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安全行車意識淡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時有發生
一是個別駕駛人員文明行車意識缺失。主要表現為該讓行的不讓行,該減速的不減速,變更車道不打轉向燈,隨意加塞,右側超車,雨天濺行人和騎車人一身泥水等不文明行為。
二是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時有發生。筆者曾試著查詢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的違法信息系統,發現整個市局公司的車輛違法情況在某些時段、某些部門還是相當嚴重的,大約每查三臺車,就會有一條違法記錄,市區以闖紅燈、不按規定車道行駛和違停為主,郊縣以超速行駛為主。
(二)一些部門車輛嚴重老化,車輛技術狀況較差
一是個別車輛的使用年限較長,造成了車輛嚴重老化。在固定資產系統里可以看到,很多車輛(尤其是一線的市場檢查、客戶走訪用車)的使用年限都超過了八年,有的甚至十幾年,在這種情形下車輛的技術狀況可想而知,而車輛長期在這種技術狀況下運行,發生事故幾率會顯著增大,嚴重影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二是不良的道路狀況使得個別車輛故障頻發。沈陽市所處的地理環境以丘陵和山地為主,尤其是北部和東部,山路更是司空見慣,急轉彎、長下坡,加上冬季冰天雪地,夏季雷雨大風,車輛長期運行在這種相對較為惡劣的道路和自然環境中,頻繁發生的故障也就是家常便飯了,而這對安全行車工作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三是車輛帶病運行的情況時有發生。一些部門的領導對于車輛的故障不關心、不重視、不以為然,總認為車嘛,有點小毛病是正常的。有的雖然口頭上說重視,但是一到真要維修的時候就存有僥幸心理,這也就為安全行車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三)安全教育培訓手段單一,培訓的有效性不足
一是培訓的質量不高。個別部門在組織駕駛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時,只是拿著材料照本宣科地讀一下,對培訓的內容缺乏深層次地講解,導致駕駛人員無法有效地從培訓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
二是培訓的內容不實際,可操作性不強。我們在培訓的時候,往往是講一些很大、很空、很虛、很不著邊際的東西,并沒有考慮本地區的路況信息、交管信息、特殊天氣等情況,使得安全教育培訓形同虛設。
三是培訓手段不豐富,導致駕駛人員興趣不高。從大多數部門的情況來看,我們最主要的培訓手段不外乎就是聽講座,要么就是傳達政策、法規、文件,正是這種比較單一的培訓手段導致駕駛人員在培訓時缺乏興趣,培訓往往流于形式,并沒有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考核機制不健全,導致駕駛人員積極性不高
一是缺乏對違章駕駛人員的懲罰措施。很多人都認為駕駛人員違章駕駛是個人行為,與單位無關,如果違章了,自己交個罰款就可以了。這是一種完全錯誤的觀點,雖然駕駛人員的駕駛習慣、駕駛行為是個人方面的,但駕駛人員駕駛的車輛卻是單位的,出了問題單位是要承擔責任的。所以一定要高度關注駕駛人員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
二是沒有對不違章或極少違章的駕駛人員及時地進行獎勵。雖然遵章駕駛是對一名駕駛人員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駕駛人員的職責,但在現今“車多”、“新手多”、“電子警察多”這“三多”的今天,能夠不違章或極少違章已經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老話說得好“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濕鞋”,對不違章或極少違章的駕駛人員進行獎勵,更大的作用是調動積極性。
三是無故不參加培訓的駕駛人員沒有得到懲罰。這對于積極、認真參加培訓的人員來說是特別重大的打擊。會在駕駛人員中形成“來與不來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氛圍,總是這種狀況的話,以后再搞培訓,誰還會愿意參加呢?連培訓都不參加,有效性從何而來?
二、解決方案與對策
(一)對使用年限較長、技術狀況較差的車輛及時進行更換
眾所周知,車輛的部件就像人的內臟和器官一樣,它直接決定著汽車的整體狀況和壽命。如果車輛總是帶病運行,那么無論技術多么出色的駕駛人員都不能保證行車的安全。一臺大量存在各種故障和安全隱患的車輛對于駕駛人員來說就像一枚定時炸彈。由于沈陽市的道路狀況、天氣等因素造成車輛故障頻發、車輛技術狀況下降,都是造成交通事故的十分重要的原因。因此,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對“年老體衰”的車輛進行更換是十分必要的。
(二)加強駕駛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于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來說,教育培訓是重要的手段。駕駛人員是否具備安全行車、文明行車的意識,直接決定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是避免事故發生的重中之重。而正是由于傳統的、形式重于內容的安全教育培訓使得相當一部分駕駛人員安全意識和遵章駕駛的意識淡薄,從而引發了一系列問題。我們說駕駛人員在駕駛車輛的時候一定要有對生命的敬畏,要有對道路交通標志、標線、信號的敬畏,而這種敬畏的的確確是教育培訓工作應該解決的問題。要做好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必須解決好兩個問題:
一是教育培訓手段單一的問題。上文中曾提到,傳統的安全教育培訓手段單一,很容易使駕駛人員對培訓產生厭倦、抵觸情緒,培訓的有效性更是無從談起。其實我們可以嘗試著使培訓回歸課堂,除了以講課的形式之外,還可采取多媒體的形式,比如看段視頻、小片,利用模型和道具現場演示,現場互動與啟發,交通安全知識競賽等等多種形式,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我們并不是形式主義者,但必要的、可以提高培訓有效性的形式還是要講究的。
二是教育培訓內容不貼近實際的問題。在很多時候,我們的教育培訓無非就是傳達一下上級的文件,念一念法律條文,這種培訓的內容其實是非常枯燥的。在培訓內容層面上,我們都走入了一個誤區:培訓的內容以安全意識層面為主,駕駛技術是次要的。其實不然,因為現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與傳統的交通安全管理有著本質的不同。首先,傳統的交通安全管理多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注重事故的調查和處理,而當前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更加注重的是預防。其次,傳統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所要解決的車輛在數量上有著天壤之別,十年、二十年以前機動車的數量如何能與今天機動車的數量相提并論?最后,傳統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對象不同,若干年前駕駛證的含金量遠非如今可比,想開車得先學修車,就算駕駛證到手了還必須得師傅帶著出車,想自己開車至少得等一年。可是現在呢?可能一個身份證背后就有一個駕駛證,管他能不能上路,先把證拿到手再說。有的開了好幾年車都不知道車輛應該做哪些保養。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道路交通事故和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產生真的是技術層面占主導地位,不是沒注意,是真不知道這路應該怎么走,這車應該怎么開。
(三)建立駕駛人員安全管理臺帳
提到駕駛人員安全管理臺帳,或許有人會說,這不就是駕駛員檔案嗎?也是,也不是。駕駛員檔案一般只是包括駕駛員的個人信息,而不包括駕駛行為的記錄,比如事故情況、違章情況、參加教育培訓的情況。我們主張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就是這個道理。有的駕駛人員安全意識高,但技術一般,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對他進行技術層面的培訓,有的駕駛人員技術好,但安全意識一般,我們也可以讓他多參加一些安全意識方面的培訓。此外,駕駛人員安全管理臺帳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還在于統計駕駛人員事故情況和違章情況,一名每月違章十次的駕駛人員和一名每年違章十次的駕駛人員,一名一年發生兩次事故的駕駛人員和一名十年不發生事故的駕駛人員,對他們的教育培訓必須體現出差別。
(四)建立、健全考核機制,充分調動駕駛人員積極性
市局(公司)對駕駛人員已經有考核,但筆者認為,考核的細則還應該繼續細化,而且還要與參加培訓的情況、違章情況、事故情況、油料使用情況、車輛日常保養工作等掛鉤,積極參加培訓的、駕駛車輛不違章、不發生事故的、駕駛同等車輛油料消耗低的、車輛日常保養出色的駕駛人員,必須要在職務晉升、工資、獎金等方面體現出差別,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駕駛人員的積極性,促進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