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目前我國的卷煙消費者約有3.5億,其中2億多在農村,400多萬戶卷煙零售戶,近300萬戶在農村。農村市場至關重要,農村市場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對于穩定銷量、穩步提高銷售結構、穩定市場經營秩序、加強專賣管理、保持行業平穩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加強對當前農村市場的的監督管理,切實解決農村卷煙市場存在的問題,已經成為當前專賣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本文中,筆者試圖通過對農村卷煙市場存在問題的分析,從中找出做好農村卷煙市場專賣管理工作的對策。
農村卷煙市場的主要問題
當前農村卷煙市場主要存在的共性問題是總體消費水平比較低,差異比較大;農村零售戶數量雖大,但入網比例小、銷售數量少、采購檔次低、經營實力弱、經營能力差、市場秩序不夠規范。與此同時,由于農村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及情況復雜等突出特點,農村市場一直是煙草專賣行政執法與違法行為較量的主要戰場。從目前農村卷煙零售市場專賣管理面臨的問題來看:
(一)消費水平低,供需矛盾突出
近些年,隨著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整,一大批中小煙廠關閉轉產,而這些中小煙廠大部分生產中低檔卷煙。目前,卷煙工業都是以提高利潤為生產目的,低檔煙利潤少,一些煙廠干脆不生產,造成市場低檔煙緊張。而農村市場的卷煙消費主體主要是農民和一些弱勢群體,其經濟收入決定了他們的消費檔次和結構偏低,而低檔牌號卷煙計劃受宏觀調控影響,貨源緊缺,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造成供需矛盾突出,無形中為低檔牌號假冒偽劣卷煙騰出了空間,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二)法律意識淡薄,消費群體維權意識較差
隨著社會主義法制教育的普及,以及“二五、三五”普法教育,使我國國民法制意識增強,但不可否認在農村還存在薄弱環節。一方面,作為農村現有卷煙零售戶受教育的層次一般不高,法律意識淡薄,法制觀念不強,不論合法與否,他們經營的目的就是獲利。所以,在農村市場上亂渠道進貨的行為較為普遍,銷假的現象也較為突出。另一方面,農民對吸食假冒卷煙可能給人體造成的傷害認識不足,對身體健康的關注和保護意識不強。農村市場卷煙消費者與零售商戶相對居住較為鄰近,一般較為熟悉,遇到假冒偽劣商品就是買到假煙也不會向有關部門檢舉揭發,選擇自己承受。還有少部分消費者因為假煙價格較低,自己又未認識到假冒卷煙對自身的危害性,自愿選擇購買假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長了不法經營的“邪氣”,同時為執法部門及時有效查處帶來了難度。
(三)無證經營戶呈蔓延趨勢
隨著物質生活改善,富余資金增多,消費檔次上升卷煙的需求量逐年增長。以前不少性質的鄉鎮商場及供銷合作社,如今已被大量的由個體創辦的營業面積在50平方米以下的小超市、便利店和食雜店所替代。在這些小超市、便利店和食雜店中,有相當一部份的比例存在無證經營現象。造成農村經營戶持證經營率不高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一是和煙草專賣主管部門控制發證有關;二是卷煙在農村經營者的經營項目中占有分量不重,辦證所付出的精力及支出費用與收益不成正比,由此造成大量無證戶出現;三是工商部門無力從事經常性整治行動,煙草專賣行政部門單獨查處的法律支撐不力。
(四)制假販假分子將目標轉向農村大市場
經過努力,近些年煙草專賣法深入人心。在城鎮利用各種形式舉辦各種轟轟烈烈的打假活動,使販假分子膽顫心驚,無處藏身,失去生存的“土壤”。他們紛紛將目光盯住農村這個具有巨大潛力的大市場。近年來,一些不法煙販利用農村專賣執法的空白點多,農民文化水平偏低,法律意識較淡薄,經營主體不規范、無證經營戶不同程度的存在等情況;利用農民對卷煙真假、法律知識的了解有限,喜歡貪圖小利的心理;利用長期滲透得來的“群眾基礎”和相對穩定的“客源”,大肆把假冒劣質卷煙由城市轉移到農村,并逐步形成了龐大的利益共生體。
(五)制假販假分子經營方式的復雜性,隱蔽性。
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大,不法經營分子銷售假煙的方式越來越隱蔽,存放假煙地場所與銷售假煙的場所分離,經營場所內擺放的都是真品卷煙,而把假煙隱藏在其他場所。而且,售假分子的警惕性非常高,一般只把卷煙賣給熟人,不認識的人不賣。另外一方面,售假方式向直銷方式轉變,形成了自己的營銷網絡。在傳統營銷方式向現代營銷方式轉變的過程中,販假分子也轉變了銷假方式,逐步采取先訪銷后送貨,與買方單線聯系。同時,農村大部分違法經營商戶所售假煙根本不上柜臺“暗箱操作”,為專賣查處帶來極大困難,即使查到一部分,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六)農村市場專賣執法力量相對薄弱,為假煙騰出了市場空間
