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市官渡鎮金雞水庫全貌。受訪單位供圖
12月的農村山區寒風凜冽,位于湖南省瀏陽市官渡鎮金雞水庫內山坡邊,一群勞動者正熱火朝天地在平整斜坡、鋪設水泥,趕在冬季枯水期完成護坡加固工作,為來年開春水庫全面蓄水做好各項準備。
與其相隔400公里外的寧鄉市橫市鎮鐵沖水庫,雖已進入冬季枯水期,但水庫內仍庫容充足,順著閘口望去水正源源不斷流入下游河流,水庫下方的自來水廠則從河流中取水進行處理,水資源在這里發揮出巨大經濟社會效益。
兩座水庫的擴建均由當地政府與煙草行業援建而成,水庫以水稻、烤煙等農業作物灌溉為主,兼顧防洪和供水功能,為當地村民生活、灌溉、產業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也為當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重大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水利安民生
橫市鎮田間地頭正在翻耕。受訪單位供圖
一方水養一方人。對于瀏陽市官渡鎮觀音塘村的村民而言,水源穩定是大家能夠安定生活的保障,在當地因灌溉、防洪需要始建于1968年的金雞水庫,成為保障村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守護神”。
“修建水庫時當地村民們出工又出力,大壩全靠人肩挑土堆積、靠木樁壓實打緊,50多年過去,以前每逢大雨我們都很擔心堤壩能否經得住暴雨的沖刷,堤壩萬一出現問題,整個村子都會被洪水沖走……”觀音塘村農戶周洪根說道。
不僅如此,由于金雞水庫所在的官渡鎮屬瀏陽河流域自流灌溉區,其水利工程設施分布不均,且部分地區受地形等條件制約,每年一到夏、秋用水旺季,很多地方又成為缺水嚴重區域。
村里苗木大戶李明強承包有30畝地,種植各種觀賞性苗木,深受湖南周邊省份客戶的青睞。由于苗木日常需要大量水源滋養,而之前缺水的現實情況讓他不得不租車前去往鄰村的河流拖水。
李明強回憶:“當時一臺水罐車油費和租金一趟算下來就要幾百塊錢,30畝地全部灌溉完需要來回往返好幾趟。”每年夏秋季節,只要連續幾天不下雨,苗木每天所需的維護成本讓他難以承受。
而在村里由水資源引發的爭搶事件幾乎每年都會發生。“水庫庫容小,水源不足,盡管水渠修到各家地里,但用水旺季基本上很難有灌溉用水的保證,為搶水灌溉村民之間大打出手的事情時有發生。”周洪根介紹:“當時我為讓自家田里有來水,徹夜守在出水口兩天兩夜。”
“為了徹底解決水資源難題,2016年瀏陽最大單個煙基援建水源工程——金雞水庫改擴建工程獲批,總投資1.113億元,其中煙草援建7320萬元,水庫擴建后最大壩高增加13米,總庫容提升近6倍達669萬立方,灌溉面積2.1萬畝,防洪標準也大幅提升。”長沙市煙草專賣局黨組成員何命軍對記者說道。
“用堅固的堤壩把汛期的洪水蓄起來,減輕防洪壓力的同時又能保障河道兩岸百姓生命財產安全,減少經濟損失。等到干旱時節,有計劃地放出蓄好的水源,發揮灌溉、供水、生態補水等作用。”瀏陽市水利局水利建設中心主任張明戰介紹道。
如今,水庫擴建主體工程全部完工,部分附屬工程正在抓緊施工,站在壩體上方放眼望去,水庫四周群山環繞,綠樹蔥蘢。
水庫的擴建讓村民從心里感到踏實,個人生命財產安全有了保障。今年充足的灌溉水源更讓李明強一樣的大批村民心中再無憂慮。“水源經過水渠直接匯入我的田地,減少人力物力財力開支,讓我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打理苗木、洽談銷售。”
水利興產業
官渡鎮村民正在田間勞作。受訪單位供圖
寧鄉市橫市、雙鳧鋪、大成橋鎮憑借獨特的自然、地理優勢,煙葉種植成為當地群眾增收的支柱產業,當地煙葉種植戶達350余戶,今年煙葉種植規模1.5萬畝左右,占寧鄉總煙葉種植面積的45%。
煙葉種植日常需要大量的水進行灌溉,位于寧鄉核心煙區的橫市、雙鳧鋪、大成橋等鄉鎮由于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用水量劇增,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明顯,再加上自然原因導致的旱澇不定等復雜水情給農田灌溉、煙葉種植帶來較大影響。
“煙草是我們鎮支柱產業,也是最具競爭力的傳統優勢特色產業,它能保證農民實現增收、脫貧致富,要讓煙葉每年都有好收成,就離不開鐵沖水庫的水源保障,有水我們就有底氣。”橫市鎮煙辦主任謝政乾說道。
坐落在此區域河流上游,原本承擔灌溉、蓄水功能的鐵沖水庫,則因庫容規模小、年久失修滲水、水資源浪費等現象,已無法滿足當地人員、灌溉的需求。2013年寧鄉煙草部門聯合當地政府援建鐵沖水庫,通過大壩加高培厚、溢洪道改擴建、輸水隧洞重建、灌區渠道續建等工程,讓這座50多年的老水庫重新煥發生機。
