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隨著煙草行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和社會的不斷關注,國家局站在行業的高度,不斷加強自律工作。從對行業內部系列的專項治理整頓,到2005年正式提出的煙草行業內部專賣管理監督,內管機構進一步優化、內管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行業內部專賣管理監督工作正在不斷向著“制度化、規范化、日常化”邁進。2012年,全國推行專賣內管工作委派制,將專賣內管工作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在專賣內管委派制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卷煙經營監管工作,筆者結合所在地區工作實際,作一些粗淺探討。
1、當前專賣內管工作現狀及存在問題
2012年來,各級內管工作委派機構相繼成立,各縣(市)局在工作部署、財力投入、人員配備上均給予了大力的支持,但內管部門工作仍然沿襲過去模式,并沒有真正體現專賣內管委派制“機構獨立”、“垂直管理”、“職責調整”、“構建體系”的四大特點和要求。
1.1、部分單位規范經營主體缺位。卷煙規范經營應是經營部門自律為主、監管為輔。行業內規范經營的主體是“兩煙”生產經營部門,首先應建立健全規范經營的規章制度并嚴格貫徹執行。但是,部分單位“兩煙”生產經營部門規范經營的各項內部控制制度尚未健全,經營部門未從自律規范的高度,深層次的制定規范制度,內控制度僅靠內管部門制定制度為主,或是因目標考核任務等因素,有的部門甚至有意識的規避現行的一些制度,無形中造成內管部門監管難度加大,部分制度也形同虛設,規范經營主體缺位,被動接受內管部門的監督,規范經營難以取得實效。
1.2、專賣內管委派制監管效果不明顯。原有的監管主要是同級監管模式,內管人員和被監管部門同在一個“屋檐下”薪酬福利同享,是一個利益共同體,監管工作形同左手管右手,為保“飯碗”容易出現不愿管、不敢管的弊端。專賣內管委派制“機構獨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改變這一狀況,但部分“兩煙”生產經營人員及內管人員沒有充分理解這一職責調整和定位,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思維上,認為監管是找經營人員的“辮子”或未站在規范經營是保護職工不范錯誤的角度,在監管工作中思前想后、畏首畏尾,監管效果不明顯。
1.3、相關部門溝通不夠順暢。內部監督管理需要對“兩煙”生產經營部門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監督,盡量避免不規范經營行為,維護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利益,同時也是避免行業內干部職工違規違紀的一種手段。專賣內管工作涉及到生產經營、財務、綜合計劃、紀檢監察等方面的工作,需要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及時有效溝通信息,監管工作才能取得實效。但目前除與卷煙生產經營部門外,與其他部門的信息溝通、傳遞缺乏必要的平臺和機制,溝通不夠順暢。
1.4、監管方式不夠科學,監管節點不夠全面。在現行的監管工作中,各縣市根據各自對內管工作的認識不同,監管節點、重點以及監管方式也不盡相同。一是有些監管顯得不夠科學,例如多數縣市仍沿用原來的隨機跟隨配送車輛檢查卷煙落地入戶銷售情況,結果只能是全部落地入戶銷售,因為沒有任何人會在有監管人員在場的情況下克扣截留、送貨后回收卷煙等不落地入戶銷售,該類監管流于形式;二是監管不夠全面,有盲點。又如作為貨源供應標準重要依據的市場信息采集分析、需求預測的上報就顯得十分重要,但監管部門對這一關鍵節點不夠重視,導致對貨源供應監管出現盲點。
1.5、內管隊伍力量需要加強。2012年內管部門獨立后,各縣市內管部門設派駐組長1人,烤煙、卷煙專職內管員各1人,共3人(純卷煙縣2人),僅憑專職內管人員完成轄區內內管預警調查、內管市場走訪、其他各項定期的、專項的檢查工作,人員力量嚴重不夠。
2、加強卷煙經營監管的對策及建議
2.1、建立健全規范經營內控制度,發揮“兩煙”生產經營部門規范經營主體作用。規范經營是行業的生命線,自律是前提,內部監督是保障。卷煙經營部門應從貨源購進(信息采集分析、需求預測、貨源采購、入庫等)、銷售(訂單采集、貨源供應、宣傳促銷等)、配送(出庫、配送)、高價位卷煙銷售管理、零售終端、報廢卷煙等環節,建立相應的管理規范,做到有章可循,從制度上確保不規范行為得到控制。卷煙經營部門和其上級業務主管部門應發揮自律的主體作用,加強對各項內控制度的貫徹執行情況的考核,預防制度空轉,確保內控制度得到有效落實,推動卷煙規范經營。
2.2、加強協作,推動專賣內管工作。內管工作是一種自我約束行為,在現有的大環境下,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動,各級局“一把手”對轄區內的內管工作負總責,協調相關部門,共同推動內管工作。
2.2.1、加強部門聯動。內管部門與專賣、卷煙營銷、物流配送、綜合計劃、財務、紀檢監察等部門應建立長效機制,加強聯動,利用信息系統、定期聯席會議等平臺,及時傳達卷煙經營規范要求,糾正階段性不良苗頭,適時參與卷煙經營重大經營決策制定,及時溝通計劃下達、價格管理(調整)、資金結算數據、案件(內管)移送處理等信息,便于對卷煙經營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監管;
2.2.2、加強“四員”聯動。直接從事市場檢查和服務專賣稽查員、客戶經理、送貨員、內管員,應及時收集整理卷煙市場內外部違規經營、異常經營信息,客戶需求、投訴舉報等信息向相關部門反饋,并及時對市場信息和內部人員違法違規信息進行處置,共同對卷煙市場進行有效控制和實施內部專賣管理監督;
2.2.3專賣內管進中隊。專賣內管部門獨立后,應遵循專賣、內管“分開不分家”的原則,將專賣內管作為基層稽查中隊的一項重要工作,賦予稽查員兼職內管員的職責,在內管部門的指導下,協助、參與專賣內管工作,以彌補專職內管員人員的不足。
2.3、多措并舉,加強對卷煙經營行為的監管。內管工作開展近10年來,采取了許多有效措施,對規范卷煙經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專賣內管委派制下,還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對卷煙經營進行監管。
2.3.1、轉變工作作風,充分發揮專賣內管委派制的監管作用。派駐部門在開展日常檢查工作時,應做好角色轉換,以委派單位的名義開展工作,大膽實施內部監督,發現的違規違紀線索及時向委派部門匯報,直接對委派單位負責。本著為規范經營保駕護航的態度,要善于及時將規范經營要求、階段性不良傾向、整改要求、措施等與派駐所在單位進行溝通,取得理解和支持,發揮專賣內管委派制“雙重管理,以委派單位管理為主”的監管作用。
2.3.2、加強卷煙市場實地走訪,及時核實、發現內部違規違紀線索。在過去的內管工作中,市場實地走訪偏少,內管員對卷煙零售戶不太熟悉,難以收集到有價值的內部違規違紀線索。內管部門應以委派制為契機,轉變過去重資料輕市場走訪的工作方式,帶著信息系統預警、備案備查資料核實等問題,現場走訪零售戶,掌握零售戶停歇業等基本情況和經營規模、經營能力等基本情況,加強與零售戶的溝通,重點收集整理零售戶自主訂貨、收貨、庫存情況,卷煙銷售去向,客戶需求、投訴舉報等情況,核實和發現可能存在的內部違規經營線索。
2.3.3、適時梳理、調整監管關鍵節點,排除監管盲點。隨著客戶的需求變化,卷煙營銷在訂單采集、貨源供應、卷煙配送等環節工作模式不斷改進。內管部門也要與時俱進,應熟悉卷煙營銷工作流程,適時關注營銷模式的變化,及時梳理、完善、調整監管關鍵節點,排除卷煙營銷模式改變后出現的監管盲點,對卷煙經營全過程實施全面監管。例如市州局公司啟用貨源供應自動分配系統、推行手機訂貨等,內管部門應對可能出現的新問題及時作出必要的響應。
2.3.4、完善內管信息系統,加強系統分析預警功能,提高監管效率。內管信息系統“智能預警指向明確、痕跡管理可視可控、查詢方便自動統計、流程驅動步驟明了”具有由人工排查內部違規線索無法比擬的的優勢。但現行的內管信息系統在單位(部門)之間業務數據銜接、信息溝通傳遞,貨源分配、客戶星級調整、卷煙打碼到條等預警點設置,特別是卷煙銷售品牌、數量、走勢等經營信息分析功能薄弱,已不能滿足監管工作需要,需要進一步完善,提高監管效率。
2.4、加強教育培訓,提升規范經營和內部監管能力。人的思想指導和支配人的行為。內管工作的成敗,關系到行業的生存和發展,關鍵是要提升自身規范經營和內部監管的能力。
2.4.1、要長期、堅持不懈地加強規范經營是行業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的教育。只有讓行業內領導干部和卷煙經營人員、內管人員在思想上真正認識到專賣內管是解決行業注重自律課題的重要措施,是堅持和維護國家煙草專賣制度的本質要求,是行業持續穩定協調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才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政績觀,來指導卷煙經營和監管工作。
2.4.2、定期對卷煙經營、管理人員內管人員業務知識的培訓。一是定期組織卷煙經營、管理人員學習卷煙營銷各項內控制度、各級局對卷煙經營規范要求,讓其知道“該怎么干、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二是定期組織內管人員學習卷煙營銷業務流程和對卷煙經營的規范要求,重點加強卷煙經營監管關鍵節點的監管目的、監管方法等的教育培訓,讓每一個內管人員都“會管、能管”,三是要進一步對專職內管人員的人事管理、薪酬福利等進行改革深化,具體解決“不愿管、不敢管”的問題。
總之,卷煙經營自律是前提,內部監管是手段,規范經營是目的。對卷煙經進行監管,應發揚和鞏固內部監管中已取得較好的經驗和措施,在專賣內管委派制下,積極探索加強對卷煙經營的監管,切實發揮內部專賣管理監督的作用,不斷促進卷煙規范經營,為行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