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農歷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同時也是我爺爺的周年忌日,每逢這一天,我都會帶上幾包“云煙”到爺爺的安息地,陪他抽上幾根、聊上幾句。
爺爺健在的時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抽煙后的聲聲咳嗽。也許由于經濟條件的窘迫,爺爺從來沒有買過好煙抽過,甚至連抽旱煙的煙具——煙臺也是自制不花錢的簡易煙鍋,找一個蝸牛殼,在側面鉆一個孔再對接一個空心的麥桔桿就ok了。即便后來條件好了點,他也很儉樸,最多也就抽個幾毛錢一包的香煙。
日月如梭,我漸漸長大,爺爺卻慢慢變老并逐漸不能起床了。記得我二十一歲那年,我作為我縣的一位最年輕的一位業余作者,參加了縣文化館舉辦的首屆業余作者培訓班。在培訓期間的某一天上午,我看到課堂墻角的畚斗里,有一個“云煙”盒子,里面依稀可見還有幾根香煙。我的心悠地緊張起來,古人說:人無求則鋼,生在窮鄉僻壤的水鄉農村,生活窮得一塌糊涂的我,此時已經經不住誘惑,打起畚斗里似乎已成垃圾的那幾根“云煙”香煙,心里還一個勁兒阿Q地自我減壓嘀咕:別害怕,這是撿別人不要的東西,不是偷。中午休息吃飯時,我磨磨蹭蹭假裝寫東西,等待教室里只剩下我一個人時,飛快地像做賊一樣將那半包“云煙”從畚斗中撿起揣進口袋。
一個星期的培訓很快結束,回到家,當我抽出一根有些皺巴巴的云煙點燃遞給爺爺,爺爺愜意地連吸幾口,直呼過隱、好抽。那神情似乎在問:“人世間還有這般尤物?”吸了半支爺爺卻把煙掐滅了,他高興地說:“這煙棒!不僅順氣、香味更好,還不嗆人不咳嗽。抽了兩口我身上的疼痛都感覺沒有了,這半支留著,待我身上疼的時候再抽?!?/p>
大概又過了一個月,爺爺的身體每況日下,在彌留之際家人為他穿壽衣,他的眼神始終斜向床里面,嘴角也在微微顫動,眾人皆不解,我可能和爺爺有種默契,感覺爺爺想要什么。我下意地從床里面找出那盒“云煙”,抽出里面僅存的一支“云煙”點然,放進爺爺的嘴唇間。就這樣和我感情篤厚的爺爺在裊裊煙云霧縵中駕鶴西游了。
我的童年是在爺爺的關懷呵護下度過的,門前的小河曾經留下那么多美好的記憶:我騎在爺爺的脖子上,抓住他的頭發用腳嬉水,撲騰著把爺爺當馬騎著玩。還有淘氣后父親要打我,爺爺護犢心切,總是把我拉到身后護著我說:“孩子還小,要打你就打我吧!”所以說失去爺爺我就失去了一份感情依托,爺爺的辭世是我心中永久的傷痛。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無論多忙我都會趕到爺爺的身邊和他老人家侃嘮幾句,最后再把我倆吸剩的“云煙”,借著那些燃燒著的紙幣,同時捎帶給爺爺??粗没欢ǖ幕鹈?#xff0c;我仿佛看到爺爺正悠然自得地品吸著舒適而又高雅香、吸味且醇和的“云煙”。
由于和“云煙”有了這樣一段故事,每逢想起爺爺我就要吸一支“云煙”,久而久之我對“云煙”情有獨鐘了。鐘情于“云煙”除了想挽留對爺爺的那份記憶,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云煙”她的商標為如意圖案,表達的是吉祥如意,我每天看到她心里特舒服。更有"云煙"二字是不折不扣的中國古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真跡,遒勁自然看之賞心悅目。當然云煙的內在質量和高品質是贏取人心產生共鳴的特別因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