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三)構建信息反饋機制,加強信息交流溝通,提高科學監管的能力和水平
(1)建立重大信息報告制度。審計、財務、專賣、企管等監督管理部門在日常管理監督工作中,對于重大信息和事項,通過局域網、會議座談等形式及時報告、歸集和管理,保證內部信息暢通,提高市局(公司)的決策力、執行力和控制力。
市局(公司)審計科對同級審計工作開展情況、財務收支審計情況、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情況、重大物資采購審計情況、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審計情況、重要經濟合同審計情況等進行報告;財務科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稅金繳納、預算執行、費用開支、資金運用、國有(固定)資產清理等進行報告;專賣管理科對同級監管情況、內部專賣管理監督檢查工作開展情況、大要案件情況等進行報告;企管科對全市績效考核情況、質量目標完成情況、企業經濟運行情況等進行報告。
(2)建立定期通報制度。定期與專業部門互相通報工作情況、重要案件情況,專業部門提出工作建議。監察科每季度向市紀委、監察局填報《紀檢監察機關接受信訪舉報統計表》、《紀檢監察機關初步核實違紀線索統計表》、《紀檢監察機關立案案件統計表》、《紀檢監察機關處分人員統計表》、《紀檢監察機關復查復議復審復核案件統計表》、《案件快報表》以及在允許范圍內通報紀檢監察工作開展情況。審計科出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報告、工程建設各階段審計報告、財務收支審計報告、重大物資采購審計報告,在允許范圍內定期向審計局和內審協會報告。財務科對專賣罰沒收入進行統一管理,遵循“一案一罰, 一案一繳”原則,每月定期向市財政局報送專賣罰沒收入對賬表和統計表,確保上繳國家財政數據及時、準確;財務科定期向稅務局申報單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員工個人所得稅,并及時上繳入庫。
(四)整合內外監督資源,形成監督的整體合力
(1)建立聯合辦案制度。市局(公司)協同市紀委、監察局、法院、檢察院、公安局聯合辦案,在聯合辦案中,相互支持,相互協作,加強配合,切實維護行業和員工的利益。
市局(公司)發現行業工作人員有違法違紀案件時,必要時要求紀檢監察、檢察院、公安、審計機關介入,積極協助配合并提供有關材料,對專業部門的工作予以大力支持。
(2)建立預防職務犯罪制度。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市局(公司)與專業部門共同開展前瞻性的調查分析,努力研究治本性措施和對策,積極總結和推廣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從源頭預防貪污、賄賂、瀆職等職務犯罪,增強預防工作的合力,保障全市行業快速、穩定、健康發展。
主要通過五個方面的內容預防全市行業職務犯罪。一是教育預防。借助檢察院、監獄等監督資源采取講座、聽取現身說法等形式開展預防法制教育活動,進一步強化領導及干部職工遵紀守法、秉公執法、文明執法教育;二是機制預防。完善內部工作機制,堵塞漏洞,形成監督制約體系;三是監督預防。檢察院、監察局配合市局(公司)對干部職工履行職責是否依法、是否廉潔、是否公正,進行檢查監督。四是崗位預防;監察局、財政局配合市局(公司)對全市行業重要崗位和專項資金進行預防;五是調研預防。探索總結預防工作好的途徑和經驗。
(五)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構建科學規范的權力運行機制,確保權力運行的規范性、公正性和實效性
一是堅持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按照《關于領導干部報告個人重大事項的規定》,在規定的時間內以書面形式向黨組報告個人重大事項,黨組(機關黨委)、政工人事和紀檢監察部門認真監督執行,并把執行情況作為考核領導干部的一項重要內容。二是認真落實領導干部廉政談話制度,堅持對縣局(營銷部)班子成員進行廉政談話、敲警鐘,以預防為主,把對領導干部的監督落到實處。三是落實廉政建設制度,借助 “大宣教”工作的開展,在全市行業黨員、領導干部、職工及家屬中分別開展形式多樣的反腐倡廉教育活動,提高干部職工反腐敗斗爭的廉潔自律意識,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風氣的侵蝕,有效懲治和預防腐敗犯罪。四是堅持“三重一大”集體研究決策及執行情況監督制度。凡是涉及企業重大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的使用等問題上,必須經過黨組集體研究決定或投資、預算委員會集體研究決定,凡涉及職工切身利益重要事項均交薪酬委員會和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決定。五是全面落實政(企)務公開及報告制度。市局(公司)把政(企)務公開工作納入黨組(機關黨委)工作重要內容,形成了黨組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工會、紀檢監察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職工群眾積極參與的政(企)務公開領導體制、工作機制和督察制度,做到全方位的公開,并在內容上突出職工晉級、獎金、福利待遇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熱點問題、企業管理中的費用開支、業務接待重要敏感問題等以及企業經營管理和改革發展重大問題進行了公開。充分發揮制度在防范和克服腐敗現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干部和全市煙草行業員工的積極性,對單位各項制度規范的執行情況實施全面監督。
