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著名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長篇巨著,這部小說全景式地表現了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間中國的城鄉社會生活。早在學生時代,我就讀完了這本“大塊頭”。出于職業習慣,現在再讀此書,我更多地留意書中與煙有關的細節。認真細讀之下,不難發現《平凡的世界》里有著濃濃的煙情結,從不同側面表現了中國的煙文化。
按照當今的說法,《平凡的世界》植入了許多煙草廣告。好在這部作品創作并出版于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時候還沒有控煙之說,否則,以當前的控煙形勢,這部作品未必能獲得茅盾文學獎——書中有著這么多描寫吸煙、渲染吸煙形象的作品,控煙組織不將其拉下獎座必不罷休,說不準,還給其評個“臟煙灰缸獎”——這是題外話。《平凡的世界》中有關煙的敘述和描寫,是對那個年代的真實反映,并不影響其成為巨著。從煙的角度閱讀《平凡的世界》,書中或多或少關于種煙、吸煙、敬煙等中國式的煙文化,值得品味。
關于種煙。從《平凡的世界》有關敘述來看,種煙是一門技術活,不是大部分莊稼人所能熟練掌握的。在《平凡的世界》眾多人物中,只有孫玉厚和田福堂兩位上了年紀的農民是“營務旱煙的一把好手”,其他人包括主人公孫少安這位農村能人兼農活高手也不算是種煙好手。小說里寫到,田福堂營務的旱煙,抽起來“不硬也不軟,又香又順氣,晚上睡覺還沒痰”,徐國強老人認為是“最喜歡的禮物”;而孫玉厚僅在院子外邊的彈丸之地上營務旱煙,所出產的金黃色的煙葉,“不僅保障了他父子倆﹙孫玉厚與孫少安﹚和他二爸﹙孫玉亭﹚的煙布袋,還有剩余在石圪節的土街上換回幾個零用錢。”可見,要想種好旱煙,是要技術的。也許正因為需要技術,使得種煙在那個年代,成了“營務旱煙好手”們的副業,拿旱煙葉到街上出售,不僅可以買鹽和點燈的煤油,還可換回幾個零用錢。
關于吸煙。有關吸煙的敘述和描寫細節,在《平凡的世界》中,多得數不勝數。通過這部小說,我們不難發現,吸煙在中國是有著廣泛的群體基礎,煙文化在中國社會有著深遠的影響。首先,吸煙群體龐大。在那個年代,物質匱乏,且文化娛樂活動少,吸煙成了一種消遣。在農村里,“男人們大都一人一桿旱煙鍋”。不僅莊稼人吸煙,攬工漢吸煙,干部們也吸煙。吸煙儼然成了那個年代男人的標志。當然,身份地位的不同,吸煙的檔次也有所區別。莊稼人、攬工漢這些底層老百姓吸旱煙,有的用旱煙鍋吸,也有的用紙如孩子寫過的作業本卷著吸;稍上層或有身份的如干部田福軍、白明川等,以及條件稍好的如田潤生、金俊海等則抽紙煙,也就是卷制好的香煙。
其次,吸煙場合廣泛。那個年代,吸煙應該是不受約束,無任何限制的。莊稼人在院里坑上、田間地頭、茶余飯后,興致來了想吸就吸,沒有絲毫束縛;攬工漢們在閑暇時、歇工后、睡覺前也少不了要吸煙;干部們在討論問題、商量決策的時候也要吸煙;一個人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吸煙,兩個人在商量事情的時候也吸煙,一群人在開會的時候也吸煙;走路吸煙、坐下吸煙、甚至有睡不著覺的,爬起來也吸煙。吸煙對于中國老百姓來說,是再普通不過的事了。國人吸煙的歷史可能不長,但吸煙對國人的影響,卻是深遠的。
