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一、和由心生
4月13日,一個春光明媚的下午,我有幸來到培訓中心,開始了為時一周的商業系統運維數據庫技術培訓。
作為一個加入行業不久的基層縣局的系統管理員,來到省公司培訓中心以后,我像所有好奇的年輕人一樣,到處走動,對一切感覺新鮮。
不得不說,省局公司提供了一個非常舒適的學習環境。清晨的時候,帶著一顆感恩的心,漫步在枝繁葉茂的林間小路上,看著枝頭的白頭翁蹦蹦噠噠,傾聽翅膀拍打的聲音,心中滿是清澈與和諧。
站在湖邊遙望,看水浪拍打岸堤的鵝卵石,頓覺天地遼闊,不由得思緒紛飛,所思所想,還是不久前市局公司范總在安煙講壇上所說的主題詞,“成長”與“和”。對于一個年輕人而言,成長取決于很多因素,有外在的也有內在的,省局公司提供的這樣一個美好的學習環境、市局公司提供的這樣好的學習機會,是為外因,而自身的努力和珍惜,是為內因。只有外因和內因一起發揮作用,量變引起質變,才能真正走上成長之路。
“和”是一種心境。沐浴在美好的陽光中,從平時諸多的瑣事中脫身而出,對著這湖光天色思考人生,即是一種和諧。記得剛剛加入安慶煙草這個大家庭的時候,我寫過關于“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辯證思考的文字,我想這次歷時一周的機會,便是對仰望星空最好的詮釋。在這六天里,來自省內各個地市的同仁們歡聚一堂,一起學習,一起探討,一起交流,一起成長,這本身就是一次開闊眼界和洗滌心靈的機會。仿佛又回到了學校時光,大家一起上課,一起自習,一起吃飯,沒有了地域的界限,沒有了職位之分,只有單純的老師與學員,傳道授業解惑,這正是“和”之大道也。
二、成長于行
仰望星空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腳踏實地,通過這一周的學習,我收獲的不僅僅是專業方面的知識,更多的是心態的調整與視野的開闊。平心而論,基層縣局平日的工作還是給我很大的壓力的,而這一周的培訓生活徹底釋放了平日積累的這種壓力,讓一直緊繃的神經舒緩下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這也是一次難得的自我調整的機會。如今帶著一顆平和的心返回縣局崗位,對于做好日常工作充滿了信心,正所謂“簡單做人,扎實做事,快樂生活”,唯有把心放開了,才能如釋重負的做好人、做好事。
成長在于行動,很多時候老師教好幾遍還不如自己動手實踐一遍。在上課的這些日子里,我們有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在IBM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動手實驗。我想成長的道理也是如此,只有自己動手,從一件件小事做起,才能不斷收獲,最終成長成才。讀書的時候,我曾以俞敏洪老師的一段話勉勵自己,他說人的生活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方式是像草一樣的活著,你盡管活著,每年還在成長,但是你畢竟是一顆草,你吸收雨露陽光,但是長不大。人們可以踩過你,但是人們不會因為你的痛苦而產生痛苦,人們不會因為你被踩了而來憐憫你,因為人們本身就沒有看到你。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像樹一樣的成長,即使我們現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樹的種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間,你依然能夠吸收泥土的養分,自己成長起來。當你長成參天大樹以后,很遠的地方,人們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給人一片綠色。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樹一樣成長,以一顆平和的心去看待工作生活中的挫折與不快,寵辱不驚,吸收養分,有目標,沉住氣,扎實干,在行動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長,最終長成一棵成熟的樹,回報給社會一片蒼翠的風景。最后,我想提一提這幾天發現的一個有趣的小細節,我發現似乎培訓中心沒有四樓,原先本該是四樓的地方卻標注著五樓,房間也沒有四號房間。剛開始的時候我很費解,后來一想,猜想這應該是設計者的智慧,“沒四”諧音于“沒事”,沒事當然是最好的。
正所謂“人生有夢不覺寒”,在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會銘記“潛心做事,低調做人”的行業信條,帶著一顆感恩煙草的心去投身工作,簡單做人,扎實做事,快樂做人,爭取在安慶煙草這和風宜人的春天中,讓成長之夢增添一抹新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