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一晃父親已離開我們十多年了,可他老人家與“黃鶴樓”煙的情節反復就在眼前……
其實,在我的記憶里,父親一生只有兩個嗜好。一是喝茶;二是抽煙。喝茶只喝我們當地的綠茶;抽煙從七十年代末開始,先是只認準當時很難得的云產煙“紅塔山”品牌,隨著家庭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慢慢地轉到“黃鶴樓”品牌,其它的很少看見他抽。
印象中,父親滴酒不沾但很愛吸煙,每天要抽一包半煙,他衣服上時常散發出淡雅香的煙草味。每次總能看見父親從口袋里掏出香煙,點上火,猛吸一口,又吐著煙圈,一副悠然自樂的樣子。煙,對于父親就像多年的老朋友,每天形影不離。曾經母親跟他開玩笑說:“如果你能把煙戒了,我每天給你燉只老母雞吃”可他回復說:“別小看我抽煙,家里這房子從八間草房換成八間大瓦房,再換成四開間的樓房都是我抽煙抽來的。”為啥?“這建房的材料,都是因我抽煙在外結交,朋友幫忙,價錢比人家便宜好多買來的”把母親和我們家人都說得啞口無言。
是的,父親以前搞推銷,見識比較多,經常把外地煙帶回來分發給他的老煙友。特別是逢年過節,有時整件煙買回來,然后讓我們去送。那個時候,計劃經濟年代,什么都是憑票供應,父親那一幫“老煙槍們”見到既不要票又很便宜的煙,高興得不得了,感覺是多大的人情。所以,在當地我們家人辦事,幾乎是“路路通”,連我們這些小孩去買肉什么的,只要說是么么人的兒子,就既不需要排隊,也能稱到最好的肉,這是我親身體會的事實。
父親曾經跟親朋好友開玩笑,這輩子是不可能戒煙的。因為只要不抽煙,就渾身不自在。有時候熬夜工作,還需要用“黃鶴樓”煙來提神,就這樣一直與“黃鶴樓”煙相伴相隨……
現如今,作為在煙草部門工作的我,有感于“黃鶴樓”是有一個追夢型品牌,其“淡雅香”品類為行業提供了一個品類創新的嶄新范式。所以更常以千古名詩《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為寄托,或在每年的清明及祭奠日,我都會點燃一包“黃鶴樓”煙,等煙霧飄飄緲緲的,然后與天堂的父親對話……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