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緒時(右)正在查看煙農吳運生(左)煙田的煙葉生長情況。周兆軍攝
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進入6月份,山東日照莒縣煙區迎來了幾場大雨。
6月27日早上一上班,山東日照莒縣縣局(分公司)寨里煙站的工作人員就聚集到辦公室,商量著如何加強雨后煙田管理。
“今天我們的工作重點是及時指導煙農開展雨后病蟲害防治!”站長柳樹棟安排當天的工作。
隨后,寨里煙站的技術人員便奔赴各自的包片煙田。
在寨里鎮陶河峪村的煙田里,煙技員盧緒時與開著拖拉車到煙田的煙農吳運生父子碰上了面。
吳運生的拖拉機剛一停穩,盧緒時就熟稔地幫他從拖拉機駕駛座旁的小紙箱里拿出一包藥劑。“雨后高溫濕熱天氣容易導致葉斑類病害發生,要及時使用波爾多液進行野火病、赤星病等病害防治,配兌的合理比例是80%的藥劑兌600倍的水,在上午11點前和下午3點后進行葉面噴施。”盧緒時指導吳運生說。
吳運生掰著手指頭算起來,盧緒時看了看手中藥包的劑量,笑著指導他:“像這包20克的波爾多液兌4桶噴霧器的水正好。”
說話間,七八個頭戴葦笠、身背噴霧器的婦女騎著電動車向煙田聚攏來,她們是寨里河鎮洪亮煙農服務專業合作社的專業植保隊隊員。
她們站在地頭仔細查看了一下煙葉,又湊在一起商量了一會兒,便從肩上卸下噴霧器,兩兩合作開始了作業。一會兒工夫,她們就走到了煙田深處,遠遠看去,一個個葦笠竟像是一片綠洲中零星開出的一朵朵淡雅小花。
“以前病害防治使用的多為手壓式噴霧器,效率低,一人一天頂多作業4~5畝;如今煙草公司為合作社配上了電動精準式噴霧器,用藥量雖少卻更環保,防治效果更佳,效率也提高了一倍,一人一天防治10多畝煙田不成問題,這塊80的煙田七八個人一天正好干完。”專業植保隊員劉彥嶺說道。
在寨里河鎮龍尾村的500畝煙田里,綠色的煙葉鋪成一幅美麗的畫卷,畫卷中間蜿蜒著的一條白色帶子異常醒目。白色帶子是由一個個有白色外擴筒的性誘捕器裝置組成的。
“別看這裝置成本不高,但它的作用可大著呢!”正在開展雨后病蟲害防治指導工作的煙站技術員馬守磊說。
從5月份開始,煙田就進入煙青蟲、棉鈴蟲蟲害高發的時節,莒縣縣局(分公司)組織技術人員對各片區實施綠色防控。僅龍尾片區就添置了2000套性誘捕器,一畝地可節約人工等生產成本10元多。每畝煙田只需要規則地擺放3個性誘捕器,就可以達到很好的防控效果。除了性誘捕器,技術人員還在田梗邊掛上用太陽板發電的殺蟲掛燈。這也是綠色防控重要設施之一。
遠眺,雨后的煙葉被沖洗得格外油亮,一排排煙株綠意盎然,豐收的希望在田間升騰……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