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在日常營銷工作中,無論是客戶經(jīng)理的市場走訪,還是電話訪銷員電話訪銷,亦或是卷煙送貨員的送貨上門,都會要不同程度地面對某些零售客戶的尖刻話語。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這些一線服務人員,如何應對,緩解矛盾,達到客我和諧的目的呢?我們來看看幾個案例,我們身邊這些同事又是如何妙手化解的。
案例一:
你們煙草公司怎么的了,要什么沒什么,緊俏煙要沒有,不好賣的煙你們卻硬朝手里塞,你們是來賣煙的,還是每天到市場上閑逛的。以后,沒有好賣的煙,你就別到我家來了,來了也沒啥好消息,反而讓我看到你們就生氣!
客戶經(jīng)理小王剛剛拜訪到零售客戶張某家時,開口說沒幾句話,就被張某莫名其妙地一頓狠批。原因是本周沒有緊俏貨源供應,而上周緊俏品牌的供應量比較充足,小王也動員張某按照安排的計劃,把緊俏貨源拿足。但是,張某卻以資金不足為由,只訂了計劃的三分之一。但緊俏品牌只是陽光雨露,很難長久。煙草公司為了穩(wěn)定市場,本周只供應一些常銷品牌,緊俏品牌沒有投放市場。這時張某家的緊俏品牌庫存幾乎告罄,看到自己想要的品牌沒有,王某是勃然大怒,尖刻的話語劈頭蓋臉而下。面對這樣的情況,客戶經(jīng)理小王該如何處理?
客戶經(jīng)理:劉亮
觀點:冷靜處理,不針鋒相對
這些情況,我們客戶經(jīng)理會經(jīng)常遇到。在日常走訪時,因為貨源投放、政策宣傳、社會環(huán)境,加上零售客戶的心情等等,我們客戶經(jīng)理會經(jīng)常遇到一些零售客戶的尖刻話語。碰到這種情況,我們客戶經(jīng)理一定要冷靜對待,不能針鋒相對,更不能對客戶指手劃腳、動手動腳。我的一位資深同事說得就很到位“客戶經(jīng)理本身就是零售客戶的‘出氣筒’,為什么?因為制定政策的管理層他們不容易碰到,整天看到的都是你,他們不朝你喊朝誰喊呀?因此,我們要帶著‘兩個胃’走訪,一個胃是裝飯的,一個胃是裝氣的,如果這點兒氣量都沒有,你就不是個合格的客戶經(jīng)理。”這話說的很到位,客戶經(jīng)理整天處于市場一線,面對的是復雜的市場環(huán)境,面對的是脾氣不同的零售客戶,一旦管理層面制定的政策和零售客戶的期望值有所偏差,就很容易引起客戶的滿腹牢騷。看到你來就向你發(fā)泄一通也是情理之中了。
那么,面對零售客戶張某的尖刻話語,小王應該如何應對呢?我認為:
一是要讓客戶發(fā)泄。要當好一個旁觀者的角色,讓客戶盡情發(fā)泄。其實,零售客戶也知道客戶經(jīng)理只是一個執(zhí)行層面之人,是“丫頭拿鑰匙卻當不了家”的角色。他們只是想發(fā)泄一下心中的不滿。如果你給機會讓他發(fā)泄,他們的氣就消了,也會對你產(chǎn)生好感。
二是要認真傾聽,換位思考。零售客戶做生意也不容易,風里來雨里去的進貨送貨,沒天沒夜地做生意。他們當然想輕松賣煙,愉快賺錢了。但是,因為緊俏品牌供應不足,有時也因為他們的大意疏忽,他們都會把罪過加在客戶經(jīng)理頭上,認為是你工作不給力造成的。所以,認真傾聽能夠發(fā)現(xiàn)零售客戶語言背后的動機,這樣就有利于解決問題。
遇到這種類型的零售客戶,我們客戶經(jīng)理就要冷處理,千萬不要反唇相譏,零售客戶向你發(fā)泄不滿,其實,說得嚴重一點就是故意找碴兒,你要針鋒相對,正合他們的意,那么,影響形象的可就是客戶經(jīng)理了。這個社會,大家都同情弱者,客戶經(jīng)理處于強勢地位,和零售客戶發(fā)生沖突,圍觀之人不可能向著客戶經(jīng)理講話,大多會說你的不是。與其這樣,還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才能利于矛盾的緩解。
案例二:
你們煙草公司真不夠意思,我們這些銷售大戶每年幫你們賣這么多煙,一點兒好處都沒有。那些低檔牌號緊俏卷煙你們?yōu)槭裁床还o我們。是不是你這個客戶經(jīng)理都把好賣的煙送人情了,我看你以后就別來了,來了也沒用。下次要想讓我看到你,你就把那些低檔牌號卷煙帶來給我,你們煙草公司,真不夠意思。
客戶經(jīng)理小周剛走訪到該道路的一家大型煙酒專賣店里,店老板李某劈頭劈臉就是一頓狠批。原來,在上次卷煙供應時,因為上海前門煙庫存有限,只把這些卷煙安排給一些弱勢的零售小戶。對于經(jīng)營能力強,銷售結(jié)構(gòu)高的一些重點客戶家都沒有投放。這讓零售客戶李某是很惱火,本次小周拜訪剛到店門口,就被批了一通。小周也很委屈,大前門煙就那么一點兒,如果要是遍灑甘露,一家一條都達不到,何況這些重點戶胃口大,如果安排個一條兩條的計劃,到這些“大戶”家里來,照樣會吃力不討好。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小周如何做好工作,取得客戶諒解呢?
