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2013年,湖南省瀘溪縣白羊溪鄉按照縣委“產業富民”的工作要求,調整產業結構,全面推進烤煙生產工作,加快白羊溪鄉脫貧致富的步伐。
烤煙在白羊溪鄉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對于白羊溪鄉百姓來說,他們只知道椪柑產業,不知道煙葉產業。前兩年的煙葉生產才只是停留在幾十畝的面積上,并沒有起到實效及推廣的作用,干部群眾只要談煙就色變,500畝的煙葉種植任務顯得十分“壓頭”。為打開局面,鄉黨委政府一方面加大對煙農的優惠扶持政策,另一方面開展村干部帶頭示范烤煙種植的思想動員工作。“政治煙”“任務煙”在村干部心里應運而生,排口村主任楊衛國就是其中之一。
2013年2月,楊衛國落實11畝烤煙種植面積。同時,通過幾次與煙草技術員、分管煙葉的領導交流座談后,他的思想發生了轉變,自己說道:“我從無到有,率先在村里搞起椪柑,自己開發面積80畝,全村現在70%的群眾都有椪柑,但由于就近幾年的市場不景氣,一直是虧的。窮則思變,作為個人希望通過種植烤煙來賺錢,作為村主任我有責任帶領村民開發新的產業脫貧致富,今年我帶頭種。”思想的轉變落實在實際行動上,“政治煙”變為“責任煙”,“任務煙”變為“賺錢煙”。
首先,按照煙草技術員的要求,選好田。一是向陽采光;二是土質蓬松地腳深;三是成片種要集中。
其次,積極參加培訓,認真學習培訓資料。翻耕起垅嚴格按照要求搞,多次請技術員現場示范,以技術員的標準落實到每一塊煙田,做到垅高溝深。
第三,選苗配肥,精耕細作,步步到位。煙苗移栽時,做到移栽一株成活一株,盡力做到少補苗;配肥時,嚴格對照標準施肥,聽從技術員的指導;中后期,揭膜、除草、打頂、抹芽,總結一個字“勤”。
最后,烘烤時,一是嚴格對照烘烤流程不亂搞,二是仔細觀察多咨詢不亂來,三是總結經驗學技術,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通過幾房煙出來以后,楊衛國基本上掌握了散間烤房的烘烤技術。
9月,楊衛國將自己11畝煙全部繳完,總計繳煙3995斤,得到煙款50561元,加上補差和政策補貼,存利潤45000元,同時每畝產量達363.2斤,全縣排名第三。
楊衛國自己開玩笑道:“我這個探花煙農是政府給逼出來。”通過2013年的烤煙種植,楊衛國不僅賺到了錢,還在排口村掀起了烤煙種植熱潮,許多群眾登門咨詢。用自己的辛勤勞動成果和實實在在的數字帶動了烤煙產業的發展,為農村群眾脫貧致富找到了新路子。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