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編者按:本文結合當前的社會中存在的相對剝削、仇恨社會等現象以及因經濟上的貧困產生的心理失衡等現狀,分析了煙草執法中突發事件的發生原因,如果不及時處理好的話,就有可能演變成為群體事件,產生非常嚴重的后果。并通過筆者在煙草執法中遇到的多次突發性事件的處理所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提出了一些處理此類事件的方法,如:忍、疏、調等幾種方式。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中國社會已進入轉型期,人們的各種利益關系以及思想觀念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此影響下,我們在煙草執法過程中也經常有圍攻、毆打、辱罵執法人員等突發性事件發生,一旦不及時處理就有可能引發群體事件,必將影響社會的穩定,造成嚴重的后果。如何預防和妥善處理突發性事件,成為我們基層執法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旨在以個人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突發性事件的解決措施為例,考察突發性事件發生的現狀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煙草基層執法人員的應對措施。
一、突發性事件發生的現狀及原因
在我們的執法工作中,與我們發生矛盾的對象往往都是那些經營規模不大、卷煙銷售利潤不高,以及對煙草法律法規知道的不多的農村經營戶。他們為什么容易和我們發生矛盾呢?這和當前的社會和經濟現狀是有關系的。
1、相對剝削,仇恨社會。西方社會學家斯梅爾塞借助經濟學描述產品價值增值的術語,提出了一個解釋群體行為的社會學理論—“價值累加理論”,在這里面分析造成群體性事件發生所需的社會條件。斯梅爾塞認為,所有的群體性行為、社會運動甚至革命的發生,都是由6個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產生的。而引起突發性事件的就是其中的“結構性緊張”。 這一因素的表現是人們普遍感覺社會在某些方面出了問題,通常集中于一些具有普遍性意義的社會問題上,如社會不平等、不公正、社會壓迫、剝削等。這些問題造成普遍的社會不滿,而既有的社會權威與制度體系被認為可能無法解決這些問題。這種結構性緊張的關鍵是作為行動者的特定的人群明確感受到了他們的訴求是什么,并認為有足夠的理由需要采取行動以表達這種訴求。比如卷煙經營戶對煙草公司的限量供應緊俏卷煙政策就非常不滿,即不能保證他們的需求,又不許購進非渠道的卷煙。認為這直接影響了他們的生存,是一種不公平的制度。這一因素往往與特定的導火索事件(如:執法人員要將卷煙經營戶的違法卷煙依法登記保存)沒有關聯,而恰恰相反,特定的導火索事件不過是這種結構性誘因的一次爆發刺激。
在這個方面,“相對剝奪”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所謂的“相對剝奪”指的是一種社會心態或社會心理,即人們認為自己沒有得到自己應該得到的東西。“無論人們追求的是經濟保障、政治權利、自我實現、還是社會歸屬感,社會總是教導人們:只要按照一定的方式去努力,就能達到這些目標。而當人們感到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并未取得足夠的進展時,就產生了所謂的‘相對剝奪’。在他們看來,這個制度沒能給他們應得的東西。”也就是說,即使一個特定群體成員的生活質量或社會地位事實上已經得到很大改善,但如果在和其他群體的對比之中處于弱勢或劣勢,那么他們也會產生被剝奪的意識,也會產生社會仇恨。 當煙草市場出現上述這種現象后,勢必引起經營戶對煙草部門的反感,再遇上執法人員要對其違法行為予以處罰這根導火索,就很容易引起暴力抗法等突發性事件。