關于敬煙。當吸煙成為一種生活習慣,煙成為大眾化消費品時,人與人之間互相敬煙也就變得理所當然了。敬煙同樣有學問。熟人之間敬煙,可以不講究,也就是自己抽什么煙,敬給別人也是相同的煙。這時,煙是增進感情的催化劑。若有求于人時,敬煙是馬虎不得的,敬給人家必須是好煙、名煙。小說中,王滿銀因賣老鼠藥被公社拉到工地上“勞教”,為了“能多歇一會”,就硬塞給裝土的后生們高級的“大前門”煙,以讓他們裝土裝慢一點。孫少安到米家鎮給牛看病,晚上向鐵匠鋪借火借宿,給鐵匠師徒抽“金絲猴”紙煙,自己還是抽旱煙。這時,煙是探路石,是敲門磚。也有為滿足精神需要而敬煙的,如金光亮,弄了點錢回到村里,“見人就散發紙煙,心滿意足地接受村民們的恭維和道喜”,“借此機會去尋找人們的尊重”。這時,煙是身份證,是名利匾。敬煙的最高形式是送煙。煙作為一種禮品,必須是拿得出手的,像田福堂送給徐國強老人的,就是他最喜歡的旱煙葉。胡永合想拍《三國演義》,找馬國雄副縣長匯報商量,送給他一條“良友”煙。以煙作為禮物送人,雖是敬人以煙,但又超出了普通的敬煙的意義。
關于品牌。在眾多的文學作品中,《平凡的世界》里的卷煙品牌算是比較多的,共有六個卷煙品牌:大前門、金絲猴、牡丹、飛鶴、紅塔山、良友。小說中有關這六個卷煙品牌的文字不多,盡管如此,也為分析那個時代的卷煙品牌提供了依據。首先,品牌檔次的高低。 “牡丹”煙是田福軍、李登云之類的縣干部常抽的;“良友”煙是胡永合送給馬副縣長的禮物;“紅塔山”煙則是孫少安去河南購制磚機時在個體商販那里高價買來應酬用的。可見,牡丹、紅塔山、良友屬高檔卷煙。大前門、金絲猴、飛鶴無疑要比前三個品牌的檔次低。“大前門”在農村人看來,屬于“高級的煙”,但像王滿銀、田福堂,一個屬于“二流子”,一個是生產大隊支部書記,這些人都能買得到也買得起“大前門”,說明其檔次不太高,算是中檔層次吧。“金絲猴”煙是孫少安早期出門辦事用的,這個牌子看來不怎么樣,僅孫少安買過。至于“飛鶴”,書中直接用“廉價”一詞形容。其次,品牌消費群體的多寡。“大前門”可以說是第一品牌,不僅最先出場,而且出現的次數最多,好幾個場合都提到過此煙,并且吸過此煙的人也多,可謂粉絲最多,知名度最高。“牡丹”不僅是田福軍、李登云等縣干部常抽,孫少安也買過出門辦事用,可排第二。至于其他四個品牌,著筆不多,難分仲伯。
《平凡的世界》里的那個年代已離我們遠去而成為歷史。也就是從那個年代起,中國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中國社會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旱煙,那個伴隨了父輩們大半生的“精神食糧”,早已退出了煙草歷史長河。中國煙草行業經過30年來的發展改革,煙葉種植技術越來越先進,種植效益越來越可觀,卷煙產品質量越來越好,品牌銷量越來越集中,品類越來越多樣化,為煙文化的豐富注入了更多的內涵。
今天的煙葉種植,已向著“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信息化”的現代煙草農業邁進。煙農不再像孫玉厚那樣在彈丸之地上營務旱煙苗,成片的煙田越來越具有基地的特征;煙農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煙葉品質更具特色,已不是當年田福堂的旱煙葉所能相提并論;煙葉種植已成為發家致富之路,而非當年的換零花錢或買油鹽醬醋。今天的煙民,吸食的不再是旱煙鍋,也不是用形形色色的紙卷的煙棒,紙煙已不是奢求,甚至煙支越來越精美,越來越多樣;卷煙的吸味也不用“不硬也不軟”來評價,而是用各式各樣的香型來區分;煙的焦油含量越來越低,在享受香煙帶來的愉悅的同時,也把煙害降低一點點。今天的卷煙品牌,數量越來越少,知名度越來越高。當年的金絲猴、飛鶴、良友早已銷聲匿跡;大前門、牡丹這些高級煙,如今已是中低檔次;唯有紅塔山,依然是當今卷煙市場的翹首者。
在十八大上,共產黨為中國的發展描繪了更美好的藍圖。專賣體制下的煙草行業,更要抓住當前的有利時機,凝聚力量,攻堅克難,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全面推進“卷煙上水平”。若干年后,當后人回憶起前輩的奮斗歷程時,能為煙草業著墨,才不枉我們曾為煙草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