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桶魚賣完能有1000來塊,謝謝你!盧書記,多虧有你的幫扶,我才能賺這么多。”村民李廷友見到盧書記時笑容滿面地說。盧書記名叫盧建忠,是云南省寧蒗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黨群工作辦公室主任,也是寧蒗縣寧利鄉寧利村駐村第一書記,寧利村村民親切的稱呼他為“稻田魚推銷員”。
辦好稻田魚活動,開門迎客促增收
寧利村的稻田魚活動散發濃濃的節日氣息,村民們擺攤叫賣著自家的稻田魚和山貨,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村里一派熱鬧景象。“盧書記幫村里辦起了稻田魚活動,我們在家門口就可以賣魚賺錢。”村民吳紅才聊起稻田魚活動贊不絕口。
回想過去,寧利村并非如此熱鬧,出入寧利村的重要通道旁,兩座不高的山丘像兩扇大門,組成“兩山夾一路”的格局,守住了“大門”,也把“致富路”擋在了門外。
寧利村共有建檔立卡戶364戶1528人,特困戶43戶47人。走訪調查后,盧書記和他的團隊發現,寧利村雖然只距離縣城25公里,但村民思想觀念保守,村民對于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積極性并不高。“作為黨員怎么會被困難嚇退,越難越要啃下這塊‘硬骨頭’。”盧書記為這支平均年齡只有28歲的年輕團隊鼓勁。
通過村廣播定時播放、微信群線上交流等方式,盧書記帶領團隊向村民解讀最新的扶貧政策,引導村民沖破保守思想的禁錮。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盧書記還帶領團隊積極爭取到縣、鄉黨委政府和麗江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幫扶資金120萬元,確保鄉親們獲得“路房水電醫”全方位保障。
當好產品“推銷員”,因地制宜迎客來
寧利村年降水量910mm,水資源豐富。扶貧團隊走訪時注意到有一部分村民,種植水稻的同時在水田放養適宜的魚苗,既收獲糧食,還能出售魚苗增加收入。盧書記和扶貧團隊就此找準了扶貧產業項目——稻田魚養殖。
“為了推廣稻田魚,盧書記和扶貧工作隊的人天天往我家跑,有時一天都好幾趟,做了很多工作。”農戶李廷友打趣道。
盧書記和扶貧團隊不厭其煩地動員引導老百姓,協調好資金投入、農技培訓和專業指導等工作。為了加強推廣效果,盧書記和扶貧團隊還指導村民運用微信群、朋友圈等方式展開廣泛宣傳。最終,稻田魚產業扶持輻射貧困群眾69戶,217畝,總體年產值達80余萬元。截至2020年11月,寧利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出列。
產業扶持為鄉親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寧利村的建檔立卡戶臉上浮現了更多的笑容。“關門山”敞開好客的大門,歡迎四方來客,寧利村全力奔跑在實現小康生活的幸福路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