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在青島卷煙廠制絲車間你經常會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中等身材永遠透著一股英氣,黑邊的眼睛遮不住那雙炯炯有神的雙眸,微卷的短發,儒雅而又干練,他就是青島卷煙廠制絲車間的“大師”徐鳳倉。大家稱呼他為“大師”是源于他獲得的6σ黑帶“大師”稱號,但更多的是因為大家對他那孜孜不倦的鉆研精神、與時俱進的創新能力和豐碩可喜的工作成果的敬佩。
勤學多思,刻苦鉆研成“大師”
萬木凋而山不墜,百川竭而海長平。人生雖短,但不應該是匆匆過客,而應該是:奮斗的激情如六月的烈火,前進的腳步若江濤海浪,遇山開山,遇水截水!自從1993年進入卷煙廠以來,徐鳳倉在工作中勤學多思,刻苦鉆研,不斷提升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為“泰山”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徐鳳倉是車間首屈一指的質量“技術流”專家,自學了十余本質量管理與分析控制的專業著作,精通多種先進的質量理論,許多人看來如同天書的質量分析工具在他手中如臂使指,運用自如。在青島卷煙廠全面推廣6σ管理體系后,被選為廠部六西格瑪測評系統前期模型建立及后期運行調試組成員。他還作為山東中煙代表在2009年全國六西格瑪大會上演講,參與青島卷煙廠全國六西格瑪管理推進先進企業評審并通過。正是憑借著扎實的業務能力,在2008年至今,徐鳳倉先后成功主持了制絲車間《設備管理系統管理考核子系統》、《制絲車間設備管理考核、費用分析管理子系統》及《信息系統生產質量管理模塊》的開發,完善了制絲車間管理體系,推動了車間管理現代化的發展。
勇于創新,與時俱進結碩果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創新的道路上只有曲線前進的快樂,沒有直線上升的成功。徐鳳倉認為一名企業技術員工,只有不斷地吸取新知識、新技術,重視技術創新,才能促進企業的進步與發展。他以QC小組活動及6σ管理為途徑,針對車間的難點問題,與時俱進,求真務實,艱苦攻關,取得了累累碩果。
徐鳳倉的創新成果來自于他一步一個腳印的埋頭苦干,一次一次實踐和不斷學習的積累。近年來,徐鳳倉先后主持完成了《縮短煙絲生產周期》六西格瑪項目,《提高糖香料成品均勻度》QC項目,《提高梗絲出絲率》六西格瑪項目等等,他主持的六西格瑪項目自2008年至今連續4年獲得中國質量協會優秀六西格瑪項目,并且多次獲得青島卷煙廠及省工業公司QC成果發布一、二等獎,他所在的QC小組多次獲得國家、省、市優秀QC小組稱號和質量信得過班組,而他個人也晉升為六西格瑪黑帶“大師”。2012年徐鳳倉被青島卷煙廠授予“全國六西格瑪管理推進十周年先進工作者”稱號。現在,徐“大師”站在更高的平臺上延續著他與時俱進的創新之路。
精益求精,勇克難題顯身手
徐鳳倉常懷憂企之心,恪守興企之責,為提高“泰山”的質量,積極參與制絲工藝研究,圍繞生產工藝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運用全面質量管理的科學方法,為保證產品質量,降低消耗,提升生產工藝管理水平做出了突出貢獻,其技術實力和獨到的判斷經受住了實踐的考驗。
徐鳳倉不遺余力提高制絲生產精細化水平。憑借扎實的業務素質,配合信息處相關人員對制絲車間整個SPC系統進行了優化改進,形成當前的新的制絲車間SPC系統,目前制絲車間新SPC系統進入運行狀態,實現了生產過程指標的精細化控制。徐鳳倉還積極與技改、工藝處、高工辦、設備動力處及設備廠家等多方配合,完成了泰山精品線及真空回潮線的帶料驗收。他深入設備調試的每一個環節,精益求精,勇于探索,不斷優化工藝參數,提出多項改進措施為泰山精品線高檔品牌轉線生產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當前企業為突破“泰山”發展的瓶頸,正在進行產研聯合,徐鳳倉更是勇挑重擔,負責車間產研聯合的工作,為“泰山”的騰飛貢獻自己的力量。
為人師表,經驗共享促后進
作為制絲車間受聘工程師及青島卷煙廠企業兼職教師,徐鳳倉充分發揮學術帶頭人作用,側重于工藝質量管理,QC、6σ方面編寫教材2萬余字。2008年至今,針對工藝管理或六西格瑪方面的培訓達幾十次,累計學時100多小時。同時徐鳳倉無私地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制成電子教案提供給希望學習參考的同事,當同事們攻關遇到難題時,他也從不藏私,充分顯現了黑帶“大師”的風采。
社會每天都在發生著改變,只有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徐鳳倉常常告誡車間的年輕人:“活到老學到老,十幾年前的我連電腦怎么開機我都不會,但現在我卻可以教給你們這些與微機一起‘長大’的年輕人一些電腦知識,你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長。”“大師”的話,樸實而又深入內心;“大師”的足跡,鼓舞并引領著車間每一個年輕人前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