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鎮遠門戶網報道 螞塘村位于鎮遠縣江古鄉西部,距鄉政府0.5公里。全村共14個村民組,342戶,1520人。建有村黨支部1個,共有黨員32人。有耕地面積1079畝,其中田710畝,土369畝,人均耕地面積0.71畝。近幾年來,螞塘村黨支部著力加強自身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烤煙種植為龍頭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帶領全村群眾走上了致富路,勾勒出了的美麗山鄉歡樂和諧的動人景象。
講奉獻樹標桿? 基層堡壘顯活力
大力實施“三項培養”工程,村兩委班子、黨員干部素質得到提升。在開展“將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將黨員中的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干部”工作中,涌現出了一批先進的黨員致富能手和村干部。如:把螞坳組的致富能手肖培忠培養為黨員;把淌園組的黨員肖培元培養為致富能手;把螞塘組黨員中的致富能手唐進開培養為村干,他們都是群眾基礎好,信得過、思想政治好、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人。
開展“四比四看”活動(比團結協作,看班子是否堅強有力;比村級發展,看農業產業化效果是否明顯;比民主管理,看各項工作機制是否完善;比工作實績,看黨員群眾反映是否良好,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做到了人人肩上有擔子,個個手頭有活干,“學、趕、幫、超”促進和諧發展的濃厚氛圍已在該村蔚然成風,全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參與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黨員群眾越來越多了。在搶抓“一事一議”惠民工程中,為了讓螞塘村老百姓的生活環境更優越,更舒適,村支書肖春良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一道先后三次對全村14個組各戶的道路進行丈量以及消防池、垃圾池的位置的選定。對“一事一議”項目材料的報送不少于3次,工程下來之后,經鄉黨委政府討論,最后決定以螞塘村作試點,啟動村組道路硬化工程(含入戶道路硬化),將得到國家500多噸水泥以及其他物質的支持。隨著“一事一議”工程的開展,結合螞塘村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上級部門在螞塘村兩岔路新建一個比桐子榜更大更好的烤煙基地,預計今年年底,螞塘村的人均收入將有望翻一番,生活水平將上一個新臺階。路進寨了,水進屋了,村容寨貌依然如故,目前該鄉黨委、政府決定把螞塘村作為生態農業村莊建設示范點。近年來,螞塘村黨支部分別被縣委、州委和省委授予授予“五好基層黨組織”的稱號。
提煉“軟黃金”? 找準致富“金點子”
村民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如何提高,提升群眾素質是關鍵。村黨支部以烤煙產業為主導,做大做強現代煙草科技示范園,在現有650畝集中聯片種植的基礎上突破到2000畝規模,形成農業觀光旅游小區。在烤煙產業發展上,江古鄉著重抓好江古村桐子榜現代煙草科技示范園建設,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江古烤煙產業發展的現代煙草種植模式和“無償流轉、租賃、代辦流轉”三種土地流轉模式,并得到廣泛推廣。
群眾素質普遍提高,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效果凸顯。如:在桐子榜650畝現代煙草科技示范園建設上,煙路、煙水配套、烤房群建設等都需要占用一部分土地,村支書肖春良的4.8畝承包地無償出讓。共產黨員肖培安、肖培忠分別帶頭種植烤煙20畝、26畝,穩定了村民的心,消除了村民的顧慮,讓廣大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面對烤煙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土地資源豐富的優勢,螞塘村黨支部積極爭取州、縣煙草部門的支持,2008年在桐子榜順利實施了黔東南州最大的現代煙草科技示范園項目,該項目共投入資金558萬元,當年種植優質烤煙650畝,完成產量16萬斤,實現煙農種煙收入100余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200元。今年,村黨支部通過土地流轉,桐子榜示范園至舒家寨內共有63戶種植烤煙,完成種植面積1120畝,2010年收入218.4萬元。2012年,通過兩岔路烤煙基地的投入使用,全村種煙面積將達750畝,預計收入7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將達4000元左右。
奏響和諧音符 提升百姓幸福指數
充分發揮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和文化傳承功能,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動。一是把村民的傳統斗牛習俗文化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三年來,該村共成功舉辦了三屆民間斗牛節,來自全鄉及周邊縣(市)群眾、斗牛愛好者紛紛參加。二是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精神有機結合。運用互聯網、遠程教育等現代科技手段,傳授、嫁接和更新傳統文化,不斷創造新的文化樣式,努力在遠程教育中融入傳統文化內容,實現文化品種、載體、風格多元化,還結合新農村建設開展了“十星級文明戶”,鄉規民約修訂等活動,將孝行、和睦、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列為重要內容,促使優良傳統得到更好的繼承發揚和推陳出新。全村現已涌現五星級農戶、五好家庭174戶。
如今的螞塘,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社會和諧。今年春節,在螞塘村有這樣兩戶對聯。一聯是:參合醫進低保全靠黨的政策好;解疾苦住新房終身不忘政府恩;橫批:共產黨好;另一聯是:昔日竹簾遮風雨;今遷新居暖心窩;橫批:人民政府親。這些純樸的話語,正是村民們對各級黨和政府感激之情的生動體現。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