2、貧困群體,心理失衡。改革開放30年,成就巨大,舉世矚目,但也伴隨著貧富差距拉大的問題。基尼系數是世界上用來分析收入分配差距的基本指標。1978年我國為0.18,現在已達到0.6,而基尼系數的國際警戒線是0.35至0.4,收入差距拉大問題,在很大的程度上給社會安定造成隱患。在我近十年的執法工作中就曾遇到的多次突發性事件,有圍攻我們的、有拿刀威脅的、有辱罵執法人員的、還有鉆到車底耍賴的等等。而參與者大多是諸如城鎮下崗失業人員、“三無”人員等邊緣群體,因生活相對貧困,心理處于失衡狀態,此時一遇風吹草動,心中積郁的不滿極易爆發,成為無直接利益沖突的積極參與者。他們具有較強的對抗性強,很多人存在“不鬧不解決,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的想法。而這一些人又不是我們平時的管理和服務對象,對煙草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了解不多,一旦他們糾集在一起,將矛頭指向我們,為突發性事件推波助瀾。那么就會使我們的工作陷入被動。如果不及時處理,就很有可能演變成群體事件,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
二、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由于行業關系,煙草執法人員在執法中遇到的突發性事件的對象沒有公安機關那么復雜,一般來說不外兩種:違法卷煙經營戶、和違法卷煙經營戶有利益關系的社會人員,如:親戚,朋友、鄰居等等。在發生突發事件如阻擾執法、辱罵執法人員、拒絕接受檢查等情況時。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忍。在對方沒有采取人身攻擊的情況下,無論對方的態度怎樣惡劣我們都不能處置粗暴、缺乏耐心。在處理糾紛的過程中,不能對群眾缺乏感情,置群眾安危冷暖于不顧,無視群眾正當要求,要將心比心的換位思考。不能把事件發生的原因完全歸咎于群眾素質太低,動不動就給群眾扣上無理取鬧的帽子,予以打壓。這樣只會使激起群眾更大的怨憤,導致事件向更嚴重的方向發展。在控制事態的進一步發展后,我們要做的就是:疏。這是指盡量的疏散圍觀的人員,向他們宣傳必要的法律法規,請他們配合執法人員的工作。圍觀的群眾越少對我們的工作越有利,沒有人在一旁煽風點火,當事人也就更容易冷靜下來。接下來要做的是:調。在這里我們先舉個例子,一個中年婦女,坐在其店門口地上,抱著違法卷煙哭訴他的生活多么艱難,煙草執法人員還要查扣他的違法卷煙,引來許多人圍觀。我們執法人員應該怎么辦?眼看著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我們處理的辦法可以有很多:
A.不理會,不以為然。
B.將情況上報領導,看看怎么辦。
C.去找警察幫忙,采取強制措施。
D.到人群中間就中年婦女的違法行為進行辯論。
E.疏散圍觀群眾,將中年婦女請到一邊,耐心的做其思想工作,爭取得到他的理解和配合。
F.僵持在那里,等著領導來解決。
我們自然能夠看出來,上面的選項中,E選項對于解決這次事件是最有利的。我們把這種方法叫做“小貓釣魚”。
在我們執法過程中,出事之后如果是個別蠻不講理的人的個別心理事件,我們的心態要端正,把自己當做小貓,你想,你在無理取鬧的人面前當小貓有什么丟人的呢?很正常啊,然后找一個可以讓對方離開“是非之地”的空間,再通過做對方的思想工作,待其慢慢冷靜下來,事件就可以得到解決。這個方法就像釣魚一樣把矛盾調走了。這樣就不會有矛盾繼續升級以至不可收拾的局面了。其實,我覺得在這當中釣魚的方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態度。卷煙經營戶不僅是我們的管理對象,更是我們的服務對象,他們和我們一樣都在為國家創造財富,維護國家和消費者的利益,這樣的話,大家都是一家人,站在一家人的角度,當一下“小貓”,“釣魚”也就變得很自然了。
我認為只要我們能夠努力幫助群眾解決一切能夠解決的困難。只要我們心中時刻裝著群眾,一切工作為了群眾,處處維護群眾利益,端正心態、換位思考、多一些耐心,大多數的突發性抗法事件都能夠妥善解決,代之以安定有序、團結友愛、政通人和的和諧局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