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右江日報》報道 廣西百色德保縣敬德鎮出了一個“種煙10萬元戶”,一年種煙收入10多萬元。近日,筆者慕名來到該鎮暮洞村根梅屯,找到了這位10萬元戶的許先聰,他正揮汗如雨,翻挖煙地,為今年種煙做好準備。2012年,他種植烤煙30畝,收入13.5萬元,成為敬德鎮聞名遐邇的種煙大戶。
“2012年的烤煙收入算起來有13萬多,我種煙10多年了,去年的收入還不是最多的。”說起2012年的種煙收入,許先聰說:“稻谷也算豐收,再加上養的幾頭肥豬,收入不算少了。現在房屋已經裝修好了,電視機、洗衣機等電器樣樣齊全,已經買了1輛摩托車,今年還想買臺拖拉機。”
“打工?掙不了幾個錢,倒是吃了不少苦。”說到打工,許先聰因為書讀得少,也沒有技術,在外面也只能做一些重活,每年也攢不了多少錢。他總覺得家里外邊兩頭跑、兩頭掙“小錢”畢竟不是長遠之計,因此,他總是在千方百計打聽致富的路子。當他得知烤煙政策惠民,種煙利潤可觀,而且還能照顧家里時,就想回家種煙了。
“說做就做,1997年我就回來,栽了5畝6000來株,只是那時候沒有什么技術,完全是一個門外漢,辛苦大半年,到頭只換來了3800多元。”許先聰一陣感嘆,“本想靠著種煙發家致富,誰曾想是這么一個結果。”許先聰坦言,正是這一年使他意識到種植、管理、技術的重要性。
“同是5畝煙,為什么別人能收入7000多元,而我只能收入3800元呢?”為了提高種煙技術,許先聰通過各個渠道找來一些烤煙種植技術的資料學習,第二年又試種了5畝,沒想到卻又受損于雨水過多、加上施肥不知“輕重”,烤煙大面積死亡,一樣失敗。
教訓是慘痛的,認識是深刻的。許先聰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技術的重要性。于是,他開始了“瘋狂”地學習,向科技種煙的書籍學、向老煙農學。他說:“我這個人就是有一股狠勁。那段時間,我感覺到知識的重要,還經常跑到煙站去請教種煙技員。”
經過學習,許先聰決定嘗試用覆蓋地膜的種植辦法,因為技術掌握不到位,第一次嘗試還是失敗了,正當他困惑之際,鎮政府組織煙農去外地參觀烤煙基地,他申請到了機會。這次參觀讓他眼界大開,堅定了他“膜下試種”的決心。
在許先聰的不懈努力下,他種的每畝煙葉產量由90多公斤提高到了200多公斤。這些年來,他已積累了豐富的種煙經驗,種煙面積也逐年增加,5畝、10畝、20畝、30畝,烤煙棚也增加到了3個,2011年底還新建了1座五連體密集式烤房。與此同時,烤煙收入也在攀升,2012年,他30畝烤煙的純收入突破了10萬元,在暮洞村首屈一指。“今年我再擴大一點規模,種植35畝。”許先聰充滿信心。
據了解,暮洞村將被規劃為敬德鎮現代煙草農業綜合示范區的核心區,這對許先聰來說,又是一個新的機遇和挑戰。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