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省保山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堅定不移地推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就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開展推廣示范,打造了良好生態環境、保障了煙葉質量安全,為煙農持續穩定增收筑起了“綠色屏障”。煙農種煙的畝均效益從五年前的3600多元提高到現在的4200多元,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八年前,就是在這里——原隆陽區煙草分公司蚜繭蜂繁育基地,技術人員開始了根據蚜繭蜂把卵寄生到蚜蟲肚子里、借助蚜蟲體內營養孵化新的蚜繭蜂而使蚜蟲僵死的生物特性,進行烤煙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的推廣。2015年2月,這一防治技術開始在全市所有煙田及其他農作物上大面積使用,為打造高原特色農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騰沖界頭鎮煙葉翠綠、菊花紅艷 /保山市局(公司)供圖
五年前,界頭鎮孟家寨油菜種植區域由于容易發生蚜蟲危害,成為了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的第一個推廣使用區域。投放一個月后,村民孟繼寬高興地對保山市植保站的農科人員說:“自從放了蚜繭蜂后,效果是相當好,增加了蜜蜂油菜花授粉,估計今年能增收10%的油菜籽。”
據保山市植保站測算,僅蚜繭蜂防治小春作物蚜蟲一項,就為保山市的村民們節約防治費用2800多萬元。
從此,蚜繭蜂便在界頭鎮扎下了根,成為該鎮實施綠色防控的排頭兵。大春時節,護衛著界頭鎮4萬多畝烤煙,保障了該鎮80%以上的財政收入安全無恙;小春時節,守護著該鎮15萬畝油菜花開繁茂,既增加油菜籽產量,又吸引了80多萬游客,實現旅游收入2000多萬元。
繼蚜繭蜂防治蚜蟲生物防控技術之后,技術人員又先后推廣了斜紋夜蛾誘捕器捕殺害蟲斜紋夜蛾和利用太陽能殺蟲燈消滅趨光害蟲等多項綠色防控技術。不僅覆蓋所有煙田的綠色防控,也廣泛用于其它農作物的綠色防控。
菖蒲塘村原是隆陽區的一個高寒貧困山村,當地黨委政府引導村民種植綠色生態煙葉后,這里的煙葉就成為了云南品質最好的煙葉之一,2019年在云南“首屆最具影響力煙區”評選中,獲得煙葉風格特色盲評第一名,村民們由此擺脫了貧困、過上了富裕的好日子。
△隆陽區蒲縹鎮菖蒲塘村煙區 /保山市局(公司)供圖
煙農孔慶芬說:“烤煙是我家的主要生活來源,占我家總收入的70%到80%,要不種烤煙的話就根本蓋不上我身后的這一棟房子。”
孔慶芬家有15畝煙田、每年種煙收入9萬多元。蓋新房的50多萬元都是現款、不差一分錢。孔慶芬告訴筆者: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一直依靠種植生態煙葉生活下去。
今年菖蒲塘村種植的1600多畝烤煙全面使用了有機肥和生物防控病蟲害方法。村總支書記孔慶楊高興地告訴筆者:“今年預計每畝增收600到800元,種植綠色生態煙葉是我們煙農最好的出路。”
與此同時,保山市局(公司)還努力摸索煙桿再利用方法,率全省之先引進用煙稈制作生物質燃料技術,替代燃煤烘烤煙葉,著力打造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現已建成生物質燃料加工廠13個、年生產生物質燃料2.5萬噸,可替代全市三分之一的烘烤煙葉用煤。
△騰沖順河產業綜合體烤煙綠色防控引領高質量發展 /保山市局(公司)供圖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至今,保山市中上等煙比列平均提高了3至5個百分點、畝產值增加了10%以上,僅2019年,保山農戶的戶均種煙收入就增加了1893元,618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種煙收入7900元,為全市脫貧出列做出了積極貢獻。
良好生態環境的打造,不僅為煙農持續穩定增收筑起了“綠色屏障”,也為精準扶貧、打造美麗鄉村、實現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