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始建于1960年的中共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疆卷煙廠是新疆唯一的卷煙生產企業。其生產的“雪蓮”牌卷煙是新疆“名牌產品”,可謂是家喻戶曉,是國家煙草專賣局百牌號之一。
在建廠的53年里,中共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疆卷煙廠作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利稅大戶,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主要財源,奎屯市的財政支柱,新疆卷煙廠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政治穩定和社會進步做出了一定貢獻。
在這些成績和榮譽面前,我們不能忘記這么一群人,他們勤勤懇懇的工作在基層一線,用勤勞的雙手和辛勤的汗水,編織著中共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疆卷煙廠的宏偉藍圖,與新煙共成長。卷煙機的修理工、設備主管張健,已經陪煙廠走過了25個春夏秋冬,在這25年中,張健銘記自己的座右銘:“我一直在努力,要與新煙共成長”,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自己的不平凡。
機遇既是挑戰
張健1984年入伍,三年的部隊生活,培養了他能吃苦、肯鉆研、不放棄的態度。退伍后他來到新疆卷煙廠卷包車間當一名普通的擋車工,這一干就是9年。在這9年的時間里,他沒有因為工作勞累而放棄學習,因為他堅信,機遇總有一天會降臨到他的身上。功夫不負有心人,1997年車間設備到西安大修,張健以一個擋車工的身份去西安學習。得知這一消息的張健興奮不已,他很慶幸領導對他的信任,但同時他也深感壓力,在西安學習期間,張健表現出積極的態度,只要遇到問題就虛心地請教師傅,在課余時間他就看些有關設備的基礎理論及裝配基礎的書籍。張健的一舉一動被師傅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都手把手教授張健,就這樣這次學習成了張健人生的轉折點,他在設備的理論和實踐方面都有了進一步提高。回到廠里不久,他便成為了一名修理工。
在成為修理工后,張健去青島參加了技師資格證考試,面臨百分之50的淘汰率,他擺好心態,將平時所學,積累的東西正常發揮,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極向身邊的對手們虛心請教,最終順利通過技師鑒定。這次技師鑒定考試他充分驗證了自己那“我一直在學習,要與新煙共成長”的座右銘,結交了很多好朋友,在對手那里不光學到了技術知識,還感受到差距和不足,暗下決心今后的工作當中一定會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認真鉆研理論,希望能夠在各個方面去引導和影響身邊的同事和徒弟,從而縮小我們與外界的差距。這也成為張健工作動力的源泉。
困難伴隨成長
工作這么多年的張健也遇到過不少的困難,家庭和工作之間就經常出現一些小矛盾,但張健卻能很好得處理這些矛盾。張健身為一名設備主管夜班及休息的時候經常被叫到車間處理問題,有時他才剛剛端起飯碗、有時他才剛剛坐上沙發、有時在給孩子過生日、有時…這也使得家人對他有了不少怨言。但張健從來沒有因為身邊的事情和家人的抱怨而耽誤一分一秒,毅然地選擇了工作。回到家后再跟家人耐心的講道理。他經常告訴家人:“這是領導及工友們對我的信任,是車間的需要,他們相信我能夠盡快解決問題從而不延誤生產進程,這樣才能保證生產、新煙才能更好的發展,我們才能過上更幸福的生活。”而且只要周末車間沒有特殊情況時,張健都會穿上圍裙,給家人做一桌可口的飯菜,干一些家務從而去補償自己的家人,盡到一個好丈夫、好爸爸的責任和義務。
傳承促進發展
新煙每年都會招收很多充滿理想、渾身沖勁的大學生來工作。張健作為一名老師傅總是會用心傳授他們精湛的技術,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張健說:“這些年輕人,都是好苗子,新煙未來的發展就要靠這些年輕人了。所以我會好好的教他們,會讓他們成長,讓他們成長就是讓新煙成長,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目標。”
張健總結出了一套教徒弟的方法,他不像傳統的師傅那樣把自己身上所有的特質都強加到徒弟身上,而是先觀察徒弟本身的特長和素質水平,在保留徒弟特長的情況下針對個人所適應的不同思路去引導他。讓他們先打好基礎,尤其是理論知識,要多看些好書。在理論知識充足的情況下再動手實踐,理論結合實際,踏踏實實的一步一個腳印,走出自己的一片天。遇到不懂的地方張健都會耐心地給他們解釋。他說:“從這些年輕人身上我學到了活力,要讓自己充滿活力不斷學習,年輕人從我身上也學到沉穩細心,踏踏實實的工作。我們在互相學習中不斷成長。”
在新煙像張健這樣工作在基層一線的工人還有很多,他們工作在不同的崗位,但他們喊著同句口號“廠興我榮,廠衰我恥”,擁有同一個座右銘“我一直在努力,要與新煙共成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