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據新聞報道,一位網友經常通過某旅行服務網站訂某個特定酒店的房間,長年價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偶然一次,通過前臺他了解到,淡季的價格在300元上下。他用朋友的賬號查詢后發現,果然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賬號去查,還是380元。明顯的是一個殺“熟客”的生意。
國人辦事歷來喜歡找熟人。辦個煙草證,要找熟人;孩子去學,要找熟人;到醫院看病,更要找熟人。找熟人是因為熟人好辦事。就是在買賣交易時,我們有時候也習慣找熟人,結果哩,沒有得到啥好處,還往往吃了啞巴虧,因為買賣之中有一種常見的現象,叫殺熟。
生活中,最常見的,莫過于微商吧,誰誰親戚朋友的水果熟了,銷路不好,請大家幫忙轉發什么的,但你仔細看,價格并不便宜,甚至有的比在家門口買的還貴。而且也沒有說的那么好,收到后,因為是熟人,你能去找售后嗎?很多人消費后,覺得礙于熟人的面子,就自己吃個啞巴虧。服務好嗎?一點都不好,你稍微有點要求,就說你這人難纏。然后,當然也就沒有然后了。
朋友跟我談過這樣一件事,一次,她和一個同事逛街,無意中進了同事熟人的一家店,同事指著店主說這是我表妹。朋友很高興,心想熟人好辦事,看到中意的上衣也就放心地買了一件。店主說只拿進價,就當是為朋友跑腿。可穿了幾天之后,一個親戚也穿著這樣一件上門來了,撞衫了,兩人就互問出處,又問價格。結果讓她很難過了,不僅是同一家店里買的,而且這個親戚買的還便宜許多。朋友義憤填膺,本想當面去找店家,后來又怕同事難堪,還是算了。因為是熟人,為了顧及情面,就只好吃啞巴虧了。
如何評價林林總總的殺熟現象?我只能說,這是沒有遠見的低級商業行為。真正有點高度有點境界的經營者,是絕對不會耍這樣的伎倆的,因為這樣的做法不利于積累自己的商業信譽,不利于培養自家商店的回頭客。就像是微商,短暫輝煌過后便急劇沒落,就是因為他們普遍采用的是一種以失信為根基的“殺熟”模式,當這一畸形營銷模式在遭受社會大眾普遍排斥之后,受傷的顯然不只是龐大的微商群體,而且是整個微信朋友圈生態。
“大數據殺熟”事件,不管是對于當下紅火中的電商還是實體商鋪而言,同樣是值得借鑒、警覺的。恪守商業道德和誠信理念是經營之根本,貨真價實、老叟無欺才會有信譽,絕對不能“看人下菜碟”,熟客與生人一樣才是正道,明碼標價才能更好促進規范經營。留住老客戶,引來新朋友,只有牢牢地保有這個基礎,做出人脈,做出信譽,才會有市場,這才是經營之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