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煙草專賣許可證監管是法律賦予煙草行業的一項職責,煙草專賣管理部門有責任去做好許可證的后續監管工作。作為一名煙草專賣管理人員,我們就是要采取行之有效的辦法做好許可證監管工作,不斷探索和發現一些新辦法新思路。筆者根據幾年來的見聞,談談自己在許可證后續監管工作上的一點見解,與大家一并分享。
一、加強宣傳教育
什么是宣傳?簡單的理解可以說是擴大知曉范圍。零售戶怎么知曉煙草行業的政策?法規?制度?就是要通過專賣人員的嘴、筆、傳單、報紙等途徑來得到的。零售戶只有知曉這些政策、法規、制度才能更規范的使用許可證。道理似乎很簡單,但是擴大到每個角落卻是一項繁重的工作。
一個縣局大概有2000多個零售戶,分布在不同的村落里,而且零售戶的年齡、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都不同,要想宣傳到位是一項很繁重的勞動。筆者親歷過這樣一件事情,許可證延續需要提交的材料,最多一個零售戶來來回回跑了七八次。每次零售戶來工作人員都給講解一遍需要提交的材料,而且提前都下發了一張寫有全部材料清單的紙條,可是鑒于各種原因,很多零售戶還是來來回回跑了好幾次。在這里不是說零售戶接受能力問題,是說宣傳的難度之大。
加強宣傳教育不是一個新話題,可以說是老生常談了,但是做的結果如何?我覺得在個別地區還是需要加強的,還是需要有好多工作要做的,關于許可證的管理要求,還有很多零售戶是不懂的,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強化,不能松懈。
要想加強宣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要滲透到工作的每個細節當中。說是宣傳,并不是要求我們多搞幾次集市宣傳活動就算完事了,日常工作中零售戶的詢問,交談當中都是宣傳過程。我們只有充分利用好這些機會才能使許可證相關制度讓零售戶入腦、入心。
二、有針對性的進行監督檢查
許可證后續監管中市場檢查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檢查是傳統的做法,我們一直延續至今,除此之外能管控零售戶的手段也有推出,但是并不如入戶檢查直截了當。工作中我們遇到這樣的情況,檢查的頻次少了,零售戶就會不規范,檢查的頻次多了零售戶就會反感。有一次我們下鄉檢查,零售戶就反映你們已經是第三個來檢查的,賣點煙不夠麻煩的呢,整天來檢查,我們也沒有違規問題。
零售戶的抱怨情緒來自于我們工作的度,多檢查提高頻次并沒有什么錯誤,可是商店畢竟是以經營為目的的實體。零售戶總是接待檢查勢必影響生意,這一點我們是深有體會的。換言之,這樣不合實際的檢查,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出現了走過場的局面。囫圇半片,沒有針對性的漫無目的的檢查,到頭來不過是勞民傷財。耗費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不說,真是收效甚微。
因此,我們必須探索和創新檢查方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檢查。從沒有問題的零售就可以適當降低檢查頻次,總是有問題的零售戶我們就要適當提高檢查頻次,過去所采取的重點戶監管辦法,在許可證后續監管工作中也適用。
三、專銷聯動,信息共享
煙草專賣制度造就了現在煙草公司管理的模式,政企合一,既然我們是政企合一,就沒有必要搞什么營銷了、專賣了,本來就是一家人,一個鍋里吃飯的大家庭,兩個部門的配合尤為重要。
許可證后續監管表面上是專賣部門的工作,可是營銷部門如果視而不見就會出現像其他行業那樣出了問題沒人問、沒人管的局面,市場混亂了勢必影響到卷煙營銷工作。作為煙草公司的一員,每個人都有責任參與到許可證后續監管工作當中來,充當信息員和宣傳員的作用,形成合力提高證件的管控能力和水平。
比如零售戶都停業不干了,營銷人員也不聞不問,就會出現送貨員將卷煙私自倒賣虛擬客戶等情況。這樣的問題如果我們不能兩部門一起配合解決,單靠一方的力量是不夠的。
四、加大督導力度,不留死角
許可證的后續監管,不是管片的中隊一個部門監管就完事了,還需要專賣股和上級部門進行督導,監管是個連續的過程,不是說一個部門監管就算終結。正確的督導會促使直接管片的相關責任人提高工作力度,而不至于使監管留空。
督導檢查采取不設路線,不固定范圍的方式才能有效。以前出現過個別中隊只是重視公路沿線和鄉政府所在地的零售戶,而相對偏僻的零售戶則往往是一個季度或者半年去一次。這樣就給監管造成了漏洞,形成了盲點。督導檢查就是要避免盲點的出現,通過正確的督導,引導檢查人員開展檢查。
五、提高服務水平,營造和諧的氛圍
許可證后續監管是體現專賣部門服務客戶的重要表現,不是單純的管理與被管理關系。構建和諧的關系是監管工作的總要組成部分,不能因為監管而形成對立的局面,不能出現暴力和群眾事件。
和辦理許可證一樣,后續監管都是服務客戶的一大好事,我們不能因為服務不到位或者個別人受官僚主義的影響造成與零售戶出現對峙的局面。只有和諧的氛圍才能造就出愉快的環境。
作為專賣管理人員,首先要改掉自己身上的“官架子”雖然許可證監管權力在我們手中,但是我們也不能以權欺人“吃拿卡要”,不能借監管之機謀利己之私。客戶就是上帝,但是我們是否真的像尊重上帝一樣尊重客戶?能否做到這一點我們還需要捫心自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