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草在線摘自《中國煙草》
??? 世界上最長的距離,是“知道”與“做到”的距離。
????——題記
??? “韋師傅,您在一線工作18年,還有啥奔頭啊?還是那么拼命工作,圖個啥呀?”新員工覃文雷不解地問。
??? “一線工作怎就沒有奔頭了?我不是看到奔頭才堅持,而是堅持才看到奔頭。當你把工作變成自己的喜好時,就不覺得苦了。”廣西中煙柳州卷煙廠制絲車間修理工韋斌幽默地反問。
??? “韋師傅,您對設備改進咋有那么多新奇的點子,我們怎么總是想不到呢?”修理組“新兵”梁明輝一邊撓著頭,一邊問道。
???? 韋斌微笑著“支招”:“設備改進說難也不算太難,看你愛不愛動腦子。別人沒有想到的,你想到了,就往前走了一步。”
??? 這2012年廣西中煙柳州卷煙廠制絲車間“勞模與你話奮斗”青年員工分享會的一幕給人清晰地勾勒出了一個專注維修的粗線條韋斌。
??? “從小就愛玩螺絲刀”
??? 奇峰隱隱,竹林婆娑,老者垂釣,牧童放牛,青山茅屋,綠水竹排。此地不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而是廣西河池市東江小鎮。
??? 專注于設備維護的韋斌
??? 由于得天獨厚的封閉地理環境,“備戰備荒為人民”的三線建設者便將一座現代化棉紡織廠選址于此。幼年的韋斌跟隨身為棉紡廠職工的父母生活在這里。
??? 貪玩,是天下所有孩子的天性,韋斌也不例外。同齡人有的喜歡上山掏鳥蛋,有的樂于入塘抓泥鰍,還有的嗜好下河逮魚,但韋斌與一般孩子不同的是,他喜歡拆卸身邊的東西。
??? “他呀,從小就愛玩螺絲刀。家里很多玩具都給他弄得‘缺胳膊少腿的’。”母親韋金輝“訴苦”道。
??? 每當在后紡車間當維修工的父親韋漢倫下班回家,脫下身上的工具包坐在椅子上時,“機智”的韋斌總是湊上前來,用胖乎乎的小手給父親的肩膀揉一揉。不一會兒,父親鼾聲大作。此時,韋斌輕手輕腳地將工具包打開,取出一把螺絲刀,跑到房間里拿著玩具擺弄起來。
??? 有一次,家里的小鬧鐘突然停止運轉了。“試一試把它‘開膛破肚’。”韋斌心生一計。“丁零哐當”好大一陣子,才把鬧鐘的病根給找到了,原來是擒縱輪上下位置松動。接著調整擒縱輪至合適的位置,然后把零件按部就班地組裝好。終于,鬧鐘又“嘀嗒嘀嗒”地開始“上班”了。剎那間,韋斌的心里樂開了花。
??? 誰也想不到這個“螺絲刀”的愛好竟一直伴隨著他成長。多年以后,他因一分之差落榜于廣西區屬重點高中——河池高中,在進入廣西機械工業學校學習時,望著父親那把沾滿油污的螺絲刀,毅然選擇機械制造專業作為畢生的追求。
??? 從“怪人”到“修理達人”
??? 1995年7月,韋斌榮獲廣西機械工業學校的“優秀畢業生”稱號。按學校規定,韋斌可以在7家實力不俗的廣西國有龍頭企業之間抉擇。最終,孝順的韋斌選擇了離家最近的柳州卷煙廠。
??? 韋斌在觀察監測設備的運行狀態
??? 初入制絲車間,韋斌就收獲了“怪人”的綽號。原來,他每天穿梭在葉片工段上百臺設備之間,像著魔一樣觀察設備運行狀態,時時刻刻都在琢磨著如何提升自己的崗位操作水平。對于韋斌的“怪模怪樣”,家里人卻早已“見怪不怪”。妻子覃宇曦坦言:“他下班回來的臉色要是有點發呆,那基本上就是有什么活兒沒干明白,回家得繼續琢磨。”就這樣,短短不到半年時間,韋斌由一名崗位操作工轉變為一名跟班修理工。
??? 來到修理組不久,韋斌又收獲了“三混沌”的綽號。這是他師傅馮國斌首先提出來的。首先類別混沌,馮師傅帶著他辨識扳手,沒過幾天,韋斌依然將開口扳手誤認為是梅花扳手;其次型號混沌,在搶修振槽簧板時,把螺母的規格13毫米當成是14毫米,結果拆不下來,最后竟然端來了鋸子,讓急忙趕來的馮師傅哭笑不得;最后方法混沌,每次打鏨子,韋斌都有些發憷,因為左手就時常不小心被右手握著的鐵錘砸得青一塊紫一塊的。
??? 然而,韋斌卻沒有打退堂鼓。從扛工件的活兒開始,從遞扳手的小事起步,“那時做不了修理,只能配合。”看到哪位師傅累了,他就主動請纓,讓師傅歇會兒,自己干,爭取上手的機會。“師傅讓我沒事多學學,別只是熬日子,我就記住了。”此后,生產間隙的修理組休息室少了一個人,生產現場多了韋斌的身影。
??? 正是靠著這股不服輸的勁兒,韋斌脫穎而出。從一名普通的車間維修工迅速成長為一名技術過硬、能熟練修理多種設備的“維修達人”。2012年,韋斌獲得高級技師職稱,成為制絲車間最年輕的高級技師;同年,韋斌奪得第十屆全國煙草行業職業技能競賽SQ317機型第二名。
??? “越是沒干過的活我越要上!”
??? 在車間里,韋斌愛鉆研維修理論知識更是出了名的。數十本機械維修類書籍跟著他經歷了數次搬家,沒落下一本。在書本上遇到搞不懂的知識,他就會去問師傅和公司專業的工程師。
??? M32垂直升降機的紙箱煙常常“跑出”升降鋁托盤,并且向下砸落,造成設備停機。焦急的他多方打聽并咨詢有經驗的老師傅,而他們都說目前還沒有找到好辦法。韋斌暗下決心:“越是沒干過的活我越要上!”
??? 當時兒子還不滿1歲,經常晚上啼哭,妻子在臥室里哄著兒子,韋斌就在廚房里看書學習,有些問題經常要琢磨到凌晨一兩點鐘。通過大量翻閱各類的《機械設計實用手冊》,他從書中的鉸鏈四桿機構找到靈感,利用導向桿“引導平正”作用下可使歪斜紙箱煙擺正位置,從而避免紙箱煙在該位置發生歪斜。在設計中,他巧妙將螺旋機構的承載力強與四桿機構的構造簡單優點相結合,并繪制出了多工位紙箱導向設計安裝結構圖。
??? 經過緊張的安裝調試,韋斌終于馴服了“調皮”的紙箱煙,使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大大降低了高架庫操作工的勞動強度。
??? 18年來,他設計制造了21套高效便捷的專用維修保養工具,完成了100多項技術革新,解決了200多個技術難題,成為了大家公認的高手和能人。
??? 在青年員工分享會結束的時候,新員工李宏感慨地說:“一開始以為是報告會,就想來混混時間。結果整場分享會都沒空把手機拿出來,現在我明白了世界上最長的距離,是‘知道’與‘做到’的距離。我為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一生做好一件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