(六)更加注重流程控制,以科學的運行機制為保障,強化內部管理監督
牢牢把握“兩煙”經營、財務管理和審計監督、物資采購、工程建設、干部選拔任用等幾項監管的主要內容,注重過程監督與重點監督相結合,監督檢查與改進工作相結合。
(1)加強對卷煙經營各環節的監督檢查。一是加強對網絡運行環節的監督檢查,防止“虛擬客戶、分單做賬”等行為發生。二是加強對費用預算執行的監督檢查,嚴禁采用現金、實物等各種形式進行補貼銷售。三是加強對特供煙和緊俏貨源分配的監督檢查,防止變相“賣大戶”行為的發生。四是加強對滯銷卷煙降價處理以及罰沒煙處理的監督檢查,防止違規促銷行為發生。五是抓好對卷煙體外循環專項治理,堅持屬地銷售,嚴格監控零售大戶的銷售情況,防止利用零售大戶向外侵銷。
(2)加強對基建工程的管理監督,促進工程建設規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市局(公司)成立工程項目監督小組,紀檢組長擔任組長,成員由監察科、審計科相關人員和職工代表組成,具體負責重大工程項目中的招標與比選、合同、施工過程、款項支付等監督管理工作。重要環節如招標、比選邀請監察局、發改委、建委等專業部門參加,對是否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權限、程序進行全程監督,確保程序合法合規。
(3)加強對物資采購的監督管理,進一步規范物資采購行為。市局(公司)成立由監察科牽頭,財務、審計、企管、法規科有關人員組成的物資采購監督小組。推行陽光操作,實行痕跡化管理,提高工作透明度,最大限度地堵塞了采購工作中的管理漏洞,提高了全市行業經營管理水平。一是形成 “投資決策層、采購執行層、監督制約層”三維一體的監督制約機制。二是做到 “投資管理、比質比價、簽約付款”三線互控的管理體制和“投資方、使用方、供貨方”三方滿意的評價機制。三是嚴把“六個關口”:即投資委員會嚴把項目立項關,保證立項合法合規,滿足需求不重復;比質小組嚴把質量關,保證美觀實用;比價小組嚴把價格關,保證貨真價實;財務部門嚴把付款關,做到手續齊全;紀檢部門嚴把廉政關,保證全過程公平公正;物資采購部門嚴把驗收關,保證票物相符的運行機制。
(4)規范財務資金管理,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完善大額資金支出的審批程序,提高資金使用的規范性,積極完善資金監管中心體制機制建設,建立嚴格的授權審批制度,建立帳戶集中管理、分戶收支制度,使對資金的管理監督向“收支并舉、監管并重”的方向發展,實現對資金的有效監管。在貨幣資金管理中,堅持“不相容崗位分離”原則,同時注重加強銀行賬戶管理,控制賬戶數量,把所有賬戶都納入了監管范圍,從源頭上阻止了賬外賬和小金庫的發生。
(5)切實加強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監督,完善干部選拔任(聘)用工作機制。市局(公司)成立加強領導干部選拔任(聘)用監督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監察科。一是實行干部選拔任(聘)用工作程序檢查制度。監察科牽頭會同人事勞資科對本單位和各區縣局(營銷部)執行干部選拔任(聘)用工作情況進行自查或檢查。檢查過程中,重點檢查干部選拔任(聘)用工作推薦、考察、醞釀和決定等程序的執行情況。對干部選拔任(聘)用工作情況作出綜合評估,向市局(公司)黨組寫出專題報告。二是實行干部選拔任(聘)用工作監督聯席會議制度。市局(公司)半年召開一次干部選拔任(聘)用工作監督聯席會議,由紀檢組長負責召集,組織人事勞資科、政工科、監察科、審計科等部門的負責人參加,分析研究干部選拔任(聘)用工作程序執行情況及落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三是實行擬提拔任(聘)用干部征求紀檢監察部門意見和對新提拔干部進行廉政談話制度,擬提拔任(聘)用干部人選未書面征求紀檢監察部門意見,或紀檢監察部門明確提出暫緩或明確反對的,不得提交黨組會討論。四是實行提拔領導干部全程記實和公示制度。凡是干部提拔,必須對人選的提議、民主推薦、民主測評、考察、醞釀、討論決定及任(聘)用干部進行詳實記載,存檔備查,為實施責任追究提供依據。擬提拔干部在公示時,應同時公布干部群眾反映問題的聯系部門、聯系人和監督舉報電話。
(6)嚴格落實各項督察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了“三級督察”體系。明確了領導層督察、各職能部門督察、縣局(營銷部)督察的職責、原則、內容和方法,加強了全市行業各項工作的細節管理,注重過程控制,提高執行力,不斷提升各單位管理水平和工作質量,建立有效的內部監督激勵機制,保證各單位、各部門的督察工作規范化、精細化。二是認真抓好三級督察工作。市局(公司)機關各職能部門、各區縣局(營銷部)、物流中心督察小組每月對客戶經理、專賣稽查員、送貨員崗位工作質量進行月督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