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澄江市右所鎮,成片的烤煙田里一副生機勃勃的景象,煙葉在陽光照耀下舒展開來,青翠欲滴,煞是好看。這其中,余家旭種的1570畝烤煙長得更高些。剛入6月,烤煙已有一米多高,余家旭滿是欣慰:“我的煙比去年長得好”。
余家旭出生在一個“種煙世家”。他爺爺解放前就開始種煙,父親則是紅塔區長里社區的烤煙輔導員。余家旭已經種了三十多年烤煙,積累了豐富的種煙經驗。58歲的他,每天鉆研最多的還是怎么把烤煙種好。聊到烤煙,余家旭就坐不住了,滔滔不絕地分享起自己的種煙經來。
2016年起,玉溪市紅塔區大營街鎮長里社區主任余家旭,承包了60畝土地,獲得純收入8萬元。但他總覺得僅種幾十畝煙不過癮,就想擴大種植規模。
2019年初,澄江市為了保護撫仙湖,流轉2萬畝土地集中種烤煙,余家旭抓住機會,帶著兩個女婿到澄江分公司打聽相關政策,決定在右所鎮舊城村委會跨馬九組承包1000畝土地,成為異地種煙的“第一大戶”。
這一年,跟著余家旭從老家來種煙的百來個煙農,勞務收入600多萬元。由于成本投入較大,余家旭種千畝煙,才打了個平手。
2020年初,余家旭又早早盤算起種植計劃來,這一次,他又承包了1570畝好田好地,決心再大干一場。余家旭組織人員進行預整地,從育苗開始,余家旭就不敢掉以輕心,水用自來水,要消毒才澆;煙架子要長出框架,煙架起起來才能上營養;烤煙最怕蟲害,得從沒病時就開始打藥……
“種好一棵抵別人種三棵。肥料不夠,烤出來就不好了。我今年用無人機防了2道,人工又防了5道,每畝農藥成本80塊左右。今年只要不受天災,收成肯定好。”由于種植規模大,余家旭還選擇了滴灌澆水。“滴灌精準,可以減少人工成本,一個人一天就能澆40畝,如果用人工的話,每畝成本最少得要40元。”
由于多年的種煙經歷,余家旭與紅塔集團、省市農科院的煙草專家熟絡起來,有了更多交流學習的渠道:“有不懂的,馬上就發微信問他們。”余家旭精益求精不斷學習的種煙態度,讓煙站的人連連稱贊:“澄江最好的煙葉就是他那片的,這幾年國家局領導都來他的煙田實地調研,對他的評價很高”。
眼下,余家旭早早預定了生物質烤煙原料:“烤一噸煙800元,雨水馬上就要來了,我提前訂好,7月10日就開始烤煙”。
“澄江的地好水好,政府、煙草公司、煙站對我很支持,我就更應該按煙草公司的標準,把煙種得更好。”去年,中國煙草雜志將余家旭評為全國“十大金牌煙農”。“玉溪就我一個”,余家旭驕傲地說。
在精細管理各個種煙環節的同時,余家旭還不忘給自己“加把鎖”。今年,他投了十多萬買保險。商業保險和煙草公司的保險加起來,余家旭氣定神閑了許多。“今年,我預估可以收煙30萬公斤,用工成本控制在5000元/畝,按畝產220公斤、均價30元/公斤來算,剔除成本后,能有百萬元的收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