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常德消息 楊國平,常德卷煙廠卷包乙班的電氣維修工。和他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慢”是他的風格,如果用一種動物形容他,“蝸牛”最貼切了。但是他的“慢”卻又與眾不同:在生活中,他能“慢”出樂趣;在工作中,他能“慢”出效率。他的“慢”時刻散發出一股強大的正能量。
“慢”出生活中的歡聲笑語
筆者第一次見到楊國平就因為他的“慢”而對他印象深刻。2010年廠里舉辦“陽光芙蓉”運動會,有一個趣味比賽項目叫“快樂的大腳板”,一名隊員的右腳和另一名隊員的左腳用繩子綁在一起,這樣依次排開組成一個30人的“大腳板”,一起前進。
訓練的時候楊國平站在筆者左邊,他的右腳和我的左腳綁在一起,大家一起喊著“一二一二”的口號向前沖,不知為什么他總要比大隊伍慢半拍,每次到達終點的時候都會把筆者扯住,摔一個“狗吃屎”。筆者納悶是不是走得太快了,旁邊一同事解釋到,“不是你的問題,他“慢”出名了,以后在工作上你會“見”識到的”。說罷,大家哈哈大笑起來。第一次見識到楊國平的“慢”,給我們帶來的是歡笑。
“慢”出“雷厲風行”的工作態度
“慢”充斥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他說話幾乎一個調,無平仄,除了一股濃厚的石門腔調,而且他的語速慢得可以讓人睡著,也許正因如此,他一般不多言,特別是對于工作中的“求救”電話。
對話一:
“什么情況”
“10號包裝機噴碼機打煙,好像是……”
“好”
對話二
“在修車”
“……”
機臺操作人員給楊國平打電話都“養成”了不羅嗦的習慣,因為基本上他就只會做單音節字的回復,“什么情況”應該算是他電話中字數最多的話。在工作中,他的“慢”讓我們感受到的是“雷厲風行”的工作態度。
“慢”出高效率的工作方式
機電維修工要經常穿梭于車間機臺間,現在車間機臺越來越多,走個來回也挺考驗腳力,加上“操作工一個電話,馬上就要到位”的維修隊伍素質,讓“慢”出名了的楊國平傷腦筋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他也有自己的解決之法。因為知道自己動作比較慢,別的維修人員上班穿牛仔褲和皮鞋,他上班就清一色的李寧安踏運動系列,果然,他“慢慢的”跟上節奏了。
運動服在客觀上解決了“慢”這個問題,但是思維上的“慢”卻不那么好“解決”。楊國平修理機器故障的準備時間總是最久的,有的時候一個電話打過去幾分鐘才能到,操作工們有時候會抱怨“怎么這么慢”。其實啊,楊國平是在問清楚故障情況后,針對這個故障準備好相關的電氣書、萬能表、電工專用小起子、或者是要更換的電器件。他總是準備妥貼再去修車,能不“慢”嗎?但是,也就在別的修理人員往返于機臺與電工房之間“找這找那、拿這拿那”的時候,他“慢慢的”、順暢的把故障解決了,可謂,磨刀不誤砍柴工。也正因如此,班里的操作工們再也沒有人抱怨他“慢”了。他的“慢”讓我們體會到“慢”的智慧是一種高效率的工作方式。
工作之余,楊國平有一些修生養性的愛好,比如攝影、釣魚。也許是這些愛好“打造”了他的“慢”性格,又或者,是他的“慢”性格讓他愛上這些修身養性的愛好。一次對話,他說:“現在我感覺沒有什么事能讓我特別歡喜。”我馬上問:“為什么?”他接著慢悠悠地說:“也沒有什么事讓我特別不歡喜。”頓時,筆者語塞。果然,“慢”是他的style。
在現在這個“快”時代中,“慢”似乎成了人們望塵莫及的一種追求。楊國平堅持著自己的這股“慢”勁兒,切切實實的在工作和生活激起了一股強大的正能量。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