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摘自《新煙草》 江西撫州市樂安縣是國家級貧困縣。這里四面環山,資源豐富,然而山路曲折,交通不便。過去縣城里的人因不甘貧窮而外出打工,造成縣城人口急劇下降。這里的人們發出感嘆,貧窮將要何時休?
張生貴(左)在農閑時和煙農一起聊著家常
2012年12月,撫吉高速全線通車,春節前從外地返鄉的人們第一次感受到歸家的便捷,也注意到了家鄉的變化。談起變化,錢包鼓起來的煙農們樂開了花:是煙葉,給我們帶來了生活的變化。
對于這座縣城的變化,張生貴,看在眼里,樂在心頭。談起他的夢,和這些追夢的故事,他的眼眸里閃耀著別樣的光芒……
一個永不放棄的夢想
張生貴,現任樂安縣龔坊鎮煙站站長。這位剛滿50歲的煙站站長在煙葉生產崗位上已經工作了九個春秋。張生貴出生在樂安縣南村鄉章坑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僅有初中文化的他不僅愛讀書,還寫的一手好字。1997年,張生貴當選為南村鄉章坑村村委會主任。
在張生貴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張藍圖,這是他手繪出來的章坑村地圖。張生貴在這張地圖上畫起了自己的夢,同時也是村民的夢——脫貧致富。
那一年,煙葉種植剛剛發展到樂安縣,懂得煙葉種植技術的人不多,農民的種植熱情并不高。
種植煙葉是不是能讓咱們村脫貧呢?張生貴心中升起這樣的疑問。
夢想再美好,不如勇敢闖一闖。張生貴把家里七畝地全種上了煙葉,于是,他成了第一批“敢于吃螃蟹的人”中的一個。在煙草公司的幫助下,張生貴學習了煙葉種植技術,并從煙葉種植中尋到了他的夢。當時的他正琢磨著如何帶領村民們種煙致富、靠煙脫貧。為此,他跑到煙草公司拜師學藝,自己煙葉種植水平也越來越高,甚至能夠與煙草公司工作人員一道指導煙農種植煙葉。
煙農漸漸從煙葉種植上嘗到了甜頭,收入的增加讓他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張生貴的“脫貧藍圖”漸漸清晰起來。然而,張生貴認識到,這還遠遠不夠。2004年10月,樂安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面向社會招聘煙技員。為了能夠從繁雜的事務中解脫出來,專心給煙農指導煙葉生產,張生貴辭去村委會主任的職務,應聘成為樂安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煙技員。
窗戶一旦打開,帶著夢想翅膀的鳥兒就會奮力掙脫去蔚藍的天空翱翔。張生貴帶著自己的夢,帶著村民致富的夢,走進了煙草公司,從此走上了“追夢之旅”。
一種水滴石穿的精神
實現夢想從來不是一蹴而就??涓钢鹑?、精衛填海,神話中的英雄們無不是靠著堅忍不拔、水滴石穿的精神去追夢。
從村委會主任到煙草公司一名普通的煙技員,再從一名普通的煙技員成長為煙站站長,張生貴一路走來著實不易。
2010年,為提高樂安縣煙草種植水平,提升煙葉抗倒伏能力,樂安縣分公司引進了“云煙97”和“粵煙97”兩個煙葉品種進行試點種植。由于試點初期成本投入高,而且具有一定的風險,煙葉種植試點項目無人問津。不僅是張生貴,煙葉戰線的所有人都皺緊了眉頭。試點不開展,煙葉生產水平無法提升,煙農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擔子壓到了煙技員們的身上。
煙農怕風險,不敢種,怎么辦?在鰲溪煙站工作會議上,站長張生貴拍下桌子,試點種植沒人搞,我帶人搞。舉座嘩然。
鰲溪鎮羅山村村民李保蓮和張生貴相熟,張生貴找到他商量試點種植,話還沒說完就被堵了回去:“這個試點,搞好了沒的說。搞砸了,我可要虧大了。我的四十畝地,種什么不好,非要去趟這渾水?”
決心來做工作的張生貴料到了事情不會那么順利。
沉思良久,張生貴撫了撫本就稀疏的頭發,轉過身對李保蓮說:“借你四十畝地,我們一起搞,搞好了,算你的。搞砸了,我給你擔著。”
為了確保李保蓮種下的20畝“云煙97”、20畝“粵煙97”試點成功,張生貴不分白天黑夜地守在田間,連日的暴曬讓原本就不白凈的漢子皮膚變得更加黝黑、粗糙。
新品種試種并不是一帆風順,肥料下多少,留葉多少片,才能讓煙葉質量不打折扣,這都是問題。遇到技術上有疑問,張生貴就會立馬向縣分公司求教,縣分公司來不及回答的,他立馬反映到市公司,就是打破砂鍋也要問到底。
從育苗到移栽,從培土到測量株距,張生貴事必躬親,李保蓮為此常打趣說:“你這么干下去倒省下了兩個請工的錢?!?/p>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張生貴的細心照料以及煙草公司的傾力幫扶下,最終確定了“云煙97”品種適宜在樂安縣種植。在收購結束后,李保蓮算了算賬,除去成本還凈賺4萬多元。
就是這樣一份執著、一份真情,才讓他們的夢想在這片土地上漸漸生根、發芽,直到開花、結果。
一份永不枯竭的真情
鰲溪鎮大馬頭墾殖場石橋寺村小組村民鄧和平此生永遠也忘不了2009年3月24日這一天:當南昌一附醫院送來的胃癌中期診斷書靜靜地擺放在他的床前,這位倔強的漢子終于忍不住掉下了淚。
2009年年初,鄧和平向譚港村信用社借下兩萬八千元的貸款,租下外出務工人員閑置的35畝田,并買下肥料,栽下了煙苗,寄望當年種煙能有好收成,讓他盡快脫貧??上б患埐∏樵\斷書打碎了他的美好夢想,難道他的人生就此畫上句號?
