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李洪順和羅連滿是紅遼公司營口卷煙廠的兩位退休職工,解放前參加革命的復轉軍人。1947年先后到同一支隊伍當兵,共同經歷了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轉業后機緣巧合從戰友成為同事,分別在80年代初因傷病提前退休,目前在家安度晚年。
兩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外表看上去和普通職工沒什么不同,只是那張被歲月剝蝕成溝壑縱橫的臉上總是掛著溫暖平和的笑容。時間的河流靜靜流淌,將兩位老人的青春、熱血以及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最終打磨成日漸模糊的記憶。在此,我們撿拾老人記憶的碎片,如同細酌一杯陳年老酒,一起品位他們半個多世紀的戰友情。
部隊結識同鄉 參與營口解放
李洪順,1926年出生于遼寧省營口市營口縣高坎鎮吉安村(今營口市大石橋市)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1歲父親去世,母親帶妹改嫁,他和弟弟無家可歸,四處流浪,乞討為生。1947年4月,營口當地駐軍——國民黨52軍暫編58師招兵,為了填飽肚子,時年22歲的李洪順將弟弟安置在一戶富裕人家做長工,自己投奔隊伍稀里糊涂當了兵。
同年5月份,年僅16歲的羅連滿也趁國民黨暫編58師擴編招兵的機會成為一名新兵。羅連滿小李洪順4歲,也是個苦命的孩子,3歲父親去世,6歲又沒了母親,是姥姥一手拉扯大。16歲時,因為姥家生活艱難,迫不得已自謀生路,偶然看到了征兵告示,毅然報名當了兵。
1947年10月,東北人民解放軍遼南獨立一師攻打營口,還是新兵的李洪順和羅連滿當時都參加了這場戰斗,他們被分在一個連同一個班,因為相似的不幸經歷二人相見如故,特別投緣。兩位老人回憶,當時交戰雙方僵持一段時間,打了一夜的亂槍,戰斗就結束了,這是兩人平生經歷的第一場戰斗。
1948年2月25日,國民黨58師師長王家善率部起義,配合遼南獨立一師殲滅城防司令部及交警總隊2000余人,營口解放。李洪順和羅連滿一同參加了解放家鄉的戰斗,據李洪順回憶,當時繳獲交警總隊的槍支和大炮后來在遼沈戰役中發揮很大作用。之后,二人隨軍編入東北人民解放軍遼東軍區獨立第五師2團一營,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
解放戰爭立功 分赴朝鮮戰場
1948年春,遼東軍獨立五師駐扎丹東市延吉縣(今延吉市)老頭溝,開始了長達一年半的整訓。這段時光是李洪順和羅連滿兩人最快樂的人生經歷。窮苦人家的孩子到了自己的隊伍里,想法很單純,聽黨話,好好干,無論學習、勞動還是工作,樣樣沖在前面。由于表現突出,一年后兩人先后入了黨。
1949年夏,部隊改編南下進關,擔負追剿國民黨殘部任務,李、羅二人分別擔任同一營的兩個連隊的輕機槍和步槍班班長,小哥倆打仗的勁頭更足了。
李洪順回憶:“部隊南下后一路追擊敵人,一次追到湖北興山巴東,當時國民黨一個副營長帶領一個連把守山口。山地就像墻壁一樣沒法攀爬,我們在陡峻山壁上長出的小樹上系好繩索,一點一點爬上山口。國民黨兵見到我們驚呆了,說真是天兵啊,立刻繳械投降。大部隊進川后,在解放重慶的一次戰斗中,我們班和一個步槍班在追擊途中,發現有大量敵人藏身莊稼地,敵眾我寡的情況下,那個班長急中生智大聲喊‘一連向左,二連向右,三連跟我來!’結果把敵人嚇得沒打一槍就投降了!俘虜敵人副營長及殘兵一個連,被連隊記大功。”
羅連滿回憶他立功那次的戰斗經過:“記得部隊由河南出發到四川,在行軍路上,我發現東北角上有國民黨軍隊一個排,于是馬上向上級匯報,并帶上一個班,每個人的槍都上了刺刀,抄近路攔截敵人。當我們突然出現在敵人面前時,嚇破膽的國民黨殘兵沒打幾槍就投降了,清點人員共計33人,繳獲沖鋒槍兩支、機槍一支。我把敵兵交到團部,在連隊記一等功,還在部隊表彰大會上戴上大紅花……”
1950年秋,李、羅二人隨部隊北上,到達山海關后接到正式命令: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0月25日,李、羅跟部隊跨過鴨綠江,行軍過程中他們還互相打聽對方的消息,這種戰斗中的情誼讓他們彼此覺得更加溫暖和親密。作為緊隨先頭部隊的追擊部隊,他們一路跟隨主力解放新一洲,直插平壤,最后到達漢城。在解放漢城戰役中,他們所在營奉命在山底公路埋伏阻擊美國兵南逃,卻遭到美軍飛機炸彈和大炮的猛烈襲擊,身邊的戰士一排排的倒下,獻血染紅土地。在這場戰役中,李、羅二人均受重傷,1951年隨大批傷員一起回國治療修養。
提起過去的戰斗經歷,兩位老人說:當兵這么多年,雖然經歷很多次戰役,可謂九死一生,但沒打過硬仗,沒什么可炫耀的。
服從分配同進廠 默默關注是真情
1952年,分別復員回到家鄉的兩人服從組織分配,先后到營口卷煙廠報到,成為工廠印刷車間的一名普通工人。當兩人在車間第一次見面的那一刻,沒有太多的驚喜和激動興奮,如同一般朋友一樣打招呼問候,經過戰火的洗禮,他們的友情早已波瀾不驚卻深厚濃烈。
在此后的歲月里,他們分別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仍然默默的關心祝福著對方。后來由于傷病,他倆分別于1984年提前退休。退休后,他們來往少了,身體也大不如從前,但也時常在各種場合見面,雖然話語不多,但兩人心意相通。李洪順偶爾去羅家串門,羅連滿還給喪偶的李洪順張羅過對象。2011年,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建國前參加革命的老戰士享受特殊待遇,他們見面的機會漸漸多了,比如開會、取雜志和學習資料、到圖書館借閱書籍等,每次見面只用力的久久的握著手,也不說什么,如果有人在場,兩人就說:戰友……每當此時,了解老人經歷的人不禁心里油然生出莫名感動,戰友這兩個字,大概是世上涵蓋人類情感最多份量最重也是最珍貴的詞語。
時光流轉,歲月匆匆。跨越六十七年的戰友情,沒有濃墨重彩和跌宕起伏,但卻讓人感嘆唏噓。日月輪回暗淡了許多陳年舊事,但戰友之間的情誼卻是歷久彌新、回味悠長。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