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一個倔強的背影,黝黑的皮膚,有力的步伐,壓得低低的草帽,在煙田里駐足四望,眼神里滿是關心與熱愛……
這就是我們的站長,平日里最真實的寫照。陳永林同志于1984年加入云南楚雄州煙草公司永仁分公司,他一干就是28個春秋。當時他與其他同齡人一樣,懷著對煙草事業的熱愛,跨進了煙草行業的大門,從公司的第一天起,他就立志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煙草人。28年來,他能模范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立足崗位、奮發進取,開拓創新,勇于奉獻,無論在何種崗位,從事何種工作,他都是干一行愛一行。他就是按照這一目標走來的,從一名普通的煙葉站職工成長為一名屢建功勛、屢創佳績的優秀煙葉站站長。他懷著為煙草事業蓬勃發展而貢獻自己才華的信念,憑著一股“拼、鉆”勁,在日積月累的摸索和學習過程中,一心撲在工作上,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各項工作想在前、干在前,充分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突出的業績、勤政務實的工作作風也得到了領導的充分肯定,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先進個人,發揮出了公司中層干部的中流砥柱作用,為我鎮現代煙草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用勤勞與汗水詮釋了“利國惠民 至愛大成”的公司文化。現在已過不惑之年他,不顧身體安危,仍然戰斗在基層第一線,真正詮釋了那句經典的名言“老兵不會死 只是悄然隱去”。
甘于奉獻,忘我工作的抗旱先鋒。
該同志忠于職守,愛崗敬業,不畏艱難,腳踏實地,甘于奉獻,時刻不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十多年工作期間,都能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不計名利得失,服從安排,顧全大局,并出色地完成組織交給各項任務。
2007年底,他服從公司安排,從離縣城近條件好的猛虎站,調到現在的中和站工作,那一年中和全鎮的烤煙產量為26萬公斤,短短五年的時間,產量一躍上升到72萬公斤,其中付出的努力和汗水除了他自己,沒人能體會。
2008年以來持續四年的干旱。旱情發生時,他總是心系旱區栽煙群眾,并堅守第一線和旱區群眾一起奮戰,由于受災面廣,受災程度深,他接受牽頭任務后,帶領全站生產技術人員,白天走村竄戶、到抗旱救災第一線指導抗旱救災工作,每天晚上堅持召集各抗旱工作組負責人進行旱情會商,研究解決抗旱工作中的問題,布置第二天的抗旱救災工作。并親自多次實地視察災情,積極發動各方力量拉開了全鎮尋找水源抗旱運水的熱潮,以2012年為例抗旱保苗及移栽工作從4月8日到5月5日,共抗旱移栽面積近2500畝。面對大面積的抗旱保苗及移栽工作他運籌帷幄科學整合充分利用好了縣公司共投入的抗旱物資和資金20多萬元,解決了抗旱引水、抗旱抽水、抗旱掏沙窩、抗旱馱水、抗旱運水困難,為保苗和移栽提供了保障。從他普里電站運水到支那,從中和大花橋運水到他的苴,從進化小河橋運水至上下立戈,出動運水車50多輛,從縣城和當地組成專業運水隊就有三輛,運水保苗移栽時間達20多天,他和他的團隊,經常好多天吃住在運水的車上,抗旱工作極為艱苦。運水的每一里崎嶇山路都灑下過他的汗水和都留過他的運水車的深深的車輪印記。連續高強度的抗旱救災,陳永林同志的抗旱斗志、吃苦耐勞精神感染了身邊的每個人。在他的帶領下,中和煙站全體干部職工每天早出晚歸,放棄了每個休假日,全身心投入到抗旱救災工作中。他的所作所為,也深深感動了當地的群眾,讓大家同心同德,共度難關,通過干部職工和廣大群眾的日夜的奮戰,終于按節令順利完成了抗旱移栽工作。在那樣艱苦的抗旱日子里,陳永林同志是一個優秀的抗旱指揮員、稱職的煙葉收購站站長、人民擁護的好公仆。
創新思路、業績突出。
該同志在二十幾年的煙草行業工作中,能根據上級領導交辦的工作,創新工作思路,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同樣一個任務,落在他手里,他總能想法提高工作效率,比別人較早地完成。該同志“學于煙草,則用于煙草”,他和同事們一道經常進村入戶,搞科學種植、病蟲害知識宣傳、分級扎把現場培訓、指導煙農做好干旱之年的烤煙生產等,積極做干旱之年烤煙生產的技術措施和技術咨詢。對百姓不予理解的政策,他總是耐心地講解;對提質增效的技術知識,他總是手把手地教,直到教會、教懂為止使煙農達到會種煙、會管煙、會賣煙,讓我鎮種煙農戶和種煙面積日趨穩定。每次和他去下鄉,總是引來滿村農戶的爭相邀請,這家要去坐坐,那家要去吃飯,這家要給幾個雞蛋,那家要捎上些蔬菜,村民們總是說:“我們的新房、冰箱、電視都是站長帶著我們掙來的。”站長總是樸實的笑笑,婉言謝絕。在他負責的鄉鎮,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穩步推進,烤煙生產工作有序開展,每年各項生產指標的考核均列全縣先列。
言傳身教 激勵下一代。
關心職工,團結同志,無論是在工作、生活還是學習中,都能以身作則,為同事作出了表率。能做到辦事不推諉,遇難不回避,做到不貪不占,不損害集體利益,清正廉潔。他不僅是一名技藝高超的生產能手,也是位熱心“傳、幫、帶”的好師傅,他所帶的年輕員工、科技助理、新分配來的大學生,生產技術均穩步提高,公司半數中層干部都出自于中和煙葉站,在公司總是笑談:“中和煙葉站是永仁縣公司的大學生培訓基地”。班組管理是公司的一面旗幟,在陳永林同志的帶領下,中和煙葉站涌現了一大批敬崗、愛崗、肯專、肯學的優秀員工,站長總對我們說:“中和能擁有今天的成績不容易啊,大家都說你們年輕人都在基層在不住,可我希望你們能留下來,多干幾年現在煙草基層隊伍的發展需要你們這樣的年輕人。”殷切的希望溢于言表,背后也蘊藏著對中和這片土地的熱愛與關切,也深深感染了我們每一位年輕人。
要想干出一番事業,總要付出過人的心血和汗水,陳永林同志憑著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和敬業精神,以他的行動在中和煙葉站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體現了的人生價值,展示了新世紀職業煙草人的勃勃生機和嶄新風貌,無怨無悔的把的青春、智慧和力量獻給了煙草事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