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子,男,宣城市黃渡鄉黃渡社區煙農,49歲,種煙19年,2013年種煙規模110畝,毛收入35萬元。
看到記者的到來,黃渡社區煙農李平子連忙從屋里走出來。或許是正在干活的緣故,李平子身上沾滿塵土,一雙深色的手也被染成白色。他連忙搬來長條板凳,招呼我們在院子里坐下。
在記者采訪的三位煙農中,李平子的種煙規模是最大的,今年共種了110畝,毛收入35萬元,如果再算上一季晚稻,全部的毛收入就有40多萬元。
“您家今年種了110畝煙,這么大的規模,是不是很累啊?”記者問。
?
李平子
“現在種煙可不像過去了,起壟、育苗、移栽、采收、烘烤、分級,每一道工序都有專業化服務隊提供服務,我都不用操心,就有人幫我把煙弄好。”李平子操著洪亮的嗓子回答道。
“這100多畝的煙田,是不是都從村里流轉過來的?擴大種煙規模手續是不是繁雜呢?”記者繼續問。
“現在土地流轉比過去容易了,都是集中流轉給我們煙農的,每畝400元的費用,就可以放心種煙。”李平子剛說完,一旁的煙技員就對土地流轉話題進行了詳細解釋。據了解,為解決以往土地流轉中使用期限不穩定等問題,皖南煙葉公司聯合當地村委會,將承包戶手中的土地集中起來,簽訂長期土地流轉協議后,轉包給各煙站或合作社,由各煙站、合作社將土地經營權有償流轉給種煙戶,土地流轉的費用最終全部交還到承包戶手中。
“土地集中流轉后,就會形成連片的煙田,這為規模化機械作業奠定了基礎,機械化程度越高,煙農的種煙成本就會降低,提高種煙收益。此外,機械化程度高,也會吸引部分年輕勞力回來參與種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前請工難、用工貴的現象。”黃渡煙葉工作站副站長趙峰解釋說。
正是土地流轉新措施的出臺,讓許多像李平子這樣的種煙農戶從中受益,激發了更多種煙能力強的煙農不斷擴大種植規模,提高種煙效益,帶動當地煙葉產業不斷做大做強。
有了政策扶持和專業化服務隊伍的服務,李平子堅定了種煙的信心,他決定明年繼續擴大種煙規模,從今年的110畝擴大至150畝,讓自己成為當地有名的種煙明星。對未來的種煙生活,李平子信心滿滿。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