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這個閨女不錯!”
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縣播樂鄉,一說起“張玉瓊”的名字,村民們沒有不豎大拇指的。
1993年參加工作,張玉瓊現在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播樂煙葉站黨支部書記,同時兼任沙高煙葉收購點點長。
?
張玉瓊(左一)看望慰問患類風濕病多年的村民
在播樂鄉,張玉瓊有一個特別的外號——“包子點長”,說起來還有一個典故。
在煙葉生產和日常生活中,但凡知道有群眾參加的集體活動,不論是鄉政府組織群眾栽環鄉巡道樹、村委會召開老黨員座談會,還是群眾育苗、栽煙、烤煙,張玉瓊都會主動購買些包子、水果等前去看望慰問。鄉上包子店的包子經常被她一個人全買了,群眾吃過她購買的包子實在太多了,就送了她一個外號“包子點長”。
然而,讓群眾記憶更為深刻的還是張玉瓊數十年如一日,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的感人事跡和高尚情懷。在播樂鄉,張玉瓊雪中送炭、扶貧助困的故事比比皆是。
“我女兒去年考上蘭州大學,我是又高興又焦慮。高興的是女兒終于出息了,可憂心的是他父親治癌癥時借的幾萬元還沒還呢?這學費上哪籌去?就在我心急如焚的時候,張點長為我送來了3000元錢,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讓我女兒順利讀上了大學!”沙石嶺村煙農楊連平說。
“今年春節,女兒放寒假回來,張玉瓊又送來了2000元。她還說,將會一直資助我女兒,直到大學畢業,我真是不知道怎么感謝她!”楊連平眼里滿是感激的淚水。
“我妻子患病好幾年了,沒有勞動能力,我家都好多年沒有栽煙了,就靠種幾畝玉米、養頭豬維持生活。不種煙,我們就沒有經濟來源,咋生活啊?家里還有兩個娃娃正在讀書,急需用錢,這日子真苦!張點長從電視上知道我家的困難情況后,在春節時為我送來了米和油,還給了娃娃200元錢。前幾天開學時,又給了我娃娃600元。”村民胡小連說。
“我家里勞動力少,兒子到外地打工了,就我們老兩口在家干農活、帶孩子,農忙栽煙的時候根本忙不過來。去年4月份,我帶著小孫女到地里栽煙,張點長又是幫我拉水、又是幫我領著孩子,有幾次還帶些水果糖等點心給孩子吃,比我自己都細心。”村民蔣云花說。
……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每年,張玉瓊都要從自己不多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資助貧困家庭孩子上學、貧困家庭農業生產、孤殘老人就醫,至今已累計資助10余萬元。幾年來,她已經聯系幫扶困難群眾8戶,幫扶4名大學生完成學業,目前還在幫扶1名大學生、1名高中生和1名小學生。平時,她總會自費購買化肥、地膜等生產物資幫扶缺勞動力、經濟困難和有殘疾的煙農群眾上百戶。在孤寡老人生活困難時,她自己購買慰問品上門看望;在老黨員開展活動時,她支付活動經費;在下鄉的路上,見到衣衫襤褸的孩子和老人,她也會掏10塊或者是20塊的錢幫助孩子和老人……
“在煙葉工作各個環節中,張玉瓊堅持服務著煙農和困難群眾,只要她聽到或遇到有困難的群眾,就主動幫助他們,從不計較個人成本、從不計較個人的付出,總是善待煙農、善待群眾,在工作生活中與煙農打成一片,真正地融入到了群眾這個大家庭,群眾對她特別信任,都把她當做自己的好閨女。”播樂鄉人大主席蔣正云說。
幫助煙農群眾,從不嫌臟、從不叫累,始終如一堅守著。待煙農如父母兄妹,關心他們、愛護他們、體貼他們,在平凡中演繹著煙草人的責任與大愛。在群眾心中,張玉瓊早已經不只是煙葉收購點的點長,她更是充滿愛心的好閨女,是樂于助人的好大姐,是雪中送炭的“活雷鋒”。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