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七星關消息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在七星關區林口煙葉站,有一位五十九歲的煙葉技術人員,不服老,不認輸,敢于和年輕人在工作上較勁,堅持站好最后一崗,他就是已經兩鬢斑白的邵國輝。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林口煙葉站,有一位煙農信得過的親人,有一個員工們離不開的兄長,他常年奔波在林口煙區的田間地頭,宣傳煙草政策,與煙農促膝交談,手把手幫助指導煙葉種植。在市局(公司)的職工運動會上,他代表林口煙葉站,生龍活虎地跳躍在籃球場上,大家都說:“林口煙葉站那個白發老者,籃球打得可厲害了!”用他的話說:“別看我快六十了,一天能翻幾座大山,走訪幾個村子,打上兩場籃球,我渾身都有使不完的力氣呢!”不服老的老邵,成為林口煙葉站發展煙葉生產的一把好手!為年輕的員工們樹立了榜樣。
老邵記得,從林口煙葉站建站至今,他已在煙葉技術員的崗位上整整干了二十七年,先后任過點長、大組長、倉管員。不管在哪個崗位,老邵總是兢兢業業,扎扎實實地干好本職工作,林口的青山綠水記錄下了他永不停歇的足跡,煙農們忘不了老邵一次次來到他們煙田的身影。二十七年間,老邵獲得過無數的榮譽,可在榮譽面前,老邵又是如此的淡定。2012年林口煙葉站特意給老邵頒發了特殊貢獻獎,可老邵卻謙讓了好幾次,在站領導的堅持下才勉強接受。用他的話說:“榮譽應該給年輕人,因為煙草的明天更需要他們的努力,對我來說,盡最大的努力站好最后一崗,給年輕的同志帶好頭,作個表率,我就心滿意足了?!?/p>
老同志以身作則的言行,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感動著林口煙葉站的每一位員工。面對三年的自然災害和外出打工熱潮帶來的影響,加之老邵所跑的片區又剛好是廈蓉高速的必經路段,民工十分短缺,類似條件下的煙區,工作難以推進,有的同志有畏難情緒,想打退堂鼓,找站領導訴苦!要求換崗位換地方,一時間,林口煙站發展生產的工作舉步維艱。按理說,五十九歲的老邵年底就要退休了,可以放松放松了,完全可以要求調整一下崗位,可老邵在困難面前不退縮,毅然要求堅守在煙葉生產的第一線,依然每個清晨第一個出門,最后一個回到站里,唯一變動的是密密麻麻的筆記本上,更新著每天的生產數據,老邵看著落實土地面積的指標天天都有增長,心里樂開了花。
面對煙站整體推進緩慢,種植煙葉土地面積無法落實的困境,站領導決定輪流跟班老邵,取經學習老邵落實土地面積的絕招。幾天下來,其實老邵也沒啥妙招,就是老老實實做事,他真正按區局(分公司)的安排部署去抓落實,真正按照圍繞煙地找烤房,圍繞烤房找煙地的要求去開展工作。林光村瓦廠組、彎子組是種植煙葉的老煙區,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已有多年未種植煙葉,但這兩個組大多數煙農的烤房設施保持得比較好。老邵抓住這兩個組的煙農種煙有基礎,烤房設施相對較好的條件,利用春節前返鄉的熱潮,動員了十余戶新煙戶,簽定種植面積120畝,確保了2013年站分解計劃的完成。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目前在土地翻犁、有氧發酵、起壟上廂、覆膜等生產環節,老邵均走在了全站的前列。各種農機具的使用修理對老邵來說也是手到擒來,老邵也是林口煙葉站最早使用微耕機起壟的生產人員,對全站推廣微耕機起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