鐵沖水庫在改擴建完工后總庫容提升近一倍,新增灌溉面積6853畝,灌溉和改善宜煙土地面積1.21萬畝,每年灌溉農田面積2.17萬畝,增產煙葉42萬公斤,增產糧食383萬公斤,同時向下游9個鄉鎮提供275萬噸優質水源。
水的灌溉問題讓大伙吃下了“定心丸”,橫市鎮黃金葉種養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也就看到了希望,合作社組織人員為煙農提供專業化服務,幫助煙農提升煙葉品質與產量;同時將煙農的煙葉集中烘烤、集中分級,減少煙農人力物力的投入成本。
橫市鎮黃金葉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朱伏兵說:“合作社還借助國家政策推廣實施淹水法改善土壤,提升晚稻產量與質量;通過招聘當地幫扶貧困戶成為合作社專業隊員,讓其在合作社里通過務工增加收入,有效助力脫貧攻堅的推進與落地。”
而煙草產業帶動當地貧困戶脫貧增收更是收效顯著。2018年以來,寧鄉市共引導、扶持25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煙葉種植,煙葉產業通過聘請臨工的形式還吸納872名貧困人口就業,三年實現人均實現增收8100元。
橫市鎮建檔立卡貧困戶周兵強就是通過種植煙葉4年時間里成功實現脫貧,如今他看著自家40余畝的煙田高興地說:“種植烤煙每年有10萬元左右純收入,不僅能養活一家四口,還能留有一些余錢在手里,明年我就打算用這些錢再養幾頭牛。”
橫市鎮及周邊鄉鎮的產業穩定持續發展,離不開水利設施提供的支撐,正是民生水利建設項目的完工,將制約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發展瓶頸被打破,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得到了凸顯。
水利變風貌
寧鄉市橫市鎮鐵沖水庫全貌。受訪單位供圖
走在金雞水庫堤壩上,冬季的冷風吹過山間低谷,庫邊的植被層林盡染,秀美的景色令人感到心曠神怡,堤壩矗立在兩山之間,留住的水源滋養著一方水土,生態環境的改善讓附近村民深有體會。
原來水土流失、植被枯死的情況不再出現,下游河道也能有補充生態基流,水庫覆蓋的灌區內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和農村生態用水的水量、水質得到整體提升,農村生態環境大為改善。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觀音塘村村民李明強回憶起擴建前,去往水庫的泥巴路就直搖頭,“坑坑洼洼雨天幾乎難以行走,村里人除了枯水期要守著搶水,其他時間幾乎無人前往。”
如今,前往水庫堤壩的防汛公路全部鋪上了水泥,周邊的村民飯后閑時經常走來堤壩散步納涼、跳廣場舞。觀音塘村村長李仲謀說:“短期來看,水庫的擴建讓村民不再擔心農田、堤壩被沖毀,農田灌溉有了保障。長遠來看,庫貌變美、水質提升帶來生態環境的改變,為將來發展旅游相關產業打下了基礎。”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寧鄉鐵沖水庫,隨著水庫擴建后為下游河道進行生態基流進行補充,當地河流流徑區域植被得到整體恢復,區域生態環境則得到全面改善。
土地亦因水而活。寧鄉橫市鎮合金村村民肖得良告訴記者,以前沒水的時候村里土地沒人流轉,有水后大家都搶著承包進行耕種,農村土地荒廢的場景不再出現,春季農田里一派生機勃勃的場景。
借助水利工程的興建更是實現了村民“水自由”的夢想。水的到來讓兩地村民不再因搶水大打出手,夜里通宵守水的情況也迎刃而解,農忙時節大家紛紛互相搭手搶收,鄰里矛盾因水而柔化,鄰里和諧因水而綿延。
水滋養了農村百姓,水也澆灌了經濟作物,帶動水稻、煙草、苗木產業的發展,村民結束在外漂泊、居無定所的打工生活,返鄉過上踏實安心的農耕生活。“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村民在披星戴月間耕耘美好生活。
當地農村在全面脫貧之后,鄉村振興之路也因一汪活水源而被調動。“借助水資源升級培育產業,全面激發農民的內生動力,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現‘產業興旺’的鄉村振興目標,從而推動新農村建設邁出新步伐。”長沙市煙草專賣局局長吳奇林說道。
水利興,產業興,百姓富,水利工程建設是農業產業發展的關鍵。修水庫、整田地,河清渠暢,產業興旺,農村環境面貌煥然一新,夯實農村水利根基,讓鄉村振興之路的發展更有底氣,新農村建設將再添動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