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近年來,隨著“狠抓煙葉生產關鍵技術”、“落實良好農業操作規范(簡稱GAP)”、“全面推進合作社建設”等措施在江西吉安煙區的大力實施和成功推廣,有效地促進了科技興煙水平的不斷提高,烤煙生產穩步發展,煙葉質量及工商交接等級合格率進一步提高,煙農持續增收、企業增加效益、政府財政收入持續提高,煙葉生產實現了可持續發展,全市煙葉種植面積由2011年的5.4萬畝發展至2016年的12.26萬畝。
一、狠抓五項煙葉生產關鍵技術
(一)推行“三深一高”技術。“三深一高”即深翻、深溝、深栽、高壟。
全面推行深翻,確保深翻剖面深度不低于15CM,全面推行曬垡工序,曬垡時間不少于20天。通過深翻曬垡改變土壤環境條件,消滅大量的病原體和越冬害蟲,減輕來年烤煙病蟲害的初侵染來源。同時,改善植煙土壤物理結構,提高土壤的持續供肥能力。
曬垡后旋耕高起壟,確保壟高35CM以上,壟寬80CM以上;起壟后要開好壟溝、腰溝、圍溝,且腰溝比壟溝、圍溝比腰溝分別低15CM以上,達到雨后田干,田間不積水;
推行井窖式深栽或膜下小苗深栽,井窖式深栽后煙苗頂部距壟面3-4CM ,膜下小苗深栽后煙苗距膜面5CM。栽后煙苗還苗期短,成活率高,有利于促進煙株早生快發,提高田間煙株整齊度。
(二)優化落實配方施肥與控氮增鉀技術。堅持“嚴控施氮過量,促進早生快發,確保煙葉成熟、改進煙葉品質”的思路,強化平衡施肥落實。進一步控減施氮量,延后施用硫酸鉀,增加優質有機肥餅肥用量,濃香型示范區每畝增加枯餅有機肥20斤。
(三)中耕大培土技術。當煙株進入團棵期時及時進行保膜中耕大培土,圍繞煙株進行大培土,將壟體培高到40CM以上,并鋤松壟底兩側,鋤盡壟表雜草,深鋤溝底;當煙株旺長后打頂抹杈前,及時揭膜、清溝、培土、壅蔸、理壟,將壟體培高到45CM以上。通過這項措施,一是增加了活土層,擴大營養吸收面積、改善了近地表層的土壤溫度環境,可提高氮鉀肥的利效率,促進煙株生長發育;二是促進不定根大量發生;三是有利于煙田灌溉和排水;四是防風防倒伏;五是改善田間小氣候環境。
(四)推行煙葉“采烤分”一體化工作。2016年,針對以往煙葉采烤和分級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該市局提出了實施“采烤分”一體化攻堅計劃,并制定下發了《煙葉生產“采烤分”一體化攻堅計劃實施意見》和《煙葉“采烤分”攻堅計劃落實考核辦法》。各產區都積極依托轄區煙農合作社,按采烤分一體化和專業化烘烤兩種操作模式,組建專業化服務隊伍,建立流程化、工序化作業體系,推進采烤分一體化真正落實。該市落實采烤分一體化專業化服務面積6.9萬畝,占總面積的56.6%,組建專業化服務隊667支,建立烘烤專業化服務隊71支。2016年,通過采烤分計劃的實施,煙葉田間成熟采收、鮮煙分類狀況有較大改觀,烤后煙葉質量有較大提升,下低次煙比例大大降低,煙葉分級扎把有較大改善,經濟效益較去年有較大提升。
(五)應用“一類一”煙葉烘烤曲線。通過召集各產區烘烤骨干,進行研討,使該技術進一步充實、完善,形成技術標準規范,在全市逐步進行應用推廣,至2016年,推廣面積占植煙面積的81.6%。該曲線應用后,烤后煙葉等級結構得到明顯改善,上等煙比例得到明顯提高,深受煙農歡迎。
二、落實良好農業操作規范(簡稱GAP)工作
GAP是當前全市煙葉生產中大力推廣的一項工作,要求在煙葉生產過程中致力于土壤、水源、空氣、動植物環境保護方面的可持續發展,在要求產質量的同時,更要注意煙葉的安全性生產。
(一)抓好綠色防控工作。綠色防控是指以確保農業生產、農產品質量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為目標,以減少化學農藥使用為目的,優先采取生態控制、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科學用藥等環境友好型技術措施控制農作物病蟲害的行為。
1、抓好煙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推廣工作。煙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是利用天敵昆蟲煙蚜繭蜂防治蚜蟲的生物防治技術,為認真落實國家局和省局關于推廣煙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的相關要求的文件精神,吉安市局以推廣煙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作為切入點,把煙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作為利國利民的公益事業,為提升吉安煙葉質量安全、建設生態文明做出積極貢獻。全市2016年推廣面積9.8萬畝,占植煙面積的80%。
2、加大太陽能殺蟲燈、性誘捕器、黃色粘蟲板等設施的覆蓋。通過使用太陽能殺蟲燈、性誘劑、黃色粘蟲板等,減少了蚜蟲蟲口密度,同時減少了打藥次數。
(二)非煙物質控制。非煙物質控制是GAP中的一項重點工作,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全市的非煙物質得到較好的控制,確保了煙葉生產的安全。
三、突出服務,全面推進合作社建設
1、整合完善內部治理機構。2016年,該市局繼續強化整合擴容,將嚴田和洋溪兩個合作社整合為1家,對永豐鹿岡、安福洲湖、竹江合作社擴容覆蓋到周邊鄉鎮。全市煙農入社戶數6549戶,入社比例達97%,合作社覆蓋面積12.1萬畝,覆蓋比例達98%,社內戶均種煙面積18.5畝。
? ? 2、全面強化資產管理。合作社全面實行“六統一”資產管理法,各地先分類摸清資產存量,查閱年度基礎設施檔案,由合作社采取強制收回、帶機入股、收購等方式進行了收歸整合,建立資產檔案。各合作社采取建立農機維修部、搭建農機棚或租用存放場地、設立管護基金等措施加強設施管護,經營性資產按照“誰使用、誰管護”的原則投入專業化服務,實現用管一體。
? ? 3、積極組織開展專業化服務。2016年,各產煙縣都將專業化服務作為合作社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經過宣傳引導,專業化服務已發展到育苗、深翻旋耕、打穴、營養土配置、大培土、植保、農資統購統銷、采收編煙、烘烤、分級等科目,尤其是2016年大力實施采烤分一體化,各項專業化服務參與程度和服務面積連年攀升,盈利總額有較大增長。通過合作社建設,實現降工增效,增強了煙農的植煙積極性。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