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下班路上,口袋里的手機想起了陣陣鈴聲。
我本能地放緩了腳步,迅速地掏出手機。
一眼瞟過,電話熒屏里沒顯示出名字,只是一個移動電話號碼。會是誰?疑問開始充滿思維。
“喂,你好!哪位?”我接聽著,等待回應。
電話那頭響起了一個熟悉的聲音,“劉經理,我是楊漢燈?!?/p>
啊,原來是我的服務對象,一個行動不便的殘疾人。
“楊老板,有什么事?”我急切的問道。
“這樣的,這個星期送的煙你們搞錯了!那天訂煙時,我不是訂了兩條軟高檔遵義嗎?昨天發貨時,是我老婆到取的煙!她沒有文化,不識字,加上我們很少賣那煙,現在年關訂兩條試試,她也不認得。今天我拆開賣時,卻是硬高檔遵義。你們肯定弄錯了,你看怎么辦?”
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又是關于煙的棘手事情?
我沒有正面答復,開始穩住客戶情緒。因為我們曾經培訓過,接受客戶投訴,都應該如此冷靜處理,先傾聽,再了解問題原因。
電話里,我慢慢詢問客戶:煙的包裝打開了沒有?送貨小票上寫的是什么煙?你確信煙沒有被人動過,或者說讓人調包什么的?
因為以前處理過客戶投訴,我試圖排除一些常識性可能。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打電話給我之前,有個買煙的到他店上買軟高檔遵義煙,但他在家里翻了一番,沒有看到。打發客人走后,就著急地打我電話說明。
是呀,一個邊遠農村的殘疾人,平時靠經營一個小店維持生計本就不容易,現在軟高檔遵義竟然變成硬高檔遵義了,價格反差那么大,叫他怎么不著急!
我一邊走著,一邊明確告訴客戶:我正在下班路上,待我上網查看本次訂單后再電話回復他。
怎么又遇到這種事情?如果客戶咬定事實真是這樣,這種封煙包裝又拆開了,事情可真不好說清楚了!難道年關來真的要吃一回“包子”?
發生這種事情,我開始埋怨自己當初發貨時不細心些,無論怎么忙,也堅持要認真和客戶將煙核對好。
回到家里,我及時地上網進行了查詢。的確,客戶訂的是軟高檔遵義煙。問題究竟出現在哪里:是卷煙分揀出錯了?還是被人動了手腳?還是客戶撒謊了?我不得而知,百思不得其解,難道只能這樣認栽了?
也許只能這樣認倒霉了,吃一塹長一智,不過,我覺得還有最后一個方法,以洗清自己不白之冤:要客戶下次取煙時,將煙的條包裝讓我核對一下,看看日期對不對了。如果時間不對,說明客戶有問題;如果時間正確,自己只好掏錢賠人家了!
于是,簡單交流后,我只好交待客戶下次帶煙條盒來。想起自己又如此莫名其妙受到株連,心情變得糟糕起來。
沒料到,夜里近十點鐘,客戶一個電話讓事情頓時豁然開朗。他告訴我:剛才他兒子和媳婦外出回家,問及此事,她說是她今天早上把煙賣了,煙沒有錯!
在電話那頭,客戶為此事特向我表達了深深的歉意。
“煙不出錯就好,謝謝你的真誠,我們永遠是朋友!”我在這頭,道出了自己的內心。
想想,客戶是最友好的,有什么事情都能夠坦誠相待。多年來,我們不正如此彼此信任地走過嗎?好大的矛盾又怎么能夠需要如此認真的道歉呢?
我會把這份真情珍藏起來,放在心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