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2013年以來,為進一步強化市場監管目標、規范市場監管流程、轉變市場監管模式,提升市場監管水平,筆者單位開始實行市場監管“136”工作法,在提升市場監管效能的同時實現了專賣管理工作的新突破。所謂市場監管“136”工作法,是指:利用一個工具(市場監管移動終端機),按照終端機顯示的三類任務(指令任務、系統任務和自訂任務),采取六個步驟(接收任務、對比分析、制定計劃、市場簽到、執行監管、數據錄入)開展市場監管。
筆者認為,作為一種新的市場監管工作法,一定要在舊的管理模式上有新的突破,結合實際運行情況,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抓起:
一是實行信息支撐,提升市場監管效能。隨著市場監管工作的深入開展,在專賣信息系統實現“事事有流程、事事有標準”的基礎上,給市場監管員每人配備一臺市場監管移動終端機,借助移動平臺無線互聯、高速傳輸、同步再現、自動智能分析等特點,可以實時查詢零售戶基本信息、卷煙經營信息、案件線索信息、卷煙條噴碼信息等相關數據信息,同時可以將市場情況及時進行系統錄入。市場監管員通過數據的分析研究,系統預警提示,帶著問題上市場,提高了市場檢查的針對性和目的性,真正的實現了監管的精細化、流程化、痕跡化、信息化,提高了監管效能。
二是實行網格管理,實現市場監管全覆蓋。根據各區崗位設置及人員配置情況,建立了以農村稽查中隊和城區專賣管理所為單元的卷煙市場網格化管理模式。針對每一網格的地域特征、監管目標和卷煙零售客戶數量,配置了相應的市場監管員和執法裝備,對每一網格實施動態、全方位管理,為網格內的卷煙零售客戶提供高效、有針對性的服務,確保卷煙市場的“一塊地、一寸田”都在市場監管員的監管范圍之內,提高對卷煙市場的掌控力實現了卷煙市場的全面覆蓋。
三是實行檢查考核,確保市場監管高效開展。根據監管工作實際,與崗位標準化建設相結合,建立了市場凈化率低于96%、卷煙零售戶監管不到位等考核指標,并納入市場監管工作開展的各個環節當中,加大監督、檢查、考核力度,確保市場監管工作的堅實有效開展。同時,通過移動平臺對市場監管員的工作軌跡進行全程記錄、回放,便于督查組即時監督檢查市場監管員工作情況,并將工作成效的分析統計結果以圖表形式在線直觀查看,有針對性的安排部署監管工作,對市場監管員實現吧考核的實時、準確、高效,推動了專賣市場監管工作的不斷提升。
四是實行有效對接,提升社會滿意度。市場監管三類任務,涵蓋了專賣管理工作中市場管理的各項工作內容。借助移動平臺,實現了現場證據的有效收取,建立了統一的監管標準和監管流程,確保了市場監管與案件查辦的無縫對接,使煙草專賣行政執法真正做到了程序合法、定性準確、嚴格規范、公開透明,有效杜絕了“人情案”和“面子案”。同時從根本上實現了從多個維度和層面發現監管信息,有效實現了客戶的分類監管、重點監管,保證了煙草專賣行政執法的公平、公正,樹立起了“懂法律、會管理、善服務”的煙草專賣執法隊伍新形象,有效提升了社會的認可度和滿意度。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