當了,到了該賣煙葉的時候,他們卻不收購了,這不是坑農害農嗎?這不是把貧困戶往死里逼嗎?”李國立激動地說。
高新開等人表示,國家明確提出要讓貧困戶脫貧,可現在遂平縣槐樹鄉煙葉收購站的做法不是在讓貧困戶脫貧,而是在坑害貧困戶。
收購站:他們的煙葉屬于劣質煙葉
11月18日,記者就高新開等煙農的遭遇,采訪了遂平縣槐樹鄉煙葉收購站的魏道中。“你和他們3人口頭達成協議種植煙葉,現在為什么不收購了?”記者問。魏道中說:“他們種植的煙葉該收的都收了,剩下沒收購的都是不合乎等級規定的煙葉,現在哪里都有這樣的情況。”當記者問他是否去過高新開等人家中看過煙葉質量時,他說:“我沒有去過。他們和玉山鄉的秋琴(音)簽了合同,和我們沒有簽合同。”當記者問他是否到高新開等人那里丈量過土地時,魏道中連聲稱,“沒有沒有。”記者隨后又問,當時給他們發的化肥是怎么回事?魏道中脫口而出:“那是給他們簽的有合同。”隨后記者再次問:“你確認沒有去過上蔡?收過他們的押金沒有?”魏道中的回答依然是,“沒有。”
稍等一會兒,魏道中的口氣放緩,告訴記者,“他們幾個和玉山鄉的人簽的合同,該收的煙葉我們都收了。他們的煙葉不是我們收購站不收了,而是國家不收了。”記者再次追問,“他們的煙葉你看過沒有?”“我們的技術員看過他們的煙葉,不能收購,屬于劣質煙葉,末級的。”
記者了解到,《煙草專賣法》中專門有規定,嚴禁跨區域收購煙葉,也不允許到沒有煙葉收購計劃的地方收購煙葉。遂平縣槐樹鄉煙葉收購站到上蔡縣、汝南縣收購煙葉是否得到國家法律的允許呢?對于這個問題,魏道中的回答是:“啥允許不允許呀,他是領導介紹過來的,非要種不可,我啥辦法?”當記者要他說出是哪個領導時,他卻以“說不了”為理由拒絕了。
記者隨后與高新開、李國立等人核實魏道中的話,當他們聽說魏道中否認曾經到上蔡丈量過土地時,憤怒地說:“我們仨人合伙請他們幾個吃飯、喝酒,他都不承認?我們有證人啊,幾月幾日在哪請的客,吃的飯,點的啥菜、喝的啥酒都能說出來。他咋能不認賬呢?”
煙草公司:
沒有簽合同
記者隨后又采訪了遂平縣煙草公司生產科的楊科長。記者先簡單地向其介紹了高新開、李國立、李愛國3人的情況,然后問楊科長是否了解他們的情況。楊科長遲疑了一下說,“有個初步的了解。我給你說啥情況吧,煙葉收購應該簽訂產購合同,本身上蔡的煙葉不屬于遂平收購,但是如果有產購合同了,也可以收。因為控制種植面積,上級不讓超計劃種植,當時遂平的種植面積已經完成了,他們幾個經人介紹,要求種植煙葉。種植可以,不能給他們簽產購合同,到時候不能保證全部收購。”記者隨后問,沒有簽產購合同,為啥還要給他們發鉀肥和復合肥,楊科長咳嗽了一聲后,說:“這個情況我了解一下再給你答復。”
11月22日,記者再次撥通了楊科長的電話。楊科長說:“我了解的情況是,按照我們的收購標準,煙葉已經給他們收完了。他們現在剩下的都是賴煙葉。我叫站里(槐樹鄉煙葉收購站)專門去了一趟,了解到他們剩下的煙葉都是退回去的,是不能收購的煙葉。”記者隨后問,他們3家的煙葉都不夠等級嗎?楊科長表示:“今年煙葉整體受災,煙葉都曬壞了,烘烤的技術也不行。另外,他們種植的煙葉是嚴禁種植的品種。”“嚴禁種植的?煙葉種植的種子不是你們提供的嗎?”記者問。“不是,那是他們自己找的煙葉種子,好像叫墩煙,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是國家嚴令禁止種植的品種。所以我們不能收購。”
市煙草專賣局:
組織紀檢去查
11月23日下午,記者欲就此采訪駐馬店市煙草專賣局煙葉科科長孫大為,并將高新開等人寫的反映材料給他。孫大為收到材料后,答應下午與記者見一面。當天下午,記者如約見到孫大為。孫大為見到記者后表示,他已經了解過遂平縣煙草局和槐樹鄉煙葉收購站的一些基本情況,關于煙葉的收購,國家有一整套嚴格的規定,收購站和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