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煙草》報道
1982年1月1日,中國煙草總公司正式成立。
在中國煙草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總公司成立是一個值得銘記的重要節點,從此煙草行業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進入了全新的發展時期,在改革的道路上闊步前行,抒寫了精彩的篇章。
為了紀念這個具有重要意義的時刻,7月3日和5日,煙草行業離退休老領導代表座談會和先進人物代表座談會分別在北京隆重召開,行業離退休老領導代表和先進人物代表齊聚一堂,暢談中國煙草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30年之于一個行業無疑具有歷史的厚度,30年風雨兼程,30年春華秋實,中國煙草有何變化、發展和進步?讓我們一起——
珍貴的回憶 深切的希望
7月3日,正在舉行煙草行業離退休老領導代表座談會的北京金葉園會議中心內,不時傳來老同志相互間的問候聲和交談聲,洋溢著一種老戰友久別重逢的喜悅情緒。
行業的改革發展,離不開一代代煙草人的拼搏與付出,應邀出席座談會的離退休老領導代表,昔日都辛勤工作在行業各級、各單位的崗位上,為中國煙草發展奉獻了青春和智慧。30年過去了,當時的“年輕人”已經滿頭白發,絕大多數進入了古稀之年,他們以當年的奮斗歲月為榮,相互交流,一起回憶,一起感慨……
與會老領導暢談行業巨大變化,盛贊改革發展成果,對行業未來寄予深切希望,殷殷之情,溢于言表。他們圍繞總公司成立30年歷程暢所欲言,成就、變化、改革、發展,這些詞語成為討論的焦點。我們擷取了部分老領導的精彩發言,與大家分享。
馬爾赤
馬爾赤(國家煙草專賣局原副局長):作為一個行業改革發展的參與者,我在行業工作了8年,從1982年到1990年,這8年走得很難,但經過大家的努力,完成了初期的任務,特別是關于體制的重大問題,一步一步得到解決。當時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專賣管理條例》,第二步是《煙草專賣法》,專賣制度建立對保障煙草發展至關重要。
我感到,這8年行業發展首先是黨中央的重視、國務院的支持,其次是大家的努力,包括行業上上下下,雖然總公司成立時人不多,來的人少,但心情都好,非常團結,辛勤工作,行業里有凝聚力。我有一個最大的感受,行業的發展壯大不是哪一個人,而是全體員工的辛勤努力,否則行業發展不起來。參加這次座談會非常高興,見到很多曾經共同戰斗、一起工作的同志,大家都是行業的建設者、參與者,總公司非常熱情,提供這個機會,這是對老同志的關愛與尊重,謝謝大家。
金茂先
金茂先(國家煙草專賣局原副局長):作為一個煙草老兵,也想談一談自己的感想。總公司成立30年,時間過得很快,彈指一揮間,我認為這30年,前半期打基礎,后半期大發展,發展表現在廣度上、深度上。這里我回顧一下總公司成立的背景。
上世紀80年代初,國務院領導到日本考察,發現日本一些大產業是行業管理,政府管得不多,而且行業管理很好,回來以后,要在國內幾個大產業里搞行業管理,煙草有幸成為其中之一。1981年5月初,由國家計委牽頭,輕工部、商業部、供銷總社有關部門組成籌備組,明確由輕工部負責給國務院寫煙草實行專營的報告。輕工部有食品局,食品局下面有煙草處,當時我在煙草處工作,處長把任務交給了我,第一稿讓我動手。其實我的文筆不怎么樣,但我1954年就到輕工部,一直搞卷煙生產管理,對過去幾十年煙草行業分散管理的弊病、矛盾體會深一點。稿件出來后,處長審核,局長審核,局黨組討論,就報上去了,因為是上面交代的任務,批得很快,不到一個月就批完了,成立煙草公司,實行專營。8月正式成立了煙草公司籌備處,李益三同志擔任組長,在右安門輕工部招待所開始籌備,1982年1月份開張,那時沒有辦公地點,就在北京軍區空軍招待所租了一層樓辦公,吃飯就在招待所食堂,總公司由輕工部代管,輕工部給了一輛中巴當班車用,給了一輛小車。一年后,就搬到了右安門,右安門也是輕工部招待所,很簡陋,1987年搬到虎坊橋。當時不光是我們自己住招待所,各省公司開始組建時也是住招待所,比如山東、浙江,很多都這樣,要開張沒辦公地點,當時開玩笑,煙草公司是“招待所公司”。
