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摘自國家局網站 17年堅守崗位,17年矢志不渝,17年追逐夢想……他就是山東青島黃島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煙技員邰振益。17年的時間,邰振益從當年剛參加工作時的“小邰”變成了現在的“老邰”,從一個對煙葉技術一竅不通的門外漢變成行家里手,從當年的小學徒變成了現在的老師傅……這一系列角色的轉換,記錄著他的成長歷程。他常說:“我的青春在煙草,我的事業在煙草,我的夢想也必將在煙草實現。”
在進入黃島區局(分公司)工作以前,邰振益在當地一家公司做統計員。來到煙草公司后,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工作,他感到有些迷茫。他回憶說:“剛當煙技員那會兒,常常晚上七八點鐘才能回家,因為對煙葉技術、煙田位置和煙農情況不熟悉,別人一個小時能完成的工作,我卻需要兩三個小時。”除此之外,他還要花大量時間去學習煙葉各方面的技術知識,向前輩們請教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一遍又一遍地跑煙田。即便如此,他從沒喊過苦、怕過累,因為他不想給集體拖后腿。
從事過煙葉工作的人大多有這樣一個共識:由于煙葉工作的專業性和技術性,要培養出一個好的煙技員,最少也得3年時間甚至更久。邰振益卻憑借不懈努力,把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得到了同事、煙農的一致認可,在工作的第二年便被評為“年度先進工作者”,成為當時青年職工的榜樣。
如今,邰振益已人近中年,可他對待學習和工作的那種勤奮、刻苦、認真、負責的態度卻和年輕時一樣。
在今年的煙葉移栽初期,黃島區局(分公司)引進了井窖式移栽技術,邰振益等幾位技術過硬的煙技員任技術推廣。從接到任務那天起,邰振益便下定決心交上一份滿意答卷。為了把這項新技術學會、學透,他充分利用閑暇時間認真學習《井窖式移栽技術指導書》,書中的技術要點、井窖制作方法等重點內容背得滾瓜爛熟。他還在自己轄區選了幾片試點煙田,一邊向煙農講解技術,一邊制作井窖、栽下煙苗。在一天工作結束后記錄下新技術運用中遇到的難點和問題,第二天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
邰振益常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自己真正掌握了這項技術,才有資格和能力去指導煙農。”在技術推廣期間,他舉辦培訓班和現場會10余次,技術推廣應用效果顯著。
如果說踏實工作為邰振益的成長、成才鋪就了道路,那么勇于探索、追求創新就是助他前進的東風。
今年4月份,在青島市局(公司)組織的2012年度QC小組研究課題成果評審會上,黃島區局(分公司)“金葉惠農”QC小組研究課題《煙夾裝爐方式探索》榮獲二等獎。
長期以來,傳統煙桿裝煙方式造成煙葉烘烤燃料費用高、用工量較大等問題。如何節省燃料費用、減少用工成了邰振益關心的問題。去年5月份,他與同事發起《煙夾裝爐方式探索》的研究課題。在烘烤前,他對煙桿和煙夾兩種裝爐方式進行了大量的對比試驗,最終確定了節省煙葉烘烤燃料費用5%、減少用工10%的活動目標。烘烤開始后,他一邊指導煙農烤煙,一邊將兩種裝煙方式在燃料費用、用工情況、烘烤質量等方面的表現進行詳細記錄和對比。在課題活動階段,邰振益連續兩個多月奮戰在烘烤現場,數據記錄了厚厚一摞紙。當看到每爐烘烤燃料費用由以前的304.79元降為287.07元、用工數量由原來的每爐8.2個減少為7個的最終結果時,邰振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邰振益說,他的夢想就是能把他在煙草行業工作這些年的所學、所得教給年輕人,培養出更多年輕、優秀的煙技員,為煙草事業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