時任鰲溪鎮煙站站長的張生貴趕來看望這位突遭不幸的煙農。
鄧和平緊抓著張生貴的手,淚流滿面:“大哥,我病了,家里無力負擔,煙苗也無人照看。只可憐我妻兒跟著我受苦……”他嗚咽著,說不下去了。張生貴含著淚對他說:“老鄧,你的病會好起來的,辦法會有的,你要堅持,我們都有信心?!?/p>
安慰完鄧和平,張生貴不由得眉頭緊鎖:“有沒有什么辦法能讓鄧和平既治了病又能賺了錢?”張生貴找到潭港村信用社主任,希望能再貸給鄧和平一些錢,作為煙葉生產周轉資金。沒想到,被對方以存在還貸風險為由一口回絕。張生貴咬了咬牙,一拍桌子說:“貸給他。這個錢,他還不了,我還?!?/p>
拿到錢的張生貴趕到鄧和平家中,將貸來的兩萬元塞給了他:“這個錢,你用一萬去治病,另一萬請人照看煙葉……”
一個月后,鄧和平術后從南昌趕回老家,他第一時間趕到了鰲溪煙站,又一次緊緊地握住了張生貴的手:“大哥,真心感謝您和煙草公司給我活下去的勇氣和希望。”
是年,鄧和平種植的35畝煙葉喜獲豐收,不僅還清了4萬多元的貸款,還賺了1.4萬元。
如今,靠種煙蓋上新房的鄧和平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他逢人便說:“張老哥好,煙草公司好,是他們的真情讓我的人生看到希望。”
一場永不止步的逐夢
由于工作需要,2012年11月,張生貴被調到龔坊煙站當站長。
工作地點變了,執著依然,夢想依然。
張生貴有一本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面記錄著走訪煙農的情況。那是他初來龔坊當站長時,為了摸清當地煙農煙葉種植情況而寫的走訪記錄。
站里的煙技員還記得,他這走訪一聊就是一天。有時候趕回煙站都已經過了吃飯時間,只能用開水沖著袋裝方便面糊弄一頓。
而當走訪完所有的煙農后,張生貴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在龔坊鎮爐下村,由于當地不少青壯年都外出打工,留下很多田塊無人打理。而且種煙是項技術活,還要投入。村里的人都不愿種煙,認為種煙這活兒既辛苦又費錢,不如跑運輸錢來得快。
幾百畝田荒廢,怎能讓他不惋惜,怎能讓他不嘆氣?
為了解決田塊無人種的難題,張生貴回憶起他在鰲溪當站長時,許多煙農想種煙而無田。于是他想,為什么不能讓東家的人到西家來種植煙葉?于是,張生貴請來了鰲溪鎮大馬頭墾殖場的種煙能手程發貴,他一口氣租下爐下村一百畝田種植煙葉,準備大顯身手。張生貴解釋說:“程發貴靠種煙發家致富,租下這些田,起個帶頭作用,一來讓爐下村村民看到種煙能致富,二來打算借此請些當地村民幫忙種植,這樣能在爐下村培養一些沒有種煙經驗的煙農,提高這里人的種煙積極性,一舉兩得?!薄皩?#xff0c;還要引進全程機械化,把這里建造成煙葉種植基地,讓煙農種煙更輕松?!闭劦轿磥戆l展,張生貴信心滿滿。
隨著煙葉收購工作的結束,原本可以休息的張生貴依然沒停下腳步,他帶領站里的技術骨干堅持每日走訪煙農,調查煙農明年種植意愿。在程發貴家,程發貴悄悄拉著張生貴說:“老哥,今年收購結束我算了筆賬,除去育苗、肥料、人工等投入,這一百畝煙田賺了近二十萬嘞!”
賺了錢的煙農們樂開了花,紛紛表示來年還要堅持種煙、種好煙。見著大伙兒對未來充滿希望和熱情,張生貴也忍不住熱淚盈眶,這是大伙兒的夢,是咱們自己的脫貧夢,致富夢。
筆者獲悉,在2013年樂安縣煙葉工作會議前夕,張生貴被提名為縣級優秀煙技員,之前他已經七次獲得了這個獎項。但在他看來,為煙農謀發展,讓村子富起來才是自己真正的目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