在專賣執法的過程中,執法人員有時會受到時間和空間限制。眾所周知,由于農村市場相對較為偏遠,卷煙零售商戶分布極其分散,在一個檢查周期內,執法人員如果按部就班,按照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線路進行檢查,機動性和靈活性就會受到影響,售假分子就會摸清執法人員的檢查規律,鉆空子,打時間差,甚至利用執法人員的休息時間進行售假活動。另外一方面,執法部門思想觀念守舊,市場管理方式方法亟待改進。少數專賣稽查人員觀念保守、思維僵化,方法簡單,粗放式地管理市場,顯然這種簡單粗糙的工作方法已不合時宜,不利于化解矛盾和解決問題。
如何做好農村市場專賣管理工作
國家各項相關政策法規的出臺,帶動農村經濟不斷增長,為煙草行業在農村市場中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從近期查獲的假煙銷售網絡案件分析,農村是大部分違法煙販的低檔卷煙銷售的大市場。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做好農村市場的專賣管理工作。
(一)擴大網絡——確保農村市場的占有率
農村市場消費檔次盡管不高,但需求量相對較大。所以,作為煙草行業要從具有10億人口的農村市場實際出發,將網絡的觸角不斷擴張、延伸,形成覆蓋城鄉、信息暢通、運行高效、完善穩固的綠色通道,我們的資源才不會流失。同時,通過網絡的擴展和延伸,更好服務客戶,方便消費者,假冒偽劣商品就會自然失去它的市場。
(二)重拳出擊——始終保持對農村制假販假團伙的高壓態勢。
最直接的對策是“抓兩頭,促中間”,引導農村卷煙零售戶自覺誠信守法經營。“兩頭”是指:重大違法戶和一般違規戶。重大違法戶是農村涉嫌倒賣卷煙的重點大戶,制假銷假的案值巨大,甚至形成家族團伙集體違法。對此要堅決打擊,發現一起,打擊一起,絕不妥協手軟。涉嫌犯罪的要及時移交公安部門立案偵查,能判刑的要判刑。必要時要采取“堵源頭,打大戶,端窩點,破網絡”的辦法,聯合工商、公安等執法部門一起行動,要有目標,有聲勢,有效果,對屢教不改、影響極壞的違法經營戶和為他們提供保護傘的人員進行嚴厲打擊,起到打擊一個,影響一片的作用。對一般違規戶,我們要堅持以“教育為主,打擊為輔”的方針,現場檢查要暫扣卷煙,沒收假冒及非法生產卷煙,但在處罰時要靈活處置,或從輕處理或批評教育,讓他們接收教訓,達到懲罰目的。通過抓兩頭,再結合煙草“四員”有側重的宣傳,帶動中間的那些持觀望態度,介于守法但不是很誠信的那部分經營戶,引導他們走上良性發展軌道,誠信守法經營。
(三)清理遏制——有效整治和清理無證經營戶。
無證戶進貨渠道通常有兩種:一是在有證戶店內拿貨;二是在煙販手中拿貨。無證戶在沒有得到正常的進貨渠道,也沒有受到正規的卷煙銷售宣傳和指導的情況下,認為只要有煙就行,不管好壞,真偽包攬,極大地危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經營秩序。解決的方法是:一是排查,組織專銷兩網人員清查轄區內無證戶的數量、分布情況、進貨渠道、卷煙銷量、違規情況等等;二是打擊。與工商部門聯合清理和打擊以經營卷煙為幌子進行違法活動的無證戶;三是監控。業務、專賣、配送三個部門全力協作,從供貨源頭上進行調控,市場檢查中進行調查,客戶走訪時進行宣傳,有效控制大戶,防止其成為“二道販子”;四是整合。對那些想辦證,想守法經營的我們要適當放寬辦證門檻,納入一部分入網監管。通過清理一批、打擊一批、拉攏一批、遏制一批的辦法,努力把無證戶控制在可掌握范圍內。
(四)巧借外力——有效解決農村市場監管盲區多的問題。
農村地廣,人口居住分散,而專賣執法力量相對薄弱,容易形成市場監管盲區。只有借助外力,才能化解矛盾。一是與基層派出所、工商所、質檢所,取得聯系,請兄弟執法部門配合,共同打擊不法分子。二是借助農村基層組織,如村委會、居委會,想方設法讓專賣執法溶進基層組織,請他們協助查處案件,提供線索,幫助我們做好工作,化解執法矛盾。三是培養重點零售戶,成為卷煙銷售的誠信戶,專賣執法的“線人”、“耳目”,法規宣傳的“小喇叭”。四是要發揮消費者投訴舉報的作用。要利用卷煙零售戶協會,農村自律性組織,把農村的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組織網絡建立完善起來,保證消費者和煙草部門順暢溝通。綜上所述,就是巧借外力化解執法矛盾,以民治民解決監管盲點。
(五)宣傳引導——促使農村經營戶誠信守法經營。
法制教育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需要全社會支持和關心,在農村更是一項長抓不懈的工作。強化煙草法律法規宣傳,積極推行農村普法教育。一是發揮專賣營銷一線員工的作用,利用市場檢查、客戶服務、送貨上門等時機面對面向廣大零售戶,宣傳煙草政策法規,提醒他們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盡量化解問題和矛盾。二是采取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法律宣傳。如在農村鄉鎮人口密集地段,農村人流量大的公路,設置戶外廣告牌,直截了當進行警示性法律宣傳。利用送文化下鄉等活動巧搭虹橋進行宣傳,或者把法律法規、真偽卷煙識別方法、卷煙營銷知識提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