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約定時間來賣煙,整個收購過程快捷、舒心……”這是四川涼山會東縣煙草種植戶對今年烤煙收購秩序的肯定。
近年來,會東縣以“穩規模,保隊伍;穩質量,保特色;穩秩序,保規范;穩狀態,保持續;穩效益,保收入;穩貢獻,保責任”為工作主線,抓重點、補短板、求突破,有效夯實了煙草產業基礎,為地方群眾致富奔康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穩規模 走職業化種植之路
會東縣是涼山、四川乃至全國的核心煙區。2020年煙草種植面積27.3萬畝,涉及煙農1.9萬戶。全面落實煙葉種植面積、提升質量滿足工業企業需求、提高煙葉種植效益保障煙農收入……每一樁、每一件都不是小事。
翻地提埂的農作現場、夜晚的村社群眾壩壩會……年初以來,在抓生產經營的同時,四川會東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積極組織各基層站(點)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為民服務守初心、攻堅克難擔使命”主題活動,共開展活動200余場,全面深化與煙農的溝通交流。
同時,進一步夯實煙草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全方位解決煙農種煙疑難。僅2020年,153座新能源烤房、612座生物質烤房、1012座烤房的加熱設備更換項目一一落地;完成野租、嘎吉等六個鄉鎮15.24千米溝渠建設、15.9千米機耕道硬化、7200余噸生物質燃料采購、供應;改擴建海壩、洛佐、坪塘、撒者邑4個煙點。僅此幾項,完成投資7704.77萬元。
2020年,會東縣煙農戶數相比2019年減少1865戶,而戶均面積反增1.17畝,職業化煙農培育成效進一步凸顯。
抓核心 保障煙葉提質增效
“精益生產、科技引領、綠色生態等一系列措施,是保障會東山地生態特色煙葉質量的關鍵。”以提質增效為關鍵詞,這是會東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助力煙草種植戶增收的主要做法。
圍繞這一目標,會東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以工業需求為導向,以中棵煙培育為核心,進一步抓實抓細平衡施肥、適時打頂、合理留葉、成熟采收、科學烘烤及農殘控制等優質煙葉生產技術。
同時,以合作社為依托,聘任“1+N”烘烤技術指導員270名,服務范圍覆蓋6萬畝煙田;開展采烤技術培訓60余次,參訓煙農3000余人(次)。
2020年,會東縣共實施黃板誘蚜27.3萬畝,開展煙蚜繭蜂、七星瓢蟲控蚜各4萬畝,安裝各類誘捕器2.2萬套;開展廢舊地膜回收15萬畝,農藥包裝袋回收10萬畝;推廣新能源烤房2317座,利用清潔能源烘烤煙葉4.5萬畝;落實農殘快檢檢測車1輛,發放9個種類快檢試紙條2.29萬條,收購前共抽檢煙農煙葉樣品1213個。
通過一系列切實有效的舉措,為提升煙葉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促規范 提升收購管理水平
“什么時間售煙,售什么樣的煙,我們了然于心。”近日,會東縣新街鎮河邊村二組煙農尹發才樂呵呵地說,售煙輪次公示、等級掛樣收購,公開透明的收購環境讓他吃下了“定心丸”。
早在煙葉收購伊始,會東縣收購工作督導組、煙葉專賣內管執法組、煙葉調運安全組、煙葉交接組等各工作組緊鑼密鼓鋪開,實現了煙葉專業化分級收購、煙葉全程質量追溯等規范管理收購目標。
“我承諾,絕不利用崗位之便為自己、親屬和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不收‘權利煙、霸道煙、人情關系煙、煙販子煙’,不損害煙草種植戶利益……”在新街煙點,可以看到,國家煙草專賣局“七條要求、五條紀律”,省局(公司)“六個堅持、六個嚴禁”,涼山州局(公司)“六個嚴禁、六個不準”不僅掛在了收購場所醒目位置,也印刻在了員工心中。
據悉,為進一步規范收購標準,會東縣自今年開始實施小捆交售煙葉制度,每捆煙葉重量在1kg左右;持續推行以收購站點一體化為主、烘烤工場為輔的一體化固定場所集中專業化煙葉分級模式。
同時,在收購過程中,工作人員在去青去雜、現場初檢、驗級定級和過磅開票等關鍵環節嚴控“等級純度、非煙物質、煙葉水分”三項關鍵指標,確保每件煙包標識完好、數據完整、信息相符、質量可追溯。
煙葉金燦燦,群眾笑呵呵。2020年,會東縣計劃完成煙葉收購任務73.709萬擔,預計煙農收入將突破11億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