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的會理,石榴拽枝,煙葉飄香。
9月5日,記者乘車來到會理縣南閣鄉海溪村四組,沿途皆能聞到烘烤后煙葉的清香。走進村民陳永春的家里,只見地上堆放著四五桿金黃的煙葉,夫妻兩正在給家里已經烘烤好的煙葉分級。
?
“老鄉,今年烤煙的收成怎樣?”一進院子,記者就直接向他詢問起今年的煙葉收成情況。
“不錯喲。今年我種了20多畝煙,收入應該在9萬元左右。”陳永春滿臉微笑地回答著說。
見夫妻倆熟練地擇著煙葉,記者好奇地向他討教如何擇煙。陳永春介紹著說,我們通常是把一桿煙平放在地上,一眼便能看出,哪匹煙葉是什么等級,這樣就會少費些時間,也不會出現“混青、混雜、混部位”的現象。
未到陳永春家之前,記者就聽鄉黨委書記楊建成介紹,他家的烤煙是種出經驗了的,不僅畝產量高,而且質量上等,在附近是小有名氣的烤煙種植大戶。于是記者向陳永春詳細了解了他的種煙情況。
陳永春自1996年開始種煙,但當時沒有什么經驗,種的煙也很普通。中途由于多種原因,曾經停種過。
但從2000年開始,陳永春就一直沒有停止過烤煙種植。為什么呢?
陳永春告訴記者,種植烤煙要一直堅持,最終下來就是贏家。因為政策穩定,收購平穩。他還給記者算了幾筆賬:與種水稻相比,一畝水稻的收入大約大約在2000元左右,如果種植烤煙,種一畝田煙,中等一點,也能夠收入5000多元,足夠買三年的谷子。與養豬相比,養一頭豬到出欄最多賺300元,并且長期要有人管著,如果不成規模,也是很難掙到多少錢的。
今年,陳永春一家種了20多畝烤煙,為方便管理,他也承包了少量其他村民的土地來種植烤煙。
談起要如何種植好烤煙,他說,隊上的土質好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勤勞,要注重管理。陳永春說:“打田要打平打細;理溝時溝要平,不至于高一株,矮一株;生長過程中,田間無雜草,溝無積水;一定做好打頂抹岔,頂無煙花,腰無煙岔。”雖然手續繁雜,但陳永春夫妻倆卻憑著一股子勤勞的干勁,堅持了下來。“農民嘛,就得要付出勞力。”
他特別地告訴記者,種植烤煙在用肥上很有講究,有的人別出心裁找些雜肥來種植烤煙,結果烤出來的煙葉就是雜色的,雖然肥料價格低了,但最終賣煙的價格低了,最終還是自己吃虧了。打頂時多打掉2—3匹煙葉,頂部煙葉也能夠達到60至70公分長度;狠打腳葉2—3張,有的達到4—5張,有效葉面多的20余張,少的大約17—18張。所以,烤煙種植一定相信科學,相信煙草行業技術員的指導。
說起烘烤,技術上講究也還多。采摘煙葉一般在上午10點以前,下午5點以后,這樣的煙葉水份適中。烘烤時,由于排潮方式不一樣,普改密烤房要上稀下密,煙桿間距10公分左右;老烤房就要上密下稀,煙桿間距15公分左右。
今年,陳永春家已經賣了120多公斤下部煙葉,300多公斤中部煙葉。但由于限量收購,目前多數的煙還存放在家里,一大個院子,除了人住的房子和廚房,全都是堆放著煙葉的。他帶著記者走上樓去看了看,三間大約60平米的房子堆滿了各種等級的煙葉,也有的還在桿上沒有擇選分級。
陳永春有多年種植烤煙的經驗,從一株煙的生長到烘烤完畢,直至把煙葉賣到煙站,他輕車熟路。“做事情就要做得好,做得精,才能有錢掙。”
生活相對富足的陳永春,現在除購買了2輛摩托車而外,還購置了汽車。他滿懷信心地告訴記者:“我要一直堅持種植適度規模的烤煙,確保收入穩定增長,以幫助我實現小康生活的夢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