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則新聞,湖北武漢一家菜市場貼出告示,對售貨員年齡提出限制,引發不少老商戶擔憂:“過50歲,連菜都賣不了了。”
由此想到煙草行業近年出臺的職業煙農培育政策,其中就有“年輕化”一條。就常識而言,煙農職業與否,跟他的年齡沒有必然聯系。但伴隨著城鎮化推進,農村勞動力的老齡化趨勢越來越突出,嚴重制約了煙葉產業可持續發展。
煙葉生產以人為主導,老煙農本身有豐富的經驗、經歷過風雨,年齡顯然不能作為限制門檻。各煙區對于職業煙農“年輕化”的要求,更多出于解決種煙主體青黃不接、后繼無人的考慮,旨在通過政策刺激、宣傳培訓,把年輕一代納入職業煙農隊伍。
2020年福建省煙農戶均種煙收入達到9.42萬元(含補貼),再創歷史新高。這很大程度得益于煙草公司對煙農的職業化培育。所謂職業煙農,說白了就是符合“四業”條件:一是主業,種煙收入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二是專業,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接受新事物;三是敬業,有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注重質量與安全,遵紀守法誠信;四是守業,把種煙作為持久產業和人生事業去經營發展。
除了上述條件,福建各煙區還通過評選表彰“明星煙農”“十佳職業煙農”“十佳創業青年煙農”等措施,不斷增強煙農對煙草行業的歸屬感。唯有雙向發力,煙農職業化之路才能一往無前走下去。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