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十二五”期間,國家局加大了卷煙品牌培育的步伐,“461”的格局初步形成,卷煙大品牌的陣營初現,為做大、做強中國煙草強勢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那么,在“十二五”期間,品牌培育有哪些特點呢?我們請來江蘇省淮安市煙草公司的幾位客戶經理,讓他們談談自己的看法。
客戶經理:王建
觀點:低焦品牌風起云涌
低焦品牌是當今和以后卷煙發展的主流方向,從“十二五”開局之日起,低焦市場呈現出一種白熱化的競爭現象,以中華、黃鶴樓為代表的重點骨干品牌紛紛加入降焦減害的隊伍,各工業企業也快步跟進。但低焦卷煙剛面市終端市場時,雖然宣傳力度大,但由于卷煙“勁頭小”,消費者不太習慣。因此,新版卷煙剛面市時銷售量還是受到一定影響的,老版卷煙成了許多品牌的“香餑餑”。但隨著降焦減害力度不斷加大,低焦卷煙也越來越被消費者所接受。如今,低焦卷煙已占到市場的五成以上,消費者在選擇品牌的過程中,也不會像剛開始實施時著重選擇老版的高焦卷煙了。
“十二五”初始,各大工業企業紛紛推出低焦卷煙,在一定程度上給客戶經理和零售客戶的工作帶來不小的難度。做好低焦品牌宣傳成為客戶經理市場拜訪時的主要內容,除了向零售客戶發放低焦卷煙的宣傳畫冊和單頁外,還要做好低焦卷煙的形勢宣傳、品牌宣傳和政策宣傳,以及降焦減害的重大意義。
卷煙的降焦減害,低焦卷煙成為一種潮流和趨勢,但對于零售客戶而言在短時間內銷售會受到一定影響,特別是一些高檔品牌,消費者忠誠度較高,一旦吸味變淡,他們就會選擇老版產品,這就會造成消費群體的流失。但隨著老版的逐漸退市,消費者亦已接受新版的低焦卷煙。現在,消費者拿到卷煙,先不是看焦油含量,而是認品牌了。到如今為止,低焦品牌的市場培育已經是水到渠成,低焦卷煙正成為卷煙銷售市場一道亮麗的風景。
客戶經理:蔣國春
觀點:卷煙結構不斷增高
近幾年,雖然有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卷煙銷售市場受到一定的沖擊,總體形勢雖嚴峻但還是努力前行的。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卷煙消費結構也在不斷提升,這也是近幾年,卷煙工業企業不斷開發高價位卷煙動力所在。
在“十二五”初期,也就是2011年上半年時,我們本地市場一些農村片區,80%以上是以銷售10元/包以下的卷煙為主,農村一些年紀大的消費者基本上是抽1.5元一包的卷煙,但從去年開始,隨著農民工的工資不斷提高,農村的消費面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特低檔品類的卷煙逐漸沒有了市場。現在我們這兒的低檔卷煙在農村市場銷售得較快的是3元一包的品牌,1.5元一包的已經退市,2元一包的消費量也在不斷減少。低檔卷煙市場的萎縮,中高檔市場卻出現了比較紅火的現象。以前,鮮有人問津的10元檔以上的卷煙,現在也走入了尋常百姓家。
卷煙結構的增高還表現在卷煙檔次的不斷提升。我記得,在“十二五”之前,我們本地市場高價位的卷煙只有南京(九五之尊)和黃鶴樓(1916)等兩個品牌。但到目前為止,市場上出現了中華(大中華)、利群(休閑)、泰山(拂光)、黃金葉(天葉)等十幾款特高檔卷煙。這一方面可以說明,特高檔卷煙市場的需求面是越來越廣,一方面也說明人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消費者從追求溫飽到追求享受的改變。
客戶經理:徐強生
觀點:卷煙品系規格越來越多
“十一五”期間,國家局提出了“兩個‘十多個’”的目標,從而讓品牌整合的步伐不斷加快,品牌在整合過程中不斷減少,但隨著形勢地不斷縱深發展,“十二五”期間國家局又提出了“532”和“461”的品牌發展規劃,現“461”已初步形成,卷煙銷售市場也從原來的品牌競爭,向品系競爭的格局轉變。
“十二五”期間,卷煙銷售市場最大的亮點就是“品牌越來越少,品系卻越來越多”。卷煙品牌少了,而品牌的產品線卻在不斷地延伸。有的品牌原來只生產中檔卷煙,但現在的產品線卻不斷地向高檔和低檔延伸,其品牌覆蓋從中低檔到高檔每一個價區的品牌并不少見。比如“蘇煙”這個品牌,在“十一五”期間剛面市時,只有零售價450元/條一個規格,而現在不僅有中檔200元/條的規格,而且,還有高檔800元/條的。這還不是最典型的品牌,在我們這兒銷售最規格最多的要數泰山品牌。從零售價60元/條的泰山(將軍)到100元/的泰山(宏圖);從130元/條的泰山(青秀)180元/條的泰山(望岳),到200元的泰山(紅秀),到230元/條的“泰山(樂章),再到800元/條的“泰山(儒風)等等。泰山品牌規格幾乎覆蓋了整個的價區。
在品牌不斷壓縮的情況下,卷煙工業企業只有不斷地延伸產品線來占取市場份額。這也是“十二五”期間最大的亮點,隨著形勢發展的需要,品系的延伸已成為品牌占取市場份額的主要手段。不久的將來,市場上老品牌、新面孔的現象將會越來越多。
客戶經理:方書海
觀點:由區域品牌向骨干品牌轉變
由于市場消費群體相對的固定性和消費者忠誠度的特定性,區域品牌在本地市場不僅占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而且消費者的忠誠度也非常的高。這也給培育省外的重點骨干品牌增加了難度。就以往而言,在我個人片區,地產非骨干品牌的銷售量基本上是在70%以上,基本上是以地產品牌為主,但隨著“532”和“461”品牌發展規劃的提出,卷煙銷售重心也由非重點品牌向全國重點骨干品牌轉變,全國重點骨干品牌市場培育的機會初現。在品牌培育過程中,我們持一視同仁的態度,達到機會公平、過程公平、競爭公平,全國重點骨干品牌在我們區域內也快速成長,不僅豐富了零售客戶銷售品類,也增加了消費者的選擇余地。通過這兩年的培育,區域非骨干品牌在我的片區不斷減少,有的品規已經退出了市場。現在,省外骨干品牌在我的片區要占到70%,一正一反的70%,也讓我們看到國家局、工業企業、商業企業培育全國重點骨干品牌的力度。
在推行營銷重心向重點骨干品牌靠攏時,我們還深入推進卷煙品牌精準營銷,以“三維五率”作為精準營銷的關鍵指標,重點關注品牌發展態勢,了解營銷品牌的文化、包裝特點,吸味、賣點、品牌定位,把握品牌的發展方向。如今,以“中華”品牌為代表的精準營銷已成功實施,不僅增加了工商協同營銷的“黏”性,也充分發揮了市場營銷的基礎和引領作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