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東省招遠市港城南路的“康平超市”,地理位置比起最近的兩家超市并不占優勢,剛開店的時候, 每月卷煙銷量還不到40條,一連幾個月也沒賺到錢。就在周圍同行沒有感到“康平超市”會給自己帶來的壓力時,店主劉凱卻在偷偷地改變自己的經營思維,一邊結合客戶經理店訪時傳授的經驗,一邊主動向一些銷售好的店主學習,還根據自己掌握商品的特性尋亮點找賣點,短短三個月,卷煙銷量就呈現臺階式遞增態勢,“泰山”品牌更是在周圍卷煙零售戶同行中遙遙領先,異軍突起。 同行們覺得很詫異,就連客戶經理也有點不太相信,追問下,劉凱道出了自己積累的經驗。
原來,剛開店時,生意一直不好做,劉凱妻子很著急,劉凱卻不以為然,他說“商品銷量快與慢重要一點在于主動推薦。不用著急, 先找準每一位顧客的喜好,再進行主動推薦,這樣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他首先讓妻子先安下心觀察周邊的吸煙顧客群體的消費情況,并將這些顧客分類后建立一個檔案薄:年輕的消費群體,年老的消費群體,喜歡品吸新品的顧客群體,還有固守一個品牌的消費群體。有了顧客的信息資料和喜好特征,也就有了推薦方向。為了向顧客推薦起來方便,劉凱跟妻子商量,用“泰山”煙做店內主打品牌,這樣一來,不僅會大大提升“泰山”品牌銷量,獲得相應的額外獎勵,還不會因為某些暢銷品牌斷貨而流失顧客。更主要的是“泰山”品牌無論是從包裝色彩上,還是從價格特性上都具有最強的說服力,可以讓顧客心甘情愿的接受,并變成常吸顧客群,因此推薦起來得心應手,有利又有益。
決定好以后,劉凱開始學習泰山煙所有規格特性,挖掘賣點,并在網上了解泰山煙的相關政策,貨源信息,有了新品系類,第一時間訂貨源,搶市場,贏得先機;不僅如此, 劉凱還將店內卷煙柜臺做了調整,一些暢銷品牌都被“請”到了貨架下,藏了起來,除非有些顧客非要其他品牌, 劉凱都會介紹“泰山”品牌,并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說給顧客聽,直到顧客滿意的接受。卷煙貨架上的泰山品牌按照價格的高低和特性擺放的井井有條,顏色也是錯落有致,一進門的顧客會被別致的陳列所吸引;在泰山煙的庫存上,劉凱認為這是很關鍵的環節,“手有余糧,心中不慌”只有把庫存做足才能保障顧客的需求,也可以保證“泰山”品牌的銷量平穩上升。
劉凱說:“開店人要多學習,多動腦,多動嘴,更要多花點小心思,即便地理位置不好,生意也會得到改善。瞧瞧我,花點小心思,泰山煙賣的多火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