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無煙民,很難體會煙霧繚繞的佳境。
早年外出參加活動,常常安排與他人同宿。有時會見到熟稔的女作家,遭遇會議、參觀、酒宴及廢話、套話、假話之輪番折磨,疲累不堪,悄悄踅回房間。她靠著被垛,將一支細長的香煙擱在纖指之間,兩眼望著窗外,一種若有若無的憂郁徐徐彌漫開來。似乎這瞬間,靈魂已經出竅,即將抵達另一重外人無法分享或窺探的隱秘世界。
這時候,我的落寞與厭煩就更加沉重,無計可排遣。
作家畢飛宇說得何其斬釘截鐵:“抽煙絕對不利健康!”我舉雙手贊同。但畢飛宇是抽煙的,而且抽得還很兇。當他在席間彈出煙支,假惺惺問我:“可以嗎?”我總是一揮手:“當然!”
因為,畢飛宇的小說能夠擁有國內外無數粉絲,而且屢得大獎,除了天分和努力,我想,也許香煙亦能推波助瀾,加溫提速;可漫游,可穿越呢。
同時,我趁機找借口原諒自己:從事筆墨生涯數十年,未有驕人成就,大抵與煙的絕緣有關吧?
童年時,我的手指確實經常碰到煙卷。那是被外公差遣跑腿,去巷口小鋪買一包煙。外公的專寵是“大前門”,淡藍色平裝,印著天安門圖案,每包3毛6,中產階級水平罷。買的人還是少,銷量比較好的是“飛馬”牌,經濟煙,每包只要9分錢。兩者在口感上到底有什么區別我不知道,只記得外婆指責外公抽煙,撣被抖衣,每日恨聲不絕,卻從未要求他降低規格。她說,戒是戒不了的,那就抽點好的。
在外婆的言傳身教下,非但我家四個舅舅都是無煙良民,連我媽在內四個姐妹的配偶都“口齒清白”。插隊時,我哥貪圖田間勞動那一點休閑,偶爾會接村民遞過來的煙卷,三三兩兩猴在壟頭,做吞吐狀。我便威脅要向父親打小報告,哥哥求饒,心甘情愿代我輪值燒飯,讓我得以將一本緊急借來的《馬克思傳》囫圇讀完。
我接外婆衣缽,對兒子進行預警:如果你和你的同學對香煙好奇,媽媽就買一包優質香煙,讓你請同學們一起來家里試試?兒子回答:放心啦,受你遺傳的過敏性鼻炎,已經把我折磨得痛苦不堪,怎敢再煙熏火燎啊!兒子是安全了,我沒想到的是,若他信以為真,果然帶一撥孩子來我家試煙,我會不會被其他家長投訴“教唆”呢?
其實,在社會生活里打滾,我們都明白,抽煙固然不利健康,你還是有選擇的。而那些無孔不入的農藥、化肥、添加劑、大氣污染,誰知每日里,通過你的食道和呼吸,在體內源源不絕釋放的毒素,是香煙的多少倍!
你可以選擇戒煙。雖然有難度,就像那個笑話:“戒煙有什么難的,我都戒了幾十次!”
還有一幅漫畫:一位煙民,大義滅親般,悲壯至極把煙卷扔出窗外,隨即后悔,旋身飛奔下樓,其快捷勝似光速,剛好接住煙卷。云云。
關于戒煙,朋友間另有一則傳奇:福建泉州有位古派大文豪,蜚聲劇壇。是雅士,自然煙、酒、茶均沾。總是為趕制巨著通宵達旦,煙不離手,茶不離口。揮毫正酣暢(那人寫作至今仍是蠅頭小楷),忽然中風傾倒。醫囑禁煙戒酒,住院多日,每況愈下。末了,見老妻守著床邊垂淚,心中感慨,遂請求:“我都這樣了,你讓我抽一支煙吧。”第一支煙過,他已坐起;第二支煙畢,他即下地行走;第三支煙呢,第三支煙之后……現在酒是戒了,煙依舊。人呢,還在徹夜發微博。真人真事!不信到新浪搜去。
我仍不贊成抽煙。年輕時心高,視抽煙為巨害;而今老了,知道外婆是對的:如果你戒不掉,至少抽抽好煙吧。
這么說著,被就職于煙草公司的朋友嘲笑:舒婷對于香煙的認識停留在中世紀呢。回頭他送我一包鐵盒精裝“七匹狼”的豪華版,其外觀不亞于昂貴香水,讓人舍不得拆封。我盯著似將奔突出畫面的狼群,想到“狼煙四起”這個詞,嗓子立刻干癢,咳嗽不止。
罷了。已經寡淡過一生,何苦在晚年改弦易轍呢。于是我把這盒美煙與意大利陶盤放一起,袖手作壁上觀。
無煙無悔,有煙更何悔!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