總公司組建30年,成就是輝煌的。之所以取得輝煌成就,最主要的一點是,國家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推行的改革開放政策,我們正好趕上了好時候。而改革煙草管理體制我認為是最關鍵的,由于實行產供銷、人財物集中管理,后來又加了內外貿,解決了分散管理的弊病。行業管理改革,30年來一直沒有停步,比如工商分開、工業聯合重組等等。當然行業的發展,首先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視和領導,有關部門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初期技術改造沒錢,國家支持的錢有限,因此財政部門給了以稅還貸政策,有了優惠政策,改造的速度加快了。
我非常贊成姜成康同志提出的嚴格規范是行業健康發展的“生命線”,“生命線”我覺得提得很好。另外,在支農方面行業也做得很好,支農實際上是雙贏,農民得到實惠,卷煙原料也得到保障,各級政府對煙草支農還是很贊成的。
總之,30年發展取得輝煌成果,第一是國務院的正確領導,有關部門的支持;第二是國家局和各省級公司正確引領;第三是全行業職工的共同努力,我相信行業還會繼續健康持續發展。
關政林
關政林(國家煙草專賣局原副局長):煙草行業30年,從最初的“吃飯沒有鍋、住房沒有窩、走路沒有車、辦公沒有桌”,到現在發展成“吃飯炒小鍋、走路都是小車、辦公老板桌”,這些東西哪來的?國家局已經總結了十幾條,我建議表達對黨中央、國務院、各部門的感謝。
行業30年發展,是中央指的方向,國務院給的各項任務,各有關部門的支持。在總結行業成績的時候,要讓各方面感覺到也參與了行業改革,都支持了行業發展,對他們表示感謝之意。從這里我體會到,原來行業是什么樣子?卷煙生產下達給輕工部,卷煙銷售下達給商業部,煙葉種植下達給農業部,煙葉收購下達給供銷總社,這幾個部門很難勁往一處使。比方說,原來價格是國家物價局統一管理,定得死死的,開始賣煙很難,只能幾種牌號捆在一起,因為好煙不能多賣錢,差煙不會少賣錢,賣的結果是煙廠賠錢、銷售部門也賠錢。再比如稅務局、財政部參與改革,以稅還貸,沒有有關部門支持,煙草想自我發展、買臺機器,沒錢。30年,我們自己艱苦努力是真的,但每一步都離不開各方面的支持,此后行業不斷完善、發展,我祝行業發展得更好。
黨鐵山
黨鐵山(國家煙草專賣局原紀檢組組長):行業30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由苦到甜,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越來越大。30年說長也不算長,有這么大的變化,我看首先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視,沒有中央重視和《煙草專賣法》,很難取得這樣的成果。同時,也是行業各級、各屆領導班子,包括在職和離退休在內的全體職工共同努力的結果。
總公司一開始組建時就抓領導班子建設,這些年來始終重視,就拿過去的班子和現在的班子相比,按照干部隊伍“四化”的要求,在知識化上變化很大,原來班子領導大學生是非常少的,現在絕大部分是大學生,還有研究生。抓人才隊伍建設,重視科技靠人才,從開始組建李益三同志就提出要建幾所大學、幾所中專,說明行業職工文化程度是比較低的。要搞好這個行業,首先要抓人才,一個是培養人才,一個是引進人才,一個是使用人才,這幾個方面都做得不錯,對行業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管理方面,包括專賣管理,生產管理,銷售管理,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開展了許多工作。企業文化,以“兩個至上”為核心的企業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建成了一整套體系。思想政治工作,一開始就很重視,從很早就確立了一年開一次思想政治工作會。黨風廉政建設,抓得也比較早,而且是作為一個行業去抓,因為黨風廉政建設以前還是在地方,但我們行業從上到下一直抓,我覺得行業生產發展,隊伍建設都是健康的。
30年過去,今后有了堅實的基礎,包括物質方面、精神方面,有了多年的經驗,行業發展雖然還有挑戰,但總的主流還是好的,有很多有利條件,特別是現在的班子拼搏奮進、創新的精神,我非常有信心今后的日子比現在更好。
郁源培
郁源培(國家煙草專賣局原副局長):國家局黨組決定利用紀念30周年這一契機召開座談會,回顧行業30年來風雨歷程,總結行業改革發展的經驗,這是非常好的一種方式。我覺得這個方式應該發揚,讓各省級局黨組利用國家局這一形式,層層回顧總結行業30年的經驗和成就。
行業有大的方面成就,具體到各省市也有自己的發展歷程和成就,總結經驗、回顧歷史,能讓新進入行業的年輕同志了解煙草的歷史,以史為鑒,將好的經驗繼續發揚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