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施超近影。
3月12日,一場春雨結束了北京連日來的風沙和霧霾天氣,天空變藍,空氣變得清新。對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施超的采訪,也就從這天氣話題延伸開來。
去冬今春,我國東中部地區多個城市頻現霧霾天氣,空氣質量問題突出。對此,施超說:“嚴重的空氣質量問題,反映了環境污染問題的嚴峻性,也暴露出當前經濟增長方式不夠科學。”
傳統粗放型發展方式已不能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包括環境污染在內的一系列衍生問題,給我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造成了若干制約。施超認為,轉變發展方式已勢在必行。無論是建設“美麗中國”,還是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都必須依靠創新來驅動,在創新中轉型,在轉型中發展。
創新驅動體現的是以新理念、新模式、新要素為推動力的新的發展方式。“結合煙草行業,近年來能夠始終保持持續健康發展,一條重要經驗就是堅持深化改革、創新驅動。”施超對記者分析道,“無論是工商分開、聯合重組,還是全面推進‘卷煙上水平’戰略任務和全力打造‘532’、‘461’知名品牌,無論是建設現代煙草農業、打造現代卷煙流通,還是推進科技重大專項、加強‘四同’建設,行業不斷前行的腳步始終伴隨著創新的影子,得益于發展的轉型。”
作為行業重點卷煙工業企業,上煙集團也始終將創新擺在改革發展的重要位置。據施超介紹,上煙集團2012年下半年已經提出,今后一個時期企業改革發展的主線就是“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經過半年多時間研究、調研、討論,上煙集團已制定完成了“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三年計劃,為企業今后發展指明了方向、確立了目標、明確了路徑。同時,企業各職能部門也圍繞這一主線形成了14個創新課題,涉及科技、管理、品牌發展、市場營銷等各方面。
施超以品牌發展為例,向記者介紹了他們“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思路:“中華”品牌2012年已突破銷售收入千億元大關,下一步將在持續做強的基礎上深入推進減害降焦工作;“紅雙喜”與“雙喜”品牌“聯姻”后,要進一步優化結構,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中南海”品牌則要繼續突出特色,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
為了給企業和品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創新支撐,上煙集團在國家局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開始投資建設浦東科技創新園區。園區定位為“高端技術的集散地、高端產品的孵化器”,致力于打造開放、多元、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和創新平臺。施超表示,他們將利用創新園區的科技優勢,努力形成一批煙草科技創新成果,通過科技成果轉化,使科技優勢轉化為企業和品牌的發展優勢,為企業轉型發展注入動力。
創新是為了求變,在變中實現發展。而施超眼中的創新,不僅能促進變,而且能促進不變。這個不變,指的是產品質量的不變。為了使“中華”等品牌能夠始終適應變化、保持自身風格特色和產品質量穩定,上煙集團通過研發和工藝技術的不斷創新,使產品在變中實現了不變。
轉型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做好降耗減排、節約資源的“減法”,學會總結經驗、開拓創新的“加法”,探索統籌協調、優化結構的“乘法”。施超坦言:“做好這道題并不容易。上煙集團雖然探索了一些經驗,但還有很多功課要做,我們將為此不懈努力。”
采訪最后,施超表示,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今后要站在全國高度去發現和思考問題,圍繞“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等重要課題,多學習、多調研、多探索,多為國家提出一些有用的意見和建議,努力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職責和義務,不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