客戶經(jīng)理:陳海洋
觀點:動之以情,不發(fā)牢騷
圖為客戶經(jīng)理陳海洋
如今,一些低檔的卷煙在一定程度上很難滿足市場需求,像“大前門”這樣的強勢品牌更不可能滿足供應了。“大前門”雖然結(jié)構(gòu)低,但很暢銷,這也成為許多零售客戶爭相銷售的對象。但是,城市一些重點戶銷售量大、結(jié)構(gòu)高,一條兩煙的計劃根本就不“過癮”。其實,這類低檔卷煙對他們來說也是無所謂,但有些時候因為貨源少,他們也會有一定的需求,這就需要我們客戶經(jīng)理做好宣傳工作。但是,對于那些銷售結(jié)構(gòu)低的零售小戶,“大前門”這類的暢銷煙可就是他們店里一道亮麗的風景了,能帶動其他商品的銷售。
那么,針對上面的這個案例,煙草公司的計劃安排有沒有錯?當然沒有錯了!因為,零售小戶的經(jīng)濟來原幾乎都是以低檔卷煙為主,而一些所謂的“大戶”,他們一方面是跑量,一方面是依靠結(jié)構(gòu)。但“大前門”煙因為要量沒量,要結(jié)構(gòu)沒結(jié)構(gòu),當然要優(yōu)先考慮小戶了。如果,要換一種投放方式,當一些量少的高檔卷煙投放市場,那么,首先考慮的當然也是那些銷售結(jié)構(gòu)高的重點戶了。
針對上面的事例,如果在零售客戶發(fā)泄之后,客戶經(jīng)理再把這個道理講給他們聽,他們肯定會擁護你的這種做法。零售客戶向你發(fā)脾氣,一是他們沒有想通這個道理,需要你去做好疏導工作;二是你的工作沒做在前面,事前沒有向零售客戶宣傳好,俗話說“事前多操心,事后少發(fā)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這種客戶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遇到這些胡攪蠻纏的客戶,客戶經(jīng)理就不要和他們你來我往地爭辨。在這種情況下,不是“真情越辨越明”,而是雖然你勝了,但卻更會讓零售客戶不滿。更不要和零售客戶一起發(fā)牢騷,許多品牌的供應不足是現(xiàn)實存在的,不僅是現(xiàn)在,以后也會這樣,這也是長期制約批零關(guān)系和諧的“瓶頸”,但我們客戶經(jīng)理要動之以情,做好行業(yè)大政方針政策的宣傳。零售客戶不是不講道理的人,有時候他們比你還清楚行業(yè)的政策,這就需要我們客戶經(jīng)理要換位思考,站在客戶的角度上考慮問題,幫他們想辦法、出點子,不要對客戶的尖刻話語斤斤計較,這樣才能緩解矛盾。
案例三:
你們煙草公司怎么的,都是在咱忙的時候打電話過來訂煙,你以為咱成天也像你沒事兒似的坐在那里打打電話工資就來了呀。我現(xiàn)在沒空,等有空兒你再打過來。說完,“叭”的一聲,把電話給掛斷了。電訪員盧麗在電話訪銷時,經(jīng)常會遇到這種“吃槍藥”似的零售客戶。碰到這樣的零售客戶,盧麗也是一臉的無奈,坐在電話前訪銷,誰能知道零售客戶他們什么時候閑著,還是什么時候忙著呀?
更有的零售客戶,她們電話打過去,有的并不是圍繞著電話訪銷這個主題,而是和你不著邊際地閑聊,存心讓你生氣。但是,讓零售客戶滿意是每一位基層服務人員的責任所在,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電訪員該如何處理?
電話訪銷員:孫靜
觀點:方便客戶,冷靜處理
電話訪銷員和零售客戶是“背對背”交流,在“四員”中是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其他“三員”工作基本是在市場上,和零售客戶“面對面”接觸,有些尖刻的話兒,他們不好意思面對面發(fā)火,電訪員有時候就會成為“替罪羊”。比如,小盧所訪銷的那位零售客戶,他們有時可能對煙草公司的投放政策或者是服務不滿意,或者是他們本身真的是太忙,正好我們訪銷到該客戶,“湊”到點子上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和客戶爭辨“誰知道你什么時候閑著?”這樣爭也沒有什么意義,只能激化矛盾。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客氣地說“對不起,打擾您了,等一會兒我再打電話過來。”等訪銷一輪之后,我們再打電話過去。同時,對于這些客戶,我們要做好記錄,錯開客戶的銷售高峰期,趁客戶生意不忙時再來訪銷。面對話語比較尖刻的零售客戶,你不要爭辨,按照他的話,多打幾次電話,他們也不好意思再和你胡攪蠻纏了。
另外,我們在電話訪銷時會遇到一些“閑人”,這些人不一定是零售店主,大多是他們身邊的親戚朋友,他們聽到電訪員的講話很好聽、很溫柔,會在電話里講一些無聊話語,遇到這類人,最好當好一個聽眾的角色,他們在聽到你不答理之后,也會知趣而退。不可對客戶冷嘲熱諷,更不可惡語相對,否則,吃虧的還是自己。
案例四:
“某老板,你的煙送來了,這次訂的煙不少呀,看樣子生意挺不錯的嘛。”前幾天下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