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在現行的專賣體制、機制條件下,商業企業既是卷煙市場的管理者,又是卷煙經營的主導者;既是游戲規則的制定者、裁判員,又是運動員。毫無疑問,全面加強對商業企業的內部監管,對維護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利益,推進“卷煙上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此,筆者結合上饒煙草的實際,就提升商業企業事前監管效率談一點個人淺顯的看法。
一、商業企業內部不規范的原因
1、對規范經營認識不足,存在規避監管的主觀故意。目前,銷量仍然是煙草商業企業的業績考核的最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并且與員工的工資直接掛鉤。為完成銷售任務,部分商業企業對規范經營的認識不到位,存在營銷策略上弄虛作假,制定一套、執行一套,規避監管的主觀故意,片面追求銷量增長采取壓銷、搭銷、組合等不規范行為 。
2、任務驅使,導致任務完成與不規范經營矛盾不可調和。為完成銷量任務,商業企業對一些市場接受程度較低的品牌,往往采取捆綁銷售、搭配銷售等手段銷售卷煙;對一些市場主銷品牌采取強壓的形式迫使零售戶超出實際銷售能力大量訂購;甚至把眼睛盯著別人的市場,脫離本地市場實際需求、盲目投放、沖擊其他地區市場。
3、人為放任,或非法牟取利益。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全社會的生活壓力不斷加大,部分員工由于缺乏正確的人生觀,為完成任務,當他們獲知市場上存在煙販收購卷煙異地倒賣信息時,不是去主動管理,而是認為只要自己不參與,反正卷煙流入到別人的市場,對增加自己轄區的銷量有利,何樂而不為。更有甚者,少數員工甚至利用職務之便,或利用停歇業零售戶名義套購倒賣卷煙;或克扣截留零售戶訂購的卷煙、強制零售客戶訂購指定品牌卷煙然后回收倒賣;或集中時間、集中線路或超零售戶經營能力投放卷煙,為非法收購倒賣卷煙活動提供方便,非法牟取利益。
二、商業企業內部監管的現狀以及監管效率不高的原因
從2011年3月江西省在全國煙草行業實行內管委派制試點以來,內部監管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一定程度上較好地解決了“不敢管、不愿管、不會管”以及內管機制空轉等問題。由于受機制、體制方面的制約,導致內部監管的效率不高,尤其是在預防內部不規范經營行為方面難有大的作為。目前,對商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監管呈現出以下特點:“重事后追究、輕事前預防”,“ 重業績、輕管理”,“重監管形式、輕分析解決問題的實際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1、內管人員不得不聽命于派駐單位。按照內管委派制“垂直管理、雙重領導、相對獨立”的原則,除業務工作由上一級專賣內管部門領導外,派駐機構內管人員的進入以及崗位變動均必須得到派駐單位的許可,組織關系、檔案仍由派駐單位負責管理,薪酬福利也是由派駐單位發放,這就決定了內管人員在很大程度上必須聽命于派駐單位。在實際工作中,內管人員較多兼職,隊伍穩定性較差、履職能力較弱,加之人事管理機制、考核評價機制等不夠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內管人員積極性、主動性的發揮,對派駐單位在營銷策略上弄虛作假,片面追求銷量增長采取壓銷、搭銷等不規范行為只好視而不見。
2、重業績,輕管理。目前,銷量仍然是煙草商業企業的業績考核的最最重要的指標之一,為完成任務,往往會制定一些重點考核指標,定期對營銷人員進行考核,并且與個人的經濟收入直接掛鉤。考核指標是否合理、是否超過營銷人員的承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關系到規范經營。當卷煙銷量、結構指標難完成的時候,容易放松規范管理,導致內控制度執行力差等問題,未能發揮內控促規范的作用。
3、重事后追究、輕事前預防。強化事前監管的重要舉措主要就在于預防,體現在違法違規行為發生的機會和概率明顯下降,意味著發案率的減少。然而,一到考核時間,卷煙營銷、專賣管理部門均能拿出許多實實在在的數據,如果內管人員此時拿不出處理了多少人、多少案件的具體數據,往往會給人內管人員無所事事的感覺,這對內管人員來說無疑十分尷尬。
三、緊扣重點環節,強化事前監管,提升監管效率
卷煙規范經營任重道遠,只要真正做到全員參與,自覺自律,加強全程監管,就一定能夠從根本上杜絕不規范經營行為的發生。其中,強化重點環節的事前監管,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要在自律培訓上狠下功夫。煙草行業30年改革發展的歷史證明,嚴格規范是保持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生命線。為此,各級內管部門要組織干部職工認真細致學習并全面貫徹落實煙草專賣法律法規、“兩高”司法解釋和省、市局(公司)相關規范生產經營的各項制度規定,加強以管促控,并通過案例教育,不斷提升全員規范意識,增強規范經營的自覺性和責任感,真正做到對規范工作再認識、再理解、再提高,真正使嚴格規范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覺做到自律、規范。正確處理好規范與發展的關系,大力倡導以品牌培育能力為營銷考核重點,努力改變以銷量論英雄的政績觀,嚴格落實《國家煙草專賣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企業卷煙經營專賣內管工作意見》的要求,從源頭上杜絕內部不規范經營的發生。
二要加強市場調研分析,主動對營銷策略的合理性進行把脈。通常卷煙按市場表現可分為緊俏煙、順銷煙、滯銷煙及新品四類,并分別制定針對性的營銷策略、明確相應的供貨標準。為切實加強事前監管,內管部門應當根據國家局內管工作意見,定期對商業企業的品牌引入、貨源分配、零售大戶管理、高價位卷煙管理等方面的內控制度的建設及落實情況進行評價,在廣泛收集不規范經營線索的同時,充分利用好營銷系統、專賣系統的查詢功能,切實加強本轄區的卷煙銷售分析,并通過市場走訪掌握相應的情況,對營銷策略、供貨標準的合理性進行分析判斷。主要內容有:1、是否按照零售客戶的市場類型、經營業態、經營規模確定貨源分配權重來分配貨源;2、貨源分配方案是否落實到位;3、是否存在強制搭配或是捆綁銷售等行為;4、卷煙投放數量和投放節奏是否合理均衡;5、密切關注市場對新品的接受程度及銷售動向,尤其是銷量的異常波動情況。堅決杜絕脫離本地市場實際需求、盲目投放、沖擊其他地區市場等違規卷煙經營行為的發生。在監管過程中,發現問題要及時提出進一步完善、具體的針對性措施,并督促整改到位,切實杜絕卷煙銷售過程中非市場因素的影響,從源頭上杜絕不規范經營行為的發生。
三要明確職責,派駐機構上下聯動。在現行的機制體制條件下,內管部門對“兩煙”生產經營的監管重點,應當是“以內管促內控”、“以內控促自律”,強化事前監管無疑是最有效的措施。為提升事前監管效率,各級派駐機構的監管重點應當有所側重、分工合作。市局內管派駐辦重點負責對卷煙購進、到貨確認、貨源分配、貨源公開、搭配銷售、捆綁銷售等進行監管,及時查處內部違法違規案件。縣局內管派駐組重點負責對貨源分配的落實到位、物流配送、客戶信息管理、捆綁(搭配)銷售、內部人員套購倒賣卷煙、宣傳促銷、集中投放、大戶管理、供貨的合理性評價、新品培育等進行監管,及時開展調查核實、反饋信息。只有派駐機構上下聯動,及時采取措施,不規范經營行為必將大幅度減少。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