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譯言網報道 車間里悶熱潮濕,墻上的電風扇喀噠喀噠地轉著,空氣中充滿了新鮮煙草的味道。“La Corona”雪茄廠的360名工人開始了他們的工作。一位女士離開了人群:胳膊底下夾著書和報紙。
這位朗讀者是Odalys Lara,47歲。她的辦公桌就是車間前方一個平臺上的一張講臺。在工人們八小時的工作時間中,她要三次坐在麥克風前,每次朗讀半個小時一個古巴作家的小說“慌亂的都市”。書是由廠方選定的,目的大概是為了保證反社會主義的作家們不會被群眾接觸到。在社會主義古巴,朗讀者是一份真正的職業,官方名稱叫做 “lectora de tabaquería” (煙草朗讀者),2012年11月,這份工作被列入國家文化遺產。據說在1865年,一位工人開始在工作的時候向他的工友們朗讀一份新的無產階級的報紙,自此之后,朗讀者們就開始致力于工人階級的教育問題。“它是一種媒介,用來提升雪茄廠工人的文化水平”,古巴的在線百科全書 Ecured 這樣描述道。
從那時起,加勒比群島上總共出現過超過一百位的朗讀者。他們朗讀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哥倫比亞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Gabriel Garcia Márquez 的小說,或者社會主義黨報 《Granma》里的文章。第一輪的朗讀總是以傳達工廠領導的指示開始的。
Lara 有些時候也會朗誦一些簡單的處世之道。當工人們碰到一些個人問題的時候,也會向她征詢建議。她就像是個牧師,她說。很多的工人都已經認識她很多年了,比如已經做了20年卷雪茄工作的40歲的 Yamilé Piz,從18歲起,她就在工作時傾聽著 Odalys Lara 的朗誦。 “要不是她,我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Piz說。
做一個朗讀者并不需要什么特別的培訓,Lara本來就是學技術的。據她介紹,工廠里最受歡迎的是偵探題材。但是長篇的,高品味的作品也有聽眾喜愛。比如她就朗讀過作家 José Lezama Lima 的大作 “Paradiso”(天堂)。那本書有600多頁,她記得,“差不多讀了5個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