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草在線據《河南日報》報道 矢志報國,海外學成毅然回國;結緣煙草,傾力打造民族品牌。他,就是中國煙草科技工作的奠基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朱尊權。
一心報國,心系民生
朱尊權出生于1919年,祖籍湖北省襄陽市。1937年到1941年,朱尊權在中央大學農學院農藝系學習。1947年,他遠赴美國肯塔基大學農學院,跟隨當時煙草學術界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魏祿教授深造。新中國成立后,朱尊權歷盡艱險于1950年回國。此后的60多年里,朱尊權的名字始終與中國煙草科研工作緊緊聯系在一起。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由于煙葉收購價格較高,不少農民樂意種植煙草以改善生活,朱尊權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這方面的研究上。1958年,朱尊權隨研究所由上海遷往鄭州,他帶領同事吃住在許昌襄城縣喬莊村,總結出“五勻、三一致”的煙葉栽培技術,指導河南省和湖北恩施、浙江新昌等地的煙草生產,很快在全國推廣開來,推動了煙草農業走向優質豐產,幫助農民增加產量、改善生活。
醉心科研,成果豐碩
1950年,朱尊權和同事接受了研制中國最好卷煙的任務。承擔了配方工作后,朱尊權便一頭扎進煙葉倉庫中,不停地品味和比較不同煙葉的氣味特征,最終配出了新中國第一個高級卷煙品牌——“中華”。經幾代煙草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中華”煙贏得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
以煙草農業領域的研究為基礎,朱尊權在煙草工業、化學研究等領域都多有建樹。他提出了烤煙的三種香型理論,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卷煙配方工作的一個基本指導原則。他綜合考慮社會控煙的整體要求,主持研制出全國第一個低焦油卷煙產品:“821”牌卷煙;他提出“減害降焦”這一原則,成為煙草行業科技工作的指導方針。
此外,他還開展煙葉人工發酵工作,解決了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各卷煙廠醇化煙葉緊缺的問題,形成了一套中國特有的卷煙工藝技術。他組織制定了16級烤煙標準,統一了全國煙葉分級標準。1997年,朱尊權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淡泊名利,無私奉獻
“朱老身上有一種老一輩科學家特有的胸懷寬廣、淡泊名利的精神。”朱尊權所在單位負責人閆亞明說。
幾十年來,每當國家遇到災情和困難時,朱尊權和夫人不管單位是否組織捐款,都會慷慨解囊,而他們自己的生活卻十分簡樸。直到前幾年,他們住的還是1984年單位分配的房子,而且沒有任何裝修,家具、電器也十分簡單。
鮮花欲淚,百葉垂思,在7月22日舉行的遺體告別儀式上,朱尊權院士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回憶起與朱老生前相伴的一個個瞬間。
“朱老給了我很多科研項目上的支持和指導,看著我一步步從小青年成長為高級工程師。現在他主持的最后一個科研項目馬上就要驗收了,他卻走了……”鄭州煙草研究院高工蔡憲杰噙著眼淚說,“朱老探索真理的科學精神,始終鞭策著我們。他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