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災之年,我倆種的幾十畝烤煙收入不錯呢。”
“是呀,除去各種開支了還有10多萬塊錢進‘腰包’!”
11月14日,好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湖北恩施咸豐縣高樂山鎮白果壩村一組煙農文先剛、尤赤紅夫婦賣完煙葉,急不可待地坐在寬敞、明亮的客廳里,搬出售煙傳票,點動手機按鍵,盤算賣煙收入,豐收的喜悅盡情洋溢在臉上。
年過五旬的夫婦倆性格倔強、勤勞為本,是一對種莊稼的好把式。夫婦倆自開始嘗試種煙以來,就拿定了堅持種煙、勤勞致富的主意,一心要在縣煙葉分公司的支持、煙葉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在適宜種煙的土地里‘淘金’,下足勤勞致致富奔小康“功夫”。
6年前,他倆跟上該縣吸納能人種煙、培優職業煙農隊伍、推進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步伐,與煙草部門簽訂合同種煙,苦于不能從鄉親們手中租賃到足夠的土地,增加面積種煙,只好把種植面積維持在近20畝,徘徊職業煙農隊伍邊緣。
“前幾年,租賃不到好田好土,種十多畝烤煙,畝產值再高,也算不來帳。”尤赤紅一語道出了久藏在心里的一壇“苦水”。
“所以,我只好把種煙當做‘副業’來做,在種煙的時候,還要挖空心思去做一些小買賣,增加家里收入。”文先剛也發覺分散種煙精力的“奧秘”。
夫婦倆的所期所盼讓負責該片區煙葉生產的高樂山煙葉收購站小模磅組煙葉技術員周長明看在眼里,想在心里。
他想,文先剛、尤赤紅夫婦的生產管理水平高,烘烤煙葉質量好,一定要想法排解他倆在土地租賃上遇到的難題,把他倆培植成為種植面積在50畝左右的職業煙農,為縣煙葉分公司優化職業煙農隊伍、提升煙葉質量、增加種植效益,盡到一名技術人員的職責。
2019年冬,在該縣煙葉生產開啟大幕的時候,周長明與站長姚皓到白果壩村,與鄉村干部共同努力,把從鄉親們手中流轉了40多畝土地租賃給他倆,讓夫婦倆簽訂合同種煙,走上了施展“才華”的大“舞臺”。
夫婦倆心存感激,在生產管理上,按照煙葉技術員講的方法種煙,不折不扣把公司制定的生產技術落實到煙田,一心要在專業化種煙上有所作為。
“那曉得,在今年的煙苗栽到地里后,就遇上了長時間持續強降雨的‘鬼天氣’,煙田受災,真讓人擔心。”文先剛唯恐一年努力“打水漂”。
在嚴重的自然災害出現后,該縣煙葉分公司立即啟動災情響應應急機制,公司領導深入災區,了解災情,慰問煙農,指導抗災自救工作;機關科室進駐站組,與技術人員共進煙田,指導并幫助煙農抗災,上報災情,協助煙葉承包部門核災人員核實災情,開展理賠工作,爭取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煙田受災后,姚站長和周師傅趕到煙田,幫助我們開溝排水,帶著保險理賠人員逐塊核實煙葉損失情況,增添了我們抗災奪豐收的信心。”尤赤紅對縣煙葉分公司想煙農所想、急煙農所急的“保姆式”做法感到滿意。
“在采收、烘烤煙葉的時候,周師傅不是在電話中給我們講怎樣采,如何烤的方式方法,就是到煙田和烤煙的地方來教技術,生怕我把握不住煙葉成熟度,掌握不了特殊煙葉烘烤技術,烤不好煙,減少種煙收入。”文先剛對煙葉技術員的貼心服務贊賞有加。
春去秋來,文先剛、尤赤紅夫婦在煙草部門關心、煙葉技術員指導幫助下,精心管理、烘烤著40多畝煙葉迎來了豐收年。
“連受災程度達50%的10幾畝煙田一起算,種的40多畝煙,一共賣了一萬多斤,收入了17萬多塊錢(含補貼),災情損失賠付到位了,肯定能夠超過18萬元。”尤赤紅心里樂滋滋的。
“別忙,你是個細心人,算算除去各種開支了,自己還有多少‘銀子’入賬。”文先剛明知故問。
“除去8萬多塊錢,租地、請勞力、買肥料、煤炭等等一切開支,還有10來萬塊錢的收入呢。”
“早點安排明年種煙那些事。”
“一定,專業種煙有錢賺!”
金秋時節,沉浸在專門種煙增收喜悅氛圍中的文先剛、尤赤紅夫婦,對明年種煙計劃有了新打算,一心一意要在專業化種煙道路上闊步前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