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轉自《民生快報》
節前節后,精明的商家紛紛抓住商機,推出各種優惠促銷活動。筆者提醒商家,在促銷時要采用合適的方式,安全措施要到位,避免現場秩序混亂導致顧客受到人身傷害。
現象
元旦假期,在上海五角場一家超市,寫有最新折扣內容的紅色大幅海報貼在商場外墻上,歡快的拜年歌聲不絕于耳。超市內設立了專門的年貨選購區,糖果、餅干、臘味制品、海味干貨等柜臺成為人們駐足的重點區域。賣場內顧客摩肩接踵,想走快點都難,時不時還有購物車撞在一起。忽然,超市廣播里喊出:“食品區洋蔥土豆便宜賣了,先到先得,數量不多!”有幾位50多歲的阿姨聞聲而動,立刻從人縫中擠過,朝蔬菜區跑去。蔬菜區頓時熱鬧起來。一位正在買菜的瘦老伯被幾位飛奔而至的胖阿姨一把推開,就再也擠不進去了,只好苦笑著離開。
這樣火爆的場景在各處商場超市屢見不鮮,記者走訪了上海閘北、虹口等地的幾家超市,混亂的場面同樣存在,但超市方面對這種異常火爆的場面無任何應對措施。一旦發生人身傷害事故,不僅受傷顧客要遭罪,超市也要承擔責任。
家住閔行區的陸老伯今年80多歲,前些日子他聽說一家超市在搞雞蛋促銷后,一早便去排隊。超市開門時,顧客蜂擁而上,擠在人群中的陸老伯被撞倒在地,造成左股骨骨折,構成九級傷殘。法院審理認為,該超市在舉行促銷活動時,未保證正常購買秩序,致使陸老伯受傷,遂判決超市賠償3.5萬元。
點評
因促銷便宜大米、食用油、果蔬等,導致顧客搶購受傷的糾紛時有發生,一般法院都會判決促銷活動組織方承擔主要責任。早在2007年11月,商務部就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零售企業促銷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規范零售企業的促銷活動,不組織容易造成交通擁堵、人身傷害、秩序混亂的限時限量促銷,消除安全隱患。
現在許多商家存在一種僥幸心理,覺得促銷期間發生事故的概率很低,促銷時幾乎沒有安全防范措施。相關法律規定,經營者有提供安全保障的義務,如果沒有盡到義務導致公民身體受到傷害,經營者應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
工商部門不僅要對商品質量等展開檢查,也應將消除購物安全隱患作為一項工作內容,讓大家舒心、愉快地購物。
此外,顧客自己也要有安全意識,特別擁擠的場合盡量少去,購物時應注意舉止文明,以免傷害他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