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周家寨村是貴州畢節市納雍縣煙草分公司龍場基地單元工作站所屬的一個優質烤煙生產示范基地,2014年全村種植烤煙2075畝。每天清晨,除了在這片土地上辛勤勞作的煙農之外,過往的行人不時見到一位騎著摩托車,粗著大嗓門的“催工員”,時而催促這戶煙農加快起壟進度,時而指導那戶煙農提高蓋膜質量,忙得灰頭土臉,不亦樂乎——他就是負責周家寨村烤煙生產的的技術員熊朝舉。
提起熊朝舉,不但在龍場單元內小有名氣,他還是縣內大名鼎鼎的“紅人”。他獲得過一個個驕人的榮譽,他的頭上閃爍著一道道耀眼的光環。他被煙農稱之為土專家,被員工稱之為“活寶”。
熊朝舉與煙草結緣始于2002年,自被龍場煙葉站聘為烤煙生產技術員起,從此每天說的是煙話,吃的是煙飯,做的是煙活。熊朝舉文化不高,但勤學好問,吃苦耐勞,善于總結,加上一張能說會道的嘴,自然將工作做得有聲有色,深得煙農和同事的認可。他善于把烤煙生產環節中的農事操作編成“順口溜”,幽默風趣又易被煙農接受。“栽煙不蓋膜,烤來是糊殼”,“打頂不抹叉,搞頭也不大”等結合實際的話語他能信手拈來。他的順口溜還體現在從反面批駁一些不切實際的操作及工藝。例如:“如今出些假專家,自以讀書得精華,電腦上面起煙壟,網絡之中話煙花,說起理論一套套,內行聽了笑掉牙……”等等。
熊朝舉雖然一身“土氣”,但憑著吃苦耐勞、勤學好問的精神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成為煙葉生產的行家里手,經常受到公司領導的夸獎。近年來,他被推薦到大方縣、威寧縣等地參加全市的烤煙散葉烘烤比武,他代表的納雍隊獲得了第一名的驕人成績,從此在全市同行中他名聲大振,成為名副其實的“土專家”。2013年,熊朝舉憑著豐富的種煙知識結合幽默風趣的“順口溜”演講形式,經過多輪角逐,過關斬將,順利進入“縣級農民講師”隊伍,經常在市、縣組織部門的組織下,巡回于畢節市的一些縣鄉烤煙種植基地對煙農進行演講,宣傳納雍當家品種“畢納一號”的種植技術。此外,熊朝舉的事跡還被電視媒體進行報到,并被《當代貴州》以《與煙結緣——熊朝舉》為題進行收錄。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