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22年,全國煙酒店新增注冊企業數量累計凈增長超過275萬家。作為酒類行業的“神經末梢”與“晴雨表”,圍繞它們的數據波動,又反映出哪些行業變化與趨勢;下一個十年,煙酒店賽道還會繁榮依舊嗎?
猛翻3.97倍,年均增速達16.57%
煙酒店的十年,或許比我們想象中跑得更快。
天眼查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存量煙酒店322.71萬家,較2012年的81.33萬家增長了3.97倍,2013年-2021年9年平均增速達到16.57%(2022年未出全年數據,暫不計算入年度增速)。
這一數據遠超全國登記在冊市場主體增量。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登記在冊的市場主體達到1.54億戶,市場主體總量較2012年底增長1.8倍,年均增長達到12.1%。
從這一角度來看,無論是市場總量還是年均增速,煙酒店在全國各類市場主體中均保持領先,為實體經濟發展添上一抹亮色。
新增注冊企業,增速連續7年超兩位數
2015-2021年,全國煙酒店新增注冊企業數量連續7年實現正增長。
其中,2021、2020年的年度新增注冊煙酒店數量為49.90萬和45.37萬家,分別占據新增總數第一、二名。
盡管受疫情影響,2021年全國存量煙酒店數量增速下降,但煙酒店數量仍在增加,酒類流通渠道不斷補充著新鮮血液。
仍然向好發展
除了10年來的向上發展,2022年的數據同樣頗具看點。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0月13日,煙酒店全國年度存量企業為357.19萬家,較2021年全年增長10.68%,新增注冊企業數為34.42家。增速雖然有所下滑,但新增總量數僅次于2019-2021這三個年份,排名第四。待全年數據出爐后,排位或將前移。
分省來看,廣東、山東、河北、湖南、貴州、河南、安徽、湖北、江蘇、四川、山西、陜西、福建、云南共計14個省份煙酒店存量企業數量均超過10萬家。其中與2021年相比,湖北、陜西、福建、云南四省系新增,安徽、湖北等省份增速也十分明顯。
雖然上半年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下半年成都、重慶等白酒主銷區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對煙酒店的生長并未造成太大影響,足以見得煙酒店和酒業生態的韌性,酒業向好發展的大趨勢也不會改變。
煙酒店與區域之間的“博弈”
作為國民消費的載體,煙酒店的分布也與地域分布和經濟發展相關。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人口數據來看,2021年,廣東、山東、河南、江蘇、四川、河北、浙江、安徽、湖北、廣西、江西、福建、黑龍江、甘肅等省份排名前14位。
其中,廣東是我國首個GDP突破12萬億的省份,并且連續33年穩居全國第一,是酒業的必爭之地;山東白酒市場規模達到500-600億元;河南白酒市場也已超過400億元。
對比來看,在經濟持續上升的情況下,廣東、山東、河南等酒類主銷省份量與質兼備,并仍有空間可挖掘。
云酒大數據中心曾在《全國295萬家煙酒店,數量最多的竟然不是北上魯豫》一文中表示,當前煙酒店由于存在交通運輸和運營成本,多分布在經濟發展居中的中部城市。經濟越發達、人口總量越大的地區,對以煙酒店為代表的民生消費市場剛性需求也就越強。浙江等人口、經濟大省的煙酒店布局,未來值得廠商進一步關注。
十年后的煙酒店,繁榮依舊?
十年向好發展,展示了酒業大繁榮的其中一面。以十年為節點,煙酒店未來又將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
從數據增長的情況來看,煙酒店不斷擴容的勢頭沒有改變,市場保持合理的擴張,但更新迭代也會是必然趨勢。
此前,云酒·中國酒業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獨特咨詢創始人王偉設曾表示,“煙酒店處于酒類流通渠道的末端,本身缺乏核心價值,門檻低且競爭壁壘較少。如果此狀態持續下去,煙酒店大洗牌將是必然的。”
在酒類渠道承壓的2022年,廠家下沉、強化直銷和動銷等問題,讓現存煙酒店都面臨著較大的問題。根據云酒頭條商業組(微信號:云酒頭條)的市場調研,疫情放大的影響正在激化傳統煙酒店思維的轉變,轉型成為煙酒店老板的普遍共識。
綜合各大煙酒店老板和營銷專家的信息,未來傳統煙酒店或可投身連鎖,或可本土化O2O,亦或是打通線上線下、做到一店一網實現轉型,有諸多方式可供傳統煙酒店選擇。
而煙酒店十年后的繁榮發展,也將在這樣的堅守